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举 张庆彦 刘荣成 崔琳琳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Isehiofemoral impingement syndrome,IFI)是临床常发的骨科疾病,是导致腹股沟区、臀部、髋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及时诊断进行治疗[1]。但因IFI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及漏诊,如何准确诊断IFI 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软组织分辨率佳,能清晰呈现骨盆和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可辅助诊断IFI[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MRI 定量分析在IFI 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疑似IF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5~68岁,平均(38.51±5.05)岁。 纳入标准:腹股沟区、臀部、髋部疼痛超过3 个月,并出现髋关节内收、外旋受限等临床表现;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导致髋关节形态及对位发生改变的髋部疾病,如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强直、关节炎等疾病;近3 个月内有髋关节骨折或手术史。
1.2 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 Avanto 1.5T 超导MRI 设备行横轴位及冠状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双足间距和肩膀同宽,以先足后头的方式进床,采用6 通道体线圈,横轴位层厚4mm,层间距0.8mm,视野210mm×380mm,矩阵220×256;冠状位扫描层厚4mm,层间距0.8mm,FOV 230mm×380mm,矩阵220×256。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脂肪抑制序列,TR/TE=2700ms/34ms;横轴位T2WI SE 序列,TR/TE =3500ms/74ms;横轴位T1WI SE 序列,TR/TE=500ms/11ms;冠状面脂肪抑制T2WI TIRM 序列:TR/TE=3000ms/31ms;冠状位T1WI SE 序列,TR/TE=550ms/11ms。在横轴位脂肪抑制序列测量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距(Ischiofemoralspace,space,IFS)、股方肌间隙(Quadratus femoris space,QFS)、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angle,FNA),在T2WI-TIRM 序列像上测量股骨颈干角(Cervicodiaphyseal angle,CCD),均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判断MRI 定量分析评估IFI 的价值,AUC 值≥0.9 表示评估性能较高,0.71≤AUC<0.90 表示有一定的评估性能,0.5≤AUC<0.7 表示评估性能较差,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及内科治疗随访结果:经手术及内科治疗随访明确所纳入的72 疑似IFI 患者中有49例为IFI,23例为非IFI 患者。
2.2 IFI 与非IFI 的MRI 检 查参数比较:IFI 组IFS、QFS 均小于非IFI 组,FNA 均大于非IF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C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IFI 与非IFI 的MRI 检查参数比较 (±s)
表1 IFI 与非IFI 的MRI 检查参数比较 (±s)
组别 IFS(mm) QFS(mm) FNA(°) CCD(°)IFI 组(n=49) 12.22±3.26 8.20±2.24 29.25±4.15 133.20±5.76非IFI 组(n=23)26.21±5.24 18.56±3.15 22.71±3.14 132.24±5.49 t 13.873 16.004 6.701 0.669 P <0.001 <0.001 <0.001 0.506
2.3 MRI 检查参数评估IFI 的效能分析:IFS、QFS、FNA 单独及联合评估IFI 的AUC 均>0.7,均有较高的评估效能,且以联合评估效能最好,详见图1,表2。
表2 MRI 检查参数评估IFI 的效能分析
图1 IFS、QFS、FNA 单独及联合诊断IFI 的ROC 曲线图
骨盆及股骨近端正常的形态学结构是髋关节灵活及稳定运动的基础,当其空间解剖结构出现改变时可引发IFI[3]。IFI 患者在特定区域会出现非特异性疼痛,疼痛时间持续数月至数年,且髋关节后伸、内收、外旋时疼痛更加剧烈可向下肢远端放射,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但因为IFI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与滑囊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相混淆,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准确诊断IFI 就显得尤为重要[4]。
MRI 分辨率高,无需重建就能获得清晰的三维断面成像,不仅能够清晰显示IFI 患者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情况,而且能够准确提示股方肌损伤与否及其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IFI 的首选检查方法[5]。本研究结果显示,IFI 组IFS、QFS 均小于非IFI 组,FNA 均大于非IFI 组。表明IFI 组的IFS、QFS 明显降低,FNA 明显升高。分析其原因为IFS 是坐骨结节外侧骨皮质到股骨小转子内侧骨皮质的最窄距离,随着IFS 不断降低,当髋关节运动时,位于坐骨与股骨小转子之间的股方肌受到挤压,导致股方肌出现一系列形态学异常及损伤,引发IFI 一系列症状表现[6-7]。QFS 是股方肌通过的最窄间隙,其后内侧边界是腘绳肌肌腱止点的外上表面,前外侧边界是髂腰肌肌腱或股骨小转子的后内侧表面,测量这两个边界之间的最短距离可有效反映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隙狭窄情况[8-9]。QFS 越小,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的间隙越小,可不断增加IFI 发生风险。FNA 是股骨颈轴线与股骨髁额状面(即人体冠状面)所成的夹角,能有效反映股骨解剖形态,当FNA 变大时可导致股骨小转子向后内侧移位,使得坐骨结节与股骨小转子间的间隙减少,诱发撞击,增加IFI 的发生风险[10]。本研究中最后绘制ROC 曲线结果显示,IFS、QFS、FNA 单独及联合诊断IFI 的AUC 均>0.7,均有较高评估效能,且以联合评估的效能最好。表明临床利用MRI 定量测定IFS、QFS 以及FNA,可有效诊断IFI。
综上所述,MRI 定量测定IFS、QFS、FNA 参数,能有效评估IFI 情况,评估效能较高,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