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丹燕
Recycle 板块专门为复习教学而设计。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该板块有较多困惑,经常忽视或不用该板块所提供的素材,教学设计较为浅显,从而给小学英语复习教学带来较多问题。
Recycle 板块设置在每三个单元之后,旨在综合复习前三个单元甚至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该板块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故事表演、短文阅读、歌曲吟唱、听力训练等。但这些素材所涉及的语言点较多,知识范畴较广,教师难以精准定位复习目标,导致复习教学效果不佳。
Recycle 板块的语篇类型有很多,如告示牌、清单、相册、菜单等,通常以表格、海报、思维导图等“非连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非连续性文本具有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实用性突出等特点。但小学英语教师往往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不够重视,看到此类文本常常不知所措,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困难。
Recycle 板块旨在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及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与提炼前三个单元或整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其中,语法知识在重难点中涉及较多,如名词单复数的运用、各种时态在生活化表达中的运用、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形规则及表达等。但许多缺乏语法教学经验的教师常将复习课等同于练习课,多采用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跟读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导致学生的复习方法单一,教学趣味性不足。
Recycle 板块常涉及较多隐性知识,如该板块的图片或文字中隐含了较多跨文化知识,需要教师用心提炼和解读;语音知识也常只呈现范例,具体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自行补充;情感目标更需教师仔细斟酌与把握。隐性知识较多的情况加大了教师提炼复习综合目标的难度,难以运用复习课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解决以上教学问题,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笔者基于Recycle 板块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PEP 教材六年级下册Recycle板块Day 6 为例,提出Recycle 板块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策略。
该板块采用海报形式呈现了Bill 成长的三个阶段(见图1),从而引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生话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中正确、灵活、得体地运用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描述人生经历,阐述自身观点,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细看文本后,笔者发现该板块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情境背景缺失。文本只呈现了三幅Bill 的海报,并未介绍Bill 制作海报的背景和目的,缺乏情境和背景知识铺垫。学生在缺少情境和背景下学习语言,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2)文本人物刻板。文本围绕Bill 的海报展开,Bill 作为Mike的新朋友出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这一角色缺乏认知和情感基础,难以引起共鸣。同时,从Bill 的海报看,人物的爱好、形象等特征不够凸显,无法激发学生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3)语言支架模糊。文本属于非连续性文本,仅用图片和文字呈现了Bill 的人物信息,并未提供具体的语言支架,语言复习目标模糊。这样的教学文本容易使教师偏离复习教学目标,降低复习效率。
(4)情感目标隐晦。笔者在解读文本时发现,描述过去和现在的海报都是黑白的,而描述未来的海报却是彩色的;在描述过去与现在的海报下面分别标有笑脸和哭脸,分别表示过去与现在的喜好或能力,而在描述未来的图片下方却没有哭脸。笔者认为,从这些线索中可以得出“The future is colorful! Nothing is impossible in the future!”的情感目标,但这样的情感目标呈现比较隐晦,这点需要教师深入解读、巧妙引导。
图1.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笔者尝试创设一系列真实、有趣、高效的教学活动,旨在优化教材使用,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有学、有思、有悟、有得,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Step 1 完成前置性任务单
教师布置前置性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任务单(见图2、图3)。
[设计意图]
借助前置性任务,搭建语言支架,丰富背景知识。
作为一节复习课,本课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较多,难度较大。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课上就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课堂输出在丰富性上就会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在课前设置了前置性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前奠定语言基础,搭建语言支架,丰富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复习的积极性。
本课的前置性任务分为两个部分。任务一旨在解决背景缺失和文本语言支架模糊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创设了“小学生涯即将结束,为纪念成长,班上开展成长海报交流会”的生活化场景,丰富绘制海报的背景信息,使任务更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前置性任务从外貌、爱好、能力三方面将表达的方式框定在一个大致范围,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语言上的准备,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任务二要求学生绘制自己的成长海报,提前为课堂教学的拓展环节做好铺垫和语言储备,既缩短了学生在课上准备和思考的时间,又提高了课堂输出质量。
Step 2 热身
自由讨论“Get to know the teacher”,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如爱好等。
Step 3 导入环节
活动1:教师展示一组简笔画(见图4),呈现Little Jenny(即教师自己)12 岁时的样子,让学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同伴讨论教师的外貌特征。
活动2:学生四人一组观察图片,讨论Little Jenny 的童年生活。
活动3:学生和同伴讨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enny’s childhood?”。
图2. 任务一
图3. 任务二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情境,搭建语言支架,设置难度阶梯。
