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在阐释、现实指涉与价值取向
——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进路的考察

2022-12-11 16:49毛嘉琪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张 新,毛嘉琪

(1.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要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0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指导,用自洽的理论逻辑观照现实的时代任务,用广阔的理论视角审视民族的多元镜像,科学分析了民族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理性探讨了民族的解放、共存与和谐。全面回溯、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脉络、理论体系,能为聚焦中华民族历史变化、关切我国现实民族问题、指引国内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充实的学理印证,能为充分挖掘、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中的理论价值、现实效用,提供行之有效的应照路径。目前中国的民族工作呈现出复杂多维的发展态势,“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①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遵循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②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将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耦合自洽,在基础理论的衍生支持下复构马克思主义的在场使命,协调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一体”与“多元”的关系,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保障多元条件下党的民族政策制定方向的内在规定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维度民族认同的内在要求。

一、内在阐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逻辑理路

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置于历史维度的视域下,我们不难发现,各民族的存在与交往是人类社会横纵相连的经纬线、是人类命运共同发展的驱动力。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和民族工作的指导是一脉相承的,既秉持着统一的内在价值追求,又有着精准的现实意义指向。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世界民族工作的视角,确定共产党人国际主义的基本立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基底;列宁斯大林则更侧重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解决,推进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更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具体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则较为均衡地延续了关切国内和世界民族问题的趋向,在把握中国特色民族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探索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前进理路。

(一)理论基底:马克思恩格斯奠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地域相近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长时期共同生活、共同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独特的区域语言、风俗文化为纽带的各个相对稳定的民族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以文明史上诸多相关思想为理论养分,立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革命高度,对民族问题的内在实质、产生条件及发展规律作出了基本认识、形成了丰富论述,从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视角,深刻揭露、批判资产阶级民族压迫和非正义侵略战争,旗帜鲜明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从本质上要求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广阔联合,以辩证维度强调用阶级斗争手段来推翻民族压迫、促进民族和谐。

纵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的文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肇始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具体国家民族问题的思索探讨,但又同时呈现出处理世界民族问题的国际视野,产生的理论观点既关涉具体国家民族问题的某些方面,又具有各民族平等的世界普遍意义的人类关怀情怀。恩格斯在1840年发表的《不来梅通讯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就是论述德意志民族问题的早期相关著作之一,一方面,他通过赞赏肯定拿破仑战争后期充满伟大力量和奋发精神的光荣时代,强调要有“争取本民族内部的统一”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室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马克思恩格斯卷(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的朦胧民族意识;另一方面,他通过批判否定1840年德国新闻界在划分德法边界问题中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崭露了“要谋求欧洲各民族之间彼此有充分的了解”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室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马克思恩格斯卷(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的独到国际民族问题认识视野。马克思在1843年撰写的《论犹太人问题》论著中,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把犹太人的政治解放诉求归结于宗教问题的思考维度,提出:“犹太人的解放……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将德国国内的犹太人民族问题上升到了世界层面的人类社会终极解放高度。马克思、恩格斯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后,在阶级对立成为欧洲国家主要矛盾的大背景下,将民族问题置于世界革命总路线中思考,在1848年共同编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09.,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民族剥削压迫的根源即资产阶级私有制。基于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之间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与关注随后爆发的欧洲革命,亲自指导与参加此次的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并把它视为通向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道路,把《新莱茵报》作为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舞台,用理论的思想武器指导现实的民族革命运动。

(二)思想推进:列宁斯大林发展民族理论的具体观点

列宁和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涉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民族理论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根据俄国国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进一步论述了时代变革下的民族问题、更新了民族理论的具体观点。

