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他,创建了我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为我国水下设备装上“耳朵”和“眼睛”,筑牢“水下国门”。他,一生把大海倾听,在深蓝大洋上开垦,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呼唤。他就是我国水声科技事业重要的开拓者杨士莪。
为国家填补
杨士莪于1931年出生,童年正逢战乱,家境贫寒。他曾跟随家人辗转多地,逐渐在心里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
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在高等学校设置“水声学”这个新专业,培养水声领域青年人才。当时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了解到国家的需要,便毅然报名参军,提前告别学生时代,从清华大学来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
即便是半路改行,杨士莪依旧带着满腔热血投身于蔚蓝大海。1995年7月,杨士莪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站到底的院"
从教70余年来,杨士莪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一站就是一节課。有的学生心疼他,就在上课前为他放好椅子,但每次他都把椅子挪开,并笑着说:“我从做老师起就习惯站着讲课了。”他就这样站着连讲几堂课,整整齐齐地板书,一下午甚至要写好几块黑板。
当被人问起为什么一定要站着讲课,他打趣地说:“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因此,他被大家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在身边人眼中,“一站到底”不仅是他上课的姿态,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状态。
为学生打开水声世界
杨士莪认为,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受过教训、栽过跟头的一代人应该让年轻人少摔跟头,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学科更好地发展。
2022年9月,91岁高龄的杨士莪再次走上讲台,站着为本科生新生开讲专业第一课,这一幕获得无数人的敬意。他认为,这节课好比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必须要讲好。
讲课时,他用生动活泼、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了水声学的轮廓和脉络,激情澎湃地嘱咐青年学子们:“一定要牢记,中国有幅员辽阔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你们去爱护她、守护她、保护她!”
目前,杨士莪已经为国家水声领域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受教弟子数千人,多数已经成长为国内外有名气的科研专家及学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