本课以教师自己的成长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教师童年时的日常生活,建立起文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间的联系。首先,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同龄人出现,迅速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一般过去时是三个语法时态中相对较难的,教师从过去切入,语法知识层层铺垫,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后,学生在描述教师的形象、爱好和能力等方面的过程中有了语言支架,保证了输出质量。
活动4:教师播放一段Jenny长大后生活现状的视频(视频截图见图5),介绍她的能力、爱好、日常生活安排等。
活动5:学生讨论Little Jenny和Big Jenny 的区别。
活动6:学生和同伴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Jenny’s life now?”。
[设计意图]
感受生命成长,丰富人物形象,深化情感体验。
为解决文本人物形象刻板的问题,教师将自身的人物形象丰富起来。学生通过教师童年生活中富有年代感的具体事件,感受与自己当前生活的不同之处,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讨论和表达的欲望。
活动中, 学生通过对比发 现, 教 师 过 去“didn’t like vegetables”,现在“like salad”;过去“couldn’t skip rope”,现在“can play ping-pong very well”; 过 去“liked to feed the chicken”到现在的“feed my baby every day”无不体现生命成长的奇妙。在成长中,教师的生活习惯不断改善,个人能力逐渐增强,生活重心也随着所承担的角色变化而变化。学生在感受岁月荏苒的同时,认识到长辈也都是从孩子成长而来的,更深入地理解了成长这个主题,并从教师不断进步的成长轨迹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拓展环节展望自己的未来时,自然地表达了“将来要成为一位好家长”,“爱工作”“爱生活”等积极的愿望。
Step 4 回归教材
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见图1),并使用教师给出的句式完成同伴和小组讨论活动。
图4. 关于Little Jenny 童年生活的简笔画
图5. Big Jenny 生活现状的视频片段
参考句式如下:
●When Bill was 5, he…
●Now he’s 12. He…
●In the future, he…
活动1:学生和同伴讨论Bill的外貌变化。
活动2:小组讨论Bill 在爱好和能力方面的变化。
活动3:学生观察教材图片中的三幅海报,思考“Which picture is different? Why?”。
活动4:完成教材配套练习。
[设计意图]
解读文本素材,具象情感目标,深化学生思维。
教师让学生观察海报,思考哪幅是特殊的及其原因。学生很快发现,最后一幅海报是彩色的,并且在表达未来的图片下方没有哭脸。学生很快总结出:“Maybe Bill can do everything in the future.”“The future is colorful and hopeful!”。这一活动升华了文本主题,将隐晦的情感线索变得清晰,让学生在语言输出活动中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内化于心;同时,教师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推理、总结等,个性化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Step 5 迁移拓展
教师在本步骤中布置了两个活动。
活动1:学生修改课前填写的前置性任务二(见图3)。
活动2:学生两人一组,讨论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
依托综合任务,推进多维互动,提升综合素养。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自主修改前置性任务二时可独立修正书写中的小错误,语言表达更为正确流畅,充分体现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和课堂学习后能力的提升。同时,有了前置性任务及课堂教学活动、情境的铺垫,学生在完成拓展环节的任务时提高了效率和语言准确性,加深了语言输出的内涵。
本课中,教师创设的活动从听、说、读、写多方面入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通过师生交流、同伴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有声互动以及学生与文本间的无声互动,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铺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Step 6 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根据你所设计的海报,以“This is me!”为题,写写自己各个成长阶段的变化,至少5 句话。
[设计意图]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灵活运用三种时态描述自己成长的三个阶段。课后,教师设计拓展性写作练习,有效巩固课堂学习实效。
教师需立足教材与学情来开展Recycle 板块教学,确定复习重难点,精准定位复习目标,在符合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体现一定增量,从而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多种活动,有针对性地补充了文本中缺失的元素。教师可用前置性任务补充事件背景,用生活化情境丰富文本语境,用开放性问题深化文本内涵,用综合性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关注学生需求,合理连接生活,引导学生多思、多练,打造立体化的复习课堂。
Recycle 板块教学重在复习巩固,应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思激趣,以趣促学,借助生动活泼的情境提升复习教学的趣味,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教师也应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丰富文本主题内涵,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深度体验。
在设计Recycle 板块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强调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使学生在用中学。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在同桌活动或小组活动中分享感受交流观点,要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度调动。如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海报中三张图片的不同,以图感悟人生,交流观点。又如,在本课的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前置性任务中的书面表达,并在小组中进行汇报。这些都是活学活用的体现,都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本课中,教师有效打通并衔接起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借助前置性任务调整学习起点,丰富课中活动夯实语言基础,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教学实效,力求将知识结构化、逻辑化、整体化,鼓励学生应用实践,举一反三,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Recycle 板块承载着单元复习教学的重要任务。高效的小学英语复习教学以夯实重点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为基础;以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网络为支撑;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应常探索、多反思,进一步提升复习课教学实效,打造深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