列宁立基于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问题从属于‘工人问题’”的思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1903年7月,在《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中,他提出“应当使民族自决的要求服从的正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④列宁.列宁全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0.,认为解决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内在要求。随后,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提纲》中,列宁进一步指出“应当把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同民族问题的革命纲领联系起来”⑤列宁.列宁全集(第2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8.,认为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推动力。在国内长期民族高压政策的沙皇俄国统治历史背景中和国际扩大化民族殖民压迫的帝国主义时代条件下,列宁以国际主义视野来审视各类民族问题,写于1916年7月的《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中,他进一步强调“应当把一切民族的利益……普遍自由和平等置于本民族之上”⑥列宁.列宁全集(第2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3.,认为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应与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运动相辅相成。

斯大林在民族问题领域也有深厚的理论造诣,他通过诸多论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领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创造性地提出“民族问题三个历史时期”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室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斯大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96-198.的划分标准,高度概括地指出“民族问题是革命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室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斯大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23.的经典论述。在1904年9月的《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中,他便提出“社会生活在变化,‘民族问题’也跟着在变化”①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7.,随着后期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国内民族问题逐渐成了他关注的重点。在191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他“以具体历史条件为出发点”强调俄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家解放这个总问题的一部分”②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建设时期,斯大林契合民族问题演化进程的时代背景,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使各民族有可能在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取得事实上的平等③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1.。

(三)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前进理路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民族问题有着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变化发展的具体内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有一个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不断深化的演进路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是基于革命年代的历史背景,立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根本立场,从全人类解放的整体维度对辩证地具体地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进行了理论定位、话语构建和内容诠释。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总体历程也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调整和发展过程,认识和理论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升华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契合斗争时期的总体要求和历史使命,从世界革命的整体视角出发,将国内民族问题置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视域下,以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为思想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后,促进国家富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更加现实的问题和更加迫切的需要,基于各民族之间不平等这一遗留问题和历史事实,努力实现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平等成为主要着眼点和发力点。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文献中,毛泽东多次论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问题的关系,在1939年12月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著作中,他冲决了民族尊卑的思想窠臼,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2.,诠释了各民族平等的思想认知和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完整内涵。在1940年1月的《新民主主义论》演讲中,他将社会革命与民族问题紧密联系,指出支持革命的被压迫民族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0-671.。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复杂社会矛盾和错综民族矛盾交织的现实困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民族团结等原则与国内实际具体国情相切合,来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国策,1963年,毛泽东指示要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放在民族工作的第一位⑥朱培民,段良.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新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124-125.,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框架体系。改革开放以后,针对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夯实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消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状⑦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1992年1月,江泽民同志再次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一〇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53.。进入新世纪后,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推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推进少数民族地域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对民族问题辩证意涵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考察,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行重大研判,既基于历史地尊重民族地区发展的连续性,又超越历史地把握民族理论发展的规律性,立足历史、分析现实,提出逻辑贯通、内涵严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为当前民族工作的开展、现实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支撑。

二、现实指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困境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更是现实需求的战略选择。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则是容纳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地域等多重民族要素的综合共同体和复杂系统,在中华民族从自在阶段到自觉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各民族相互联系、交织渗透,早已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承袭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的基本思想脉络,衔接了中国共产党人各个历史时期民族思想的主要逻辑体系,既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诸多论述相互呼应,又彰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属性。实践需求是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中华民族是历史和现实的共存体,是仍待建设和发展的共同体,不论是从世界体系与日俱增的民族竞争维度出发,还是国内现状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构建的现实指向视域出发,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一)民族分裂的政治势力潜在消解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效力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能源资源基地和战略保护屏障,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Z].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0.,同时也是敌对势力的觊觎之地和分裂势力的活跃之处,做好民族工作、铸牢民族意识、强化民族认同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我国现阶段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这也为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带来了更多可乘之机。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中国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以民族事务、宗教问题为借口和切入点,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分裂代理人、扶植分裂主义政权,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民族分裂主义渗透,恶意干涉本国内政,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巨大威胁。民族分裂的政治势力极力扩大化少数民族群众经济滞后的不平衡感、放大渲染汉族主体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借助互联网手段输入反动的宣传刊物、书籍,用错误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等负面有害思想来分化甚至分裂我国各个民族,歪曲历史、制造谣言,别有用心地抨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矛盾,试图将民族差异演变为政治问题。

