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022-12-10 22:13顾佳丽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党组织建设

肖 茹,顾佳丽

(渤海大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人才竞争新格局下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普及率逐年上升,研究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能够独立思考和看待问题,在思想觉悟和学习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自我要求,但同时也存在着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思想不成熟、好高骛远等问题,研究生群体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特殊性,对研究生的教育问题、研究生党组织建设问题、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优化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能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青年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一、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的时代要求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处于“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研究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础战斗堡垒,不仅担负着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担负着培养合格政治人才的任务,也担负着为培养合格人才保驾护航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中曾经提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重要性:“要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在明确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支部这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通过提升组织力来提升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效果,为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基础。

(二)加强高校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1.是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研究生是高校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与科学素养,高校研究生党组织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组织建设要求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进行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对于支部成员数量也有严格要求。高校研究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以及严格的政审,具有较强的党性,作风优良,思想政治水平高,具有一定的组织、合作工作能力,且人数较多,对于健全支部以及提高党组织的政治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高校研究生在教师以及自己经验的积累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加强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法,探索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2.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工作是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时代,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与人才问题息息相关。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可以将众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国家栋梁、高端领域的开拓者凝聚到党的队伍中来,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向国家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研究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将党的正确方针、政策、路线带到校园中去,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真善美的校园环境中增加对党的渴望以及自觉不懈的追求。

3.是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重要实践

党组织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的重要实践,是执政党为达到政治目的而做出的指令和号召,是执政党围绕加强自身肌体建设做出的决策指示和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研究生是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担当民族大任的青年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和政治意识形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研究生党员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通过研究生党员各方面的优秀表现,使其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榜样,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进而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及研究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贯彻从严治党是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研究生党员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毫不动摇的坚持和维护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导核心地位,引导研究生积极分子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层次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二、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生源结构复杂,党组织建设难度大

研究生群体具有生源多样化、年龄差异化、构成复杂化等特点,增加了党组织建设的难度。研究生在经历了本科的系统学习、工作的艰苦历练、升学的激烈竞争等不同成长阶段后,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学习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的目的性都有所加强,其理论水平、社会阅历都有所提高,但研究生的学业压力大等导致其对党组织建设的不重视、学习独立性强专业差别大,导致开展集体活动的效果不理想或者参与人数不多,思想观念更为成熟等使组织建设方面更需要创新方式方法。

(二)重科研轻思政,思想建设薄弱

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在校期间,需要参与科研创新设计和科研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大多研究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分配到科研实验和论文写作中,严重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以及思想建设,在自查自纠中敷衍了事,自我整改力度不够、改造不够及时,时效性滞后等[3]。同时,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年轻人会受到微信、微博、短视频、自媒体等网上各种思想、言论的影响,此时需要研究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思想建设的不牢固仍然使得部分研究生存在被网络空间中错误思想观念影响的可能。不难发现,“重科研、轻思政”的现象在我国高校研究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科研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普遍存在[4]。随着各高校对科研成果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生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认为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党支部活动占用精力和时间,影响学习和研究,因此对于党组织生活以及各项党组织活动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此外,不仅仅是研究生,个别研究生导师也只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发论文做项目为重,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对研究生党组织活动不关心,没有与党组织建设形成合力。

(三)组织建设薄弱,规范化程度不高

很多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中的委员都在学生中产生,由于他们没有经验、能力弱,对党组织生活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党组织活动重于形式,甚至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实效等情况,因此党组织建设的效果不好、质量不高。其中研究生数目扩大、离散程度增强导致的调查对象人数不均衡、考察不全面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生源地不同的研究生对于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发展的意识方面的差异性、研究生自身学习生活方式的差异性、科研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性、研究生群体离散程度的差异性等都为高校党组织发展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增加了难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党组织生活的开展,以及党组织的建设。

(四)高校研究生党组织的架构不稳定

专业差异性及学科特点使得不同专业研究生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状态,在校上课、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外出参与科研项目、交流访学和社会实践等不同活动,致使研究生在学位攻读过程中呈现出学习形式多样性、学习地点不固定性、学习内容多元化的特征[5],而不同的科研、学习活动导致研究生学习、生活以及管理方式相对分散。研究生个体的相对独立和差异性,学习、生活方式的分散性以及较短的学制,都使得研究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党组织的建设中去,导致了高校研究生党组织较为涣散,也影响了党组织架构的稳定性。

