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杰,刘永娟,江丽丽
(1.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其病情骤急,患者易并发焦虑、抑郁及恐惧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易影响预后[1-3]。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已有疗效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案,但若患者自身病情管理能力差,再加上负性情绪未得及时缓解,不仅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甚至反而加重病情,导致预后不良[4-5]。因此,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不仅要积极治疗,而且要关注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身病情管理能力,以改善长期预后。本团队在传统心理护理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三级心理护理模式,现将该模式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经彩超、心电图或冠脉造影检查确诊;②意识清晰,沟通、理解能力正常。
1.2排除标准 ①有精神病史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55~71(63.8±6.7)岁;疾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5例;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47例,大专43例,高中25例,初中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KYLL-2020645)。
表1 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护理方法 2组患者给予8周护理干预。
1.4.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①健康宣教:给予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②饮食指导:饮食讲求营养均衡,忌烟酒,禁食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禁饮浓茶/咖啡饮料。③运动干预:注意充分休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运动计划,严格执行运动锻炼计划,按时复查。④日常生活方式干预:改变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嘱咐并鼓励家属多陪伴,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以营造温馨利于康复的家庭环境。
1.4.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三级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包括3个方面。
1.4.2.1信息心理支持 ①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信息认知能力等,然后据此给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涵盖疾病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相关的信息支持;②信息心理支持以面对面方式进行,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必要时采用配图予以说明,以充分消除患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神秘感、焦虑感和恐惧感,以减轻、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1.4.2.2强化心理信念 ①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倾诉自己内心想法,耐心倾听其倾诉,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及问题症结,针对性地对负性心理情绪进行疏导;②支持性心理疗法:通过正念冥想、肌肉放松、听轻音乐等方法使患者放松情绪,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获得患者信任;③向患者讲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以积极客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对抗疾病之信心。
1.4.2.3行为心理护理 ①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负性情绪产生的根源,对患者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积极性;②与患者积极沟通、配合,确保患者得到周围人群(尤其家属)的社会心理支持;③定时评估患者行为模式,及时发现患者的认知行为问题并进行干预,以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防范外界应激所产生的负性情绪。
1.5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病情管理能力:护理前后采用自制病情管理能力评估量表[6]从症状管理、遵医行为及情绪管理3个维度进行评价,按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说明病情管理能力越高。②情绪: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负性情绪越严重。③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进行评价,包括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机体疼痛(BP)、情绪角色功能(RE)、生活活力(VT)、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8项,每项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④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共19个项目,每项1~5分,总分95分。非常满意:>75分;一般满意:50~75分;不满意:<5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病情管理能力比较 2组护理后病情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病情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前后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2组心理情绪比较 2组护理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前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分)
2.32组生活质量比较 2组护理后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4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为5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骤急,病情多变,加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极易产生负性情绪,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影响治疗效果。朱英[8]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危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在此负性情绪应激下会引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由此可见,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避免心理应激具有重要作用。黄亚平[9]的研究证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30%的临床症状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而且也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许艳[10]认为,受负性情绪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一般病情管理能力较低,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极为不利。近年来,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干预研究较多,正念干预、双心护理干预均被证实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11-13]。
本研究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特点,采用三级心理护理模式,从信息心理支持、支持性心理疗法和行为心理护理3个维度入手进行干预。首先,一对一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具体信息并据此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症状识别、主要治疗方法及原理、病情预后等的认知能力,从而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消除焦虑、抑郁症状。其次,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倾诉自己内心想法,了解其心理需求并针对性地疏导其负性心理情绪,同时通过正念冥想、肌肉放松、听轻音乐等支持性心理疗法,使患者放松情绪,以积极客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对抗疾病之信心。第三,积极沟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根源,对问题耐心解答,定时评估患者行为模式,及时发现患者的认知行为问题并进行干预,以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从行为模式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积极性;同时,确保患者家属支持等社会心理支持,营造积极、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传统单一的护理模式相比,三级心理护理模式实际上在心理学“知信行”模式之上改进而来,综合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旨在以个性化服务为宗旨,为患者争取最大获益。
相较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三级心理护理模式实施后患者病情管理能力显著提升,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可达98.33%。说明三级心理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念,以及促进患者行为模式改变,从而能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