可以说五山的茶坛和茶文化得益于五山的道教文化传统,五山因茶而闻名后,更加自觉的挖掘乡土文化,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堰河对百日山道家文化的开发利用,也可看作是对茶文化进行空间“再现”和文化延伸。堰河村地处鄂西北名茶之乡谷城县五山镇,位于五山之一的百日山下,百日山因真武大帝在此修仙百日而得名。堰河村自2004年以来先后投资1.2亿元,逐步完善旅游功能设施,大力开发百日山、甲板洞瀑布等自然资源,充分挖掘茶乡文化、道家文化、家乡文化内涵,并于2007年3月正式营业。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期阻滞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享体认

马克思在1845年—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随后,在1859年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更加精辟地表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适应我国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影响下,我国民族关系的协调情况和民族工作的开展进程,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受到现阶段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

就现实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着力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域的经济发展,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向少数民族群众倾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工程、民族8省区发展指导意见、新疆西藏特殊帮助政策等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在一些领域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经济发展增速和民生改善成果有目共睹。然而,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是历史的存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历史欠账较多、自然条件制约大、生活观念故步保守、地理位置偏远且深入内陆、市场经济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所以,总体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仍然相对滞后于其他地区,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全国31 省区GDP 总额排名最末的几个省份长期都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相对滞后的经济状况使民族区域百姓没有充分共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不能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红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①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切入点和发力点仍然在于缩小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

(三)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持续增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难度

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长期大聚居、小散居的分布形态和生活方式中,从思想维度逐渐达成了价值共识、从文化领域日益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原生民族群体普遍在风俗习惯上有着差异化的行为方式、在宗教信仰上有着相对稳定的精神诉求、或在其他方面有着特征性的集体表现。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对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总体上是从欣赏的角度去接纳它、肯定它、认同它的。然而,如果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被过度关注,个体意识过于高涨,民族边界被进一步框定和强化,民族认同超越国家认同,民族身份的属性就会成为消解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负面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虚化为抽象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现代化加速人口大规模流动,不同民族有更多的机会一同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也日渐深入。不同民族发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也意味着矛盾纠纷的伴随性产生。同一民族成员间认同感的凸显、群体意识的增强,另一面也是对其他民族人员产生差异感、发生认同矛盾的过程。在一些具体层面,譬如,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被容纳或分解进各大城市,差异化的民族文化发生对撞和矛盾,少数民族同胞基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认同而聚族而居、抱团取暖,当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与现代化城市文化环境发生冲突时,充溢着民族情绪的议论就会负面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之间的认同。

(四)多维变化的转型期社会复杂发散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问题

分析厘清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逻辑,需要立足时代之基,拓展性地挖掘明晰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辩证关系,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有机统一,用总体性、实践性的思维方式统筹推进当下历史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作。

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助推下,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深化,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关系进步,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和程度前所未有地复杂化、深层化,历史原因和自然因素形成的民族文化裂隙和地理空间隔阂日渐被打破至几乎完全被冲决,多元主体在多重交往的关系下更容易形成多种矛盾纠纷。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与时代发展相契合,民族矛盾与社会问题相交织,民族地区面临的问题更复杂、矛盾更多变,一些敏感地区的社会纠纷事件常常容易与民族因素相结合上升为民族问题。譬如,在经济转轨的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等负向价值观念容易侵蚀各族群众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正向民族团结理念的信仰;网络的自由性、渗透性,让西方发达国家更有机会向民族地区输出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意识形态,煽动不良民族情绪、扩散矛盾、引发事端、演化全局性问题。在此社会转型期的情境下,要继续持守和谐团结的多向度域内民族交往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创造性地阐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审视、洞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才能在变动多元的社会进程中给予各族人民更多的平等感与幸福感。

