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行业安全线
——2021年油气行业发展综述

2022-12-08 02:02编辑王睿佳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1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管网勘探

■本刊记者白歌/ 编辑王睿佳

2022 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彰显了油气行业作为保障能源安全“主动脉”的优异成绩:2021年,我国原油产量约1.99亿吨,连续3年回升;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新增产量2060亿立方米左右,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页岩油产量240万吨、页岩气产量230 亿立方米、煤层气利用量77亿立方米,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2021 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深远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推行一系列能源改革举措,取得显著成绩。这其中,油气行业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国际合作,补短板、强弱项,始终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油气勘探,见行见效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国家能源局召开的2021 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上,再次强调了要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和投资力度,坚定不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

我国油气行业把油气勘探开发视为保障油气行业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并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贯彻始终。2021年以来,国内油气企业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屡获重大油气发现,以“三桶油”为班底的“国家队”在增储上产工作中硕果累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保障。

2021 年以来,中海油在油气增储上产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早在上半年,中海油便超额完成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任务,原油增量占全国增量的近八成。在渤海,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 附近再获重大油气发现——渤中13-2,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珠江口盆地获得惠州26-6油气发现,探明地质储量5000万立方米油当量;山西临兴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实现新突破。

中国石油突出高效勘探,大力开展盆地基础研究和整体研究,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和甩开预探,强化重点领域集中勘探和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加快天然气勘探,加强页岩油气探索,取得5项重大战略突破、15 项重要发现,落实11 个亿吨级和12个千亿立方米级规模储量区,油气产量当量预计超过2.1 亿吨,原油产量实现3 年持续增长;天然气在油气产量当量中占比达到51.4%,稳油增气基础进一步巩固。

中国石化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全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67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2681 亿立方米。在渤海湾、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苏北等盆地取得一批重大勘探突破,油气探明储量超计划运行。同时,持续推进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加强普光、元坝、大牛地、松南等气田精细开发,天然气实现加快上产。

国际合作,稳中有进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即便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情景下,油气需求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到2040年,油气的市场份额约为45%。所以,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不断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水平、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2021年11月29日,第三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两地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向论坛所致贺信中指出,双方能源合作的显著成绩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广阔发展潜力。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2021年以来,中俄能源合作顺利推进,双边能源贸易实现逆势增长,显现出强大韧性。俄罗斯持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保持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地位。中俄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田湾核电站1至4号机组等重大能源供应项目稳定运行,为两国能源贸易增长提供了持续、可靠的动力。

据俄方统计,截至2021 年11 月底,俄罗斯通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中国的供气量已累计超过130 亿立方米。特别是11 月以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日供气量均较协议规定增长近33%。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表示,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的原油、天然气进口额分别增长32.4%和39.8%。“中国油气贸易与世界油气产业互益互惠关系不断深化,未来与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提高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性。”

2021年以来,“三桶油”与国际油气公司新签订了大额LNG进口合同,在欧洲国家出现明显能源供应短缺之际,我国油气以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为己任,确保资源稳定,有效供应,着力建立长期可靠、安全稳定的资源引进通道,实现了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管网互通,力度不减

2021年3 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作为服务油气资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油气管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作用巨大。

加强油气管网重大工程建设和互联互通,建成南气北上中通道潜江-韶关段、西气东输西段增压等25 项工程,新增原油输送能力1000 万吨/年、天然气管输能力4000 万立方米/日……2021 年以来,国家管网集团持续谋划油气基础设施布局,加快管网建设步伐,提升管网互联互通水平,“四大(进口)通道”和“三纵三横”的管网系统已具规模。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指出,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大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全国一张网”基本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将充分发挥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的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各项保供工作,确保足额供应。

国之重器,频奏凯歌

在2021年12月8~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成为油气领域关注焦点。

2021年以来,我们在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些列重要成果:世界首创立柱储油;世界最大跨度半潜平台桁架式组块技术;世界首次在陆地上采用船坞内湿式半坐墩大合拢技术……拥有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技术的“深海一号”成功交付,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供应30亿方深海天然气,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强保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这样评价“深海一号”:“深海一号”标志着我们具备了从勘探开发到后期开发生产及整个全链条的生产、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是我们在深海的进入上、开发上、勘探上跨出的一个坚实步伐。

与此同时,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秦皇岛32-6 智能油田(一期)项目揭开神秘面纱,标志着目前原油产量超过3000 万吨、向着4000万吨目标奋斗的国内最大油田——渤海油田迎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展望未来,加快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绿色储运体系、绿色技术支撑的油气行业,2022年的成绩单,将更值得我们关注与期待。■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管网勘探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