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园航空航天科普新模式

2022-12-08 03:02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李峰
航空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航空航天昆明市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李峰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丁雪玲

为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高质量开展,笔者所在学校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牵头,联合昆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为指导,推出了系列航空航天校园科普活动,以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特色学校的教育和普及功能。通过在“软件”与“硬件”两方面共同发力,学校的航空航天科普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营造文化氛围

为增加校园内的航空航天科普氛围,学校建设了特色实验室。除配有3D 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模型组装套件、模拟飞行器等硬件设备外,还自编校本教材、自研程序等,让学生在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同时,能结合实际操作,锻炼设计、制作、模拟飞行、软件编程等技能。

优化课程设置

在航空科普活动的创建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学校在创建科创联盟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课程研发的权力充分赋予一线教师。依托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学校设计出了主题课程、校本课程、兴趣社团、研究课程共四级课程,教学计划从入学到毕业,实现了循序渐进的项目式教学内容设置。

结合航模学习航空知识

笔者与一线教师交流经验

以中学阶段为例,新生在入学第一课,学校就会邀请著名高校和院所的专家、教授、学者,通过现场或视频等形式开展讲座,内容不限于单一学科,而是文理综合,注重启蒙和兴趣引导。打好基础后,学生可参加拓展选修课,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实践。有了拓展式教学,老师就能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并以此分出若干科创探究小组,组织参加学校科创竞赛。经过这一系列系统化的培养,能力突出的学生逐渐崭露头角。学校还特意为这些学生搭建特长生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到九校联盟、双一流大学交流学习。

课程体系建构

为构建航空科普创新课程体系,学校按照知识结构将科普内容分解为航空知识概况、航空绘画与设计、航空编程与操控、航空应用领域四个模块,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将航空模型与模拟化工具相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应用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制作模型、练习操纵模型,大大提高了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可持续发展教育

航空科普活动并不是单纯的讲授相关知识和传递信息,而是将多学科有机整合,从学生角度进行课程开发。学校在开展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宇航服设计、空间站设计、月球基地设计等多种项目。丰富多彩的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开展航空科普活动期间,曾有一位学生在生涯规划时,表现出对物理、数学、地理等学科的兴趣,老师根据其数学成绩优异、实验动手能力较强且喜欢工程设计的特点,积极引导他进行航天工程方面的选题研究。而这位学生也利用业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科研研究,最终成果获得了昆明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毕业时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

航空航天科普活动的校园普及工作,需要把教育目标细化深化,实现从 “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重点突出的特色课程教育,具有学中评、评中赛、赛中学的特点。让航空科普真正进入课堂,为师生搭建学习、竞赛、创造、交流、拓展的有效平台,才能使青少年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收获丰硕的科技知识,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组织参加全国比赛

练习操纵无人机

独立动手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航空航天昆明市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一飞冲天——中国航空航天史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