三、价值取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意识到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从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全人类解放的革命高度,来探索世界范围内的各民族平等、团结与和谐;到列宁斯大林将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解放、俄国民族问题解决相结合推进;再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社会的民族关系进程高度契合,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历经战火的淬炼、历史的洗礼,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一脉相承地发展到今天,其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有效的实践支撑力经久不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①领航中国编写组.领航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17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在一致性,又创造性容纳了中国社会民族要素的差异性,是促进各民族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像石榴籽一样紧密相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纽带。

(一)强化政治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政治引领的核心效用,带动民族区域政治认同资源的协同联动

就本质而言,中华民族是具有综合属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凝聚共识、弥合差异,团结不同民族,在共同的旗帜下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政治认同资源的支持和拥护。由于汉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引领核心效力,强化政治认同,来弥补文化认同的多重性、变异和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国情的选择,中华民族广袤的国土疆域和复杂的民族结构需要一个强大的党和政府作为核心政治力量和坚强领导力量,汇聚不同民族,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运行。亦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民族工作的根本方向,把党的政治、组织、思想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才能在千头万绪的民族工作中做好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为民族工作实践方案的准确落实、民族政策的有力落地执行提供保障,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

(二)夯实物质基础:缩小各民族间经济差距,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利益诉求,共建少数民族地区良序发展机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制约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与此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生命力和内在张力也在于它对少数民族群众价值需求的有效满足和利益诉求的及时回应。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9月开始撰稿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提出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②徐家贵,刘绍卫.党史学习教育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J].广西民族研究,2021(03):56-63.,在1848年2月首次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明要“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多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是共同利益。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势态之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把我国的民族工作置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涵摄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有机统一,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严守主流意识圆心、夯实多元文化半径。不可否认,在整体性认同体系中,利益认同是认同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⑤王希恩.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建设实践及理论创新[J].西北民族研究,2021(02):5-10.,客观现实的物质因素可以更直接、更有力地让各族人民打破隔阂、摒弃前嫌,在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下,共同致力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准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保障⑥李维军,杨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赓续与现实发展——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维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02):37-45.,只有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百姓,赋予其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最大限度化解经济滞后导致的心理失衡,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是利益共同体,才能增强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在中央的统筹规划下,着力于破解少数民族地区边缘化发展困境,以夯实民族团结的社会经济基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省区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发展差距,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深度掣肘着经济。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还需在依托国家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帮扶的基础上,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立足民族实际,协同联动党和政府、企业、市场、专业技术人员等多方力量,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生产优质产品,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经济,打造民族品牌。

(三)凝聚意识形态共识:增强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效力,以主流文化认同为纽带,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最深层次、最长远和最根本的认同,是在肯定和坚持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承认各民族文化多样性,认可、包容和接纳中华其他各民族,并对有着实在一体性内容的中华共性层面文化进行大认同,自觉认同中华民族一元实体存在的基本逻辑。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进程中,中华民族文化愈发显现出一体容纳多元的特征,要进一步夯实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构建国家认同感的文化合力,还需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效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是社会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服务于特定阶级的政治统治需要,对人类社会的其他文化起着凝聚、引领、整合、制约的功能,为全体成员提供指导性价值取向和规范性行为准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观念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共同构成执政阶层的合法性基础与合理性屏障,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着全体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的关键肇因。

要充分考量不同民族情况、切实根据各个地区现状,着力于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民族化的内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方式,形成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主导地位,在尊重民族差异中扩大思想共识,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理论灌输,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和形式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丰富的活动进行内在理念引导,将中国共产党历史融入各种纪念庆典、民族传统节日,使民族地区广大群众潜移默化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认同马克思主义实践效力,将其自觉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引领,坚持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既要发挥代表共性价值追求、共同理想信念的核心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保证正确的文化前进方向,又要以广阔的胸襟、高度的自信深入挖掘、充分弘扬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主干根系深厚的基础上,让各民族文化的枝叶枝繁叶茂,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