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宛彤
你可能想不到,我们现在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依靠其他人做决定。
比如,买哪件衣服才好看;对方这么做是不是该分手;哪个型号的电脑比较耐用;毕业了是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还是进大厂——社交平台上五花八门的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私人化。很难向爸妈开口的丑事、网上搜不到答案的私事、不好意思麻烦朋友的小事……种种问题放到网上,都会有好心人替你解答。比如,豆瓣上一个叫作“请帮我做选择”的小组就聚集着40 万组员,这些人似乎真心实意地把一部分选择权交给了网友。
现今的网友什么都想交给陌生人操心。数据显示,豆瓣小组纠结内容关键词TOP20 中,不但有“好看、颜色、手机”等小事,还有“工作、学校、房子”等人生大事。
最常见的问题还得是“工作”,诸如“offer”选哪个、“公司”选哪所、“工资”水平怎么样,以及一系列人生大哉问,比如“要不要为了爱情放弃编制”“要创业还是要工作”“梦想和高薪选哪个”,全都是你我在人生关卡上可能面对的大难题。
读书升学也制造了一大堆问题,这种时候,踩着网友的肩看看,也许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捷徑。选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该不该“考研”,以及去哪个“城市”,每个真诚发问的学子,都等待着一位热心肠的网友老师前来指点迷津。
当然,除了这些严肃的人生抉择,选择小组还有一项传统艺能:让大家票选楼主该买哪件东西。一件商品“好看”与否、选什么“颜色”,是组里最喜闻乐见的问题。在这些帖子下的踊跃发言中,你能一窥当今互联网审美及消费观发展到了哪一步。
小组的人物TOP10 中,提及“朋友”的帖子最多,“男朋友”热度第二。而梳理各种出场人物,按情感关系来分门别类的话,并不意外的结果是:爱情是最纠结的情感,亲情次之。像室友、老板、商家等社交关系,则是第三大令人纠结的情感。
如果人生中每一个决定,都交给陌生人来完成,会变成什么样?
人生选择上,网友很可能会建议你——分科选啥?理科;择校时,看专业还是学校?
除非要做医生、律师, 优先985/211 ;选什么样的工作?稳妥轻松的,考公务员是上上策;画了饼的offer, 要接吗?
不要,见饼就跑。
生活选择上,网友很可能会建议你
——一件东西要不要买?好看,但不值这个价;便宜,但不好看;好用,但你不会用的(所以大概率,不要);
租房,选通勤短20 分钟的,还是便宜一点的?无脑选近的;
要不要整容? 最好不要,风险太大,容貌焦虑害人。
对于一段关系,网友很可能会建议你——
谈恋爱,是选结婚对象还是选喜欢的人?选喜欢的,不一定能成,但不会后悔;第一份工资要不要给爸妈?自己攒着,你剩的也不多;工作中有人甩锅、推诿,要忍耐吗?推辞掉,或者糊弄回去。
你看,在选择小组,最热门的建议永远都是,要设立起一层自我保护的结界。而当一段关系发展到你必须在“对方还是自己的前途”间做选择的时候,坚定地选择自己的前途。
按这个标准,互联网给你的反应其实非常理性:对一件物品,它看重物超所值;对一段关系, 它不沉迷沉没成本;对一个市场性的选择,它会建议你选最保守、最安全的。
换句话说,按照选择小组的所有选择来生活,约等于成为一个最爱自己、对待感情不拖泥带水、效率至上的理性人。而这种生活,我们可以称为“当代互联网对于生活的标准答案”。
在如今这个“选项太多反而不知道怎么选”的时代,人们每天纠结的东西可太多了。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做3.5 万个决定。当代人每天做的决定数量之多,是人类前所未遇的,但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这种“选择越多越选不出来”的当代疲惫,被称为“决策疲劳”。
这种情况下,即使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经历过漫长的纠结之后,人们依然无法决策,希望再次获得陌生人的分析、劝说。简而言之,当代人正在追求一种游戏读档式的完美人生。
即使是眉毛这样的小事,人们也会因为不愿犯错而不断征求他人意见,求解出正确答案。
但实际上,社交平台的选择并不保证管用。尤其对大事而言,很多问答都遵循这样一个模式:当事人给出一段简化的前情提要,网友给出更简短的指令,而这些指令大多非常果决。
而给出建议的人未必有考公务员的经验,也未必已经和烦人的亲友断绝了关系,或敢于就地辞职,但这都不妨碍人们给出这样的建议,也不妨碍提问者从这些理性回答中获得勇气。
说到底,选择与帮忙选择背后,是一种支配当代人的“理性人决策观”。提问的人追求理性建议,建议的人通过理性分析获得宽慰,双方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我的理想化:成为一个现代的、理性的、不被情绪和跟风支配的成年人。
(摘自“DT 塔门”微信公众号,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