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周星驰的痛 今却成无法超越的神作
豆瓣评分:9.0
首映票房:香港:4600万港元;内地:40万人民币
重映总票房:超2亿元人民币
转折事件:上映两年后,《大话西游》系列在内地高校与网络论坛蹿红
出师不利
星爷创业遇阻,刘镇伟被迫“退休”
多年以后,周星驰宣传《西游·降魔篇》接受采访,回想1995年上映的《大话西游》稍显失落地说:“原来我喜欢的东西观众不一定喜欢啊”。如今被影迷普遍视为华语无厘头喜剧“最高峰”的《大话西游》系列当年口碑票房齐扑街。《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与《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分别以2432万与2171万港元的票房位列1995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第6与第8位。比较可惜的是,两部影片在内地上映均以20万人民币左右的票房潦草收场,约4600万港元总票房在分账之后,难以抵消6000万港元的总投资。彼时,香港观众觉得不好笑,被骗了,内地观众更是拒绝恶搞经典,看不懂,不知所谓是人们的主要评语,《大话西游》系列甚至被媒体列为十大烂片之一。
被批“文化垃圾”,登上北京电影学院反面教材的《大话西游》系列,让彼时39岁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刘镇伟导演移民加拿大,被迫提前过上退休生活;“双周一成”之一的周星驰第一次创业折戟,成立的星彩公司因此破产倒闭。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发行方称《大话西游》系列是中国电影发行史上一场惨剧:“赔得很惨,以后对周星驰的电影都丧失了信心。”周星驰这块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招牌失去了信用,发行方不再看到是周星驰的电影,想也不想就掏钱。
事实上,观众不能接受《大话西游》系列“早有先兆”。《大话西游》拍摄时,剧组群演因为觉得这部影片乱七八糟,简直是侮辱《西游记》,侮辱孙大圣,经常集体罢工。《大话西游》系列的配乐,曾为《水浒传》《红高粱》等经典影视作品配过乐的作曲大师赵季平,因为不能接受改编,拒绝署名。在中国人心目中,对于经典《西游记》的想象和崇拜,绝对不是《大话西游》。那个年代,有经济能力会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更多的是60后、70后。对他们来说,对“西游记”进行恶搞,是损害了经典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影片中啰嗦的唐僧,和紫霞、白晶晶谈恋爱的孙悟空等人物,也无法令人接受。86 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多次批评《大话西游》系列人妖不分、是非颠倒。虽然如今观众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当时许多人受不了《大话西游》系列将《西游记》中诸多经典人物形象颠覆。
起死回生
互联网自来水的第一次逆袭
刘镇伟、周星驰皆承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大话西游》系列会在上映两年后“起死回生”。而这要感谢清华大学和电影频道。1997年,清华大学刚装上电视机的那个晚上,电影频道在午夜放映了一次《大话西游》,就是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这部影片的命运。
围坐在电视机前的清华学子很快就看懂了这部充满自嘲、自娱的阿Q式电影。水木清华BBS论坛率先掀起一场“摘抄《大话西游》台词”的浪潮,迅速风靡全国校园。从电视到论坛,从学生到年轻观众,从清华到各大高校再到全国影迷群体,《大话西游》最终成为不可阻挡的流行。DVD的大卖,口碑的疯传,网络的热烈讨论,电视台在深夜档的反复播出等等,就像分散的火苗,点燃线上线不,并快速连成一片。那时,青年人如果没有看过《大话西游》就会有落伍的感觉。《大话西游》突然得到影迷的宠爱,片中的台词也被多角度解读,“大话西游”变成了一个超级IP。网友调佩,“我们都欠星爷一张电影票”,而这句话日后成为周星驰新电影上映的一个热梗。
不难看出,让《大话西游》没有泯然于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互联网的兴起。喜欢《大话西游》的,能够接受恶搞文化、无厘头搞笑文化,和对传统故事进行重新结构的,大多是80后,他们几乎是中国第一代接触网络的人,喜欢更快节奏的文化,正是他们构成了《大话西游》的第一代粉丝,正所谓互为因果,《大话西游》也逐渐成为这一代人身上的印记。从此以后,大家对经典的集体记忆就变成了两份,《西游记》和《大话西游》各占一边。后来,流传极广的今何在网络小说《悟空传》就是从《大话西游》系列里至尊宝和紫霞的故事发展而来,以及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亦被认为是受到《大话西游》的影响“延续”。令《大话西游》“重生”的契机,极有可能来自于代际文化的差异性。
经典还在继续
一千个影迷心目中有一千个“大话西游”
一部电影能够在上映多年之后重返大银幕,无论重生票房如何,这本身就意味着其特殊的江湖地位,比如《大话西游》系列。从 1995 年上映,到2010、2015、2017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不断重映,再到2020中国内地重映《大话西游》系列是中国影院重映最多的周星驰作品之一。2020年《大话西游》系列在内地重映,总票房高达近2亿,无疑再一次证实其不一般的影坛地位。据说,几乎每家影院片尾曲响起时,总会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坐在座位上泣不成声。
《大话西游》之所以反转逆袭后一路流传,在于这部无厘头喜剧逗乐了很多人,但赚取更多的是泪水。尤其隨着时间的流逝,催泪效应就越明显。很难想象《大话西游》的故事,对一代又一代影迷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小时候看《大话西游》,只看到打斗、无厘头、台词好玩。长大后,那些爱而不得、遗憾,还有无可奈何的失去,都一一对应了观众的人生。童年看时只想笑,成年看时却想落泪,或许是《大话西游》具有长远而持久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如果不是这样的情感与心理,《大话西游》系列就会和周星驰的其他电影一样,虽然会成为记忆中的经典,但不会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文 伯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