(五)参与党组织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不强

从现实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大多高校研究生党组织谈心谈话会局限于同导师组、同寝室等,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专业和不同学院研究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导致研究生对党支部的主人翁意识缺失,对于集体交流、社会实践、党支部建设等活动存在参与度不高和缺乏热情等现象。虽然研究生们大都专业思想牢固扎实,但是他们对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报告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涉猎其他专业、增强学术创新缺乏主动性。

三、提升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效果的实践

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自2016年开展研究生组织建设以来,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教工—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共建的基层组织,强化了党支部工作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政治引领和育人作用,增强了研究生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创新了组织活动内容,采用多样化的理论学习方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组织生活氛围,实现了科研团队—研究生的互助发展,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队伍。

(一)强化引领作用,推进教工—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共建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由于身份不同、职责不同,党支部活动和党组织建设通常分开进行,这限制了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沟通,为了使教工和学生在党组织建设中形成合力,提高党组织建设的成效,加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推进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共同发展,提出了打破传统的按年级、班级建立横向党支部的设置方式,采用教工—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共建模式。这种联合共建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党支部功能,同时也可以为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6]。

1.建立制度保障

将建设教工—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共建列为正式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以保障师生党支部联合发展,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积极主动担任联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等职位。广大教师党员本着敞开心扉、对同志负责的原则,关心爱护学生,坦诚剖析自己,中肯且有建设性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为研究生党员亲身示范,并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7]。

2.创新活动内容

在制度保障下,按照制度规定教工—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定期举办高质量地组织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以联合支部作为党建和专业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平台。如采用辩论赛、知识问答竞赛以及专题报告会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创新理论学习形式;走入“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以实例、实景、实事重温红色记忆。灵活运用线上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及各种社交软件积极拓展线上学习活动,提升联合支部活动的便捷性、实效性;进一步开展志愿活动,建立内部帮扶机制,实现科研团队和党支部内部的良性互助机制;支部可积极组织开展科研互助、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

(二)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实现以党建促科研

高校导师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党支部对学生培育具有政治引领作用。教师党员在党多年的教育以及培养下党性更强,具有专业权威性的教师在研究生心中地位较高。这种以科研团队和教师为依托引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方式,在提高了研究生科研学术水平的同时,又加强了教师党支部在研究生培育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共促效应。通过教工党建带动研究生党建,不仅在支部共建中锻炼和培养研究生党员骨干,推进以党建工作带动科研创新,而且充分发挥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特别是在增强研究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实现党建育人目标

根据研究生群体在生活、学习和研究等方面的特征,以研究生培养与思政教育共同发展为原则,创建了符合新时代党建育人的组织生活形式。通过与教师党支部、与兄弟院系党支部、兄弟学科专业党支部等组织共建党支部,联合开展小组讨论、学术沙龙等活动,将研究生和导师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既督促研究生党员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的提高,又使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及相关专业问题的认识与了解得到提升,进而达到政治素质与学术水平同时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设置专门的组织生活内容板块,帮助研究生解决在科研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研究生党支部的集体归属感。让组织生活融入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中,提升了研究生组织生活的热情与活力,增强了研究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水平[8]。

四、结论

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实践,积极开展高效的党员教育和团结工作,针对研究生思想意识不强、规范化程度不够、组织基础建设不足等问题,将党建设工作与高校日常建设相结合,经过近五年的研究和实践,解决了研究生党组织制度不规范、纪律不强、程度不高等问题;创新了党组织发展模式,丰富了党组织生活内容;增强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科学、合理、规范的党支部工作体系,达到了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的目标。在未来,研究生党组织建设路径应坚持不断地实践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的作用,为我国人才培养、高校教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力量。

五、对策应用建议及展望

我校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始终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体活动与制度建设相统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等原则。在党组织活动中不仅让研究生掌握成熟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参观纪念馆等实地考察,加深所看、所悟、所感。同时重视志愿活动,让研究生积极地将党的思想落到实处,更直观地了解社会,明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将研究生的理论修养与科研能力相结合,让教师不仅是课程方面的导师,也是学生思想方面的引领者。在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方面,根据社会、校园、导师、学生等的实际情况,让组织生活融入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中去。

猜你喜欢
研究生党组织建设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