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
技,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途径;道,是君子毕其一生追寻的目标。以技为本,铺就通往圣贤的道路。古之圣贤,以技为径,奔赴一场真理与灵魂的约会;今日之青年,更应潜心于技,以慧眼洞悉精湛技艺背后“道”的奥秘。
磨炼技艺,是求学问道的必由之路,更是心智通達的必要前提。一位无名旅者曾在石板上刻下一句话:“在生命的溪流入海前,我希望历尽两岸繁花与天际云霞。”磨炼技艺的过程,就是引领生命走向充盈和崇高的过程。历尽各种困难,领悟其中之道,理想信念才能愈发坚毅,生命才能愈发纯粹。那时你将发现,正如博尔赫斯口中的“诗”一般,“道”就埋伏在技艺行经的街角一隅,随时都会扑向我们,为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我们之所以要勤于技、精于技,是因为技虽微,却是漫漫求道长夜中永远的萤火。风急浪高,无畏者不惧山高路远,求道者眺望奇绝秀色。大国工匠高凤林,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火箭“心脏”焊接,于精湛的焊接技艺中领悟自身的担当之道;作曲家陈致逸扎根音乐领域十余载,音乐理论学贯中西,怀着赤烈的诚心,以西乐演奏中国新气象,在深耕中挖掘音乐之大道;更有“95后”航天人崔艺晗,以青年英姿肩负时代使命,这份担“大道”的底气,正源于对精湛技艺的孜孜以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青年倘若能精于一技,何愁不能在平凡中领悟自己的心道?
技与道是相互推动的。真正的“道”往往隐藏于单调、枯燥的技艺中,以精进技艺补齐“道”之拼图,日臻完善的“道”又为“技”的精进明晰了方向,最终形成良性循环,造就许多“技”与“道”兼备的全才。当代青年在求道过程中,不应好高骛远,要沉心静气,脚踏实地,在前进中磨砺技艺,修身养性,终能抵达心之向往的大道之境。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求“道”步伐永不停歇,精“技”之旅永无止境。日渐纯熟的技艺,终将让你领悟非同凡响的真理。愿你我青年在应该努力的年纪,致力于精进技艺,养性悦心,悟圣道之境界,为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本文首段以对“技”和“道”二者关系的简要概述引出中心论点,提出青年应潜心于“技”,悟“道”之奥秘。接着围绕“精技”“悟道”进行阐释,通过旅者刻字、引用博尔赫斯的观点论述了“精技”可使精神富足的重要性。论证方法多样,以萤火为喻,揭示精深技艺是领悟心道的必要前提;又列举高凤林、陈致逸、崔艺晗的事例,使论点更具说服力。结尾回扣论点,联系现实,呼吁青年精技悟道,造福人民,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
(指导老师:刘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