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竞艳
“如果说我做了一点点贡献,我想应该是搬砖铺路人的工作,中意出版领域的交流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
“有的时候兴趣就像一块磁铁。”对意大利文化的浓厚兴趣,牵引着王韶华做出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决定。
从事中意图书版权代理工作多年来,她把畅销全球的著名意大利童书品牌“老鼠记者”(Geronimo Stilton)带到中国,也把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草房子》等作品带到了意大利,经她和同事之手签署的中意两国版权合同每年至少有几百个。因为工作关系,她受邀担任国际无字书大奖Silent Book Contest的评委,也是唯一一位来自东方的评委。她还和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合作,把博洛尼亚插画展带到了中国。每年在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获奖的300 多幅原画,带着全球插画的最新气息和趋势,从博洛尼亚到日本,从日本再漂洋过海到中国。目前插画展已经在国内展出了七个年头,成了很多插画师以及艺术爱好者了解国际插画的重要窗口,也成了很多家庭每年遛娃的首选地。本届插画展继北京站之后,目前正在上海朵云轩展出。
作为当代中意出版交流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人,王韶华觉得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够成为一座小小的桥梁,让很多中国读者通过图书了解另外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了解自己的国家”。
20 多年前的一天,王韶华决定开始自学意大利语,“这样可以自己去看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于是,她在书店找到了一本北京语言大学赵秀英教授撰写的《中国人在意大利》,从此和意大利结下不解之缘。“这本书深入浅出,易懂有趣,赵秀英教授也是我认识意大利语言和文化的启蒙老师。”
此后,王韶华相继获得意大利两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意大利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她对意大利的文学和图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机会认识了意大利著名的出版人Pietro Marietti 先生、Claudia Mazzucco女士,还有Atlantyca出版公司。2010年Atlantyca 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意大利地中海香柏北京代表处),王韶华作为首席代表负责大中华区的业务。
不得不说,王韶华是幸运的。她入行后引进中国出版的第一套意大利语图书就是畅销全球的著名的意大利童书“老鼠记者”系列。当时国内各大童书出版社的嗅觉都非常敏锐,好多家出版社都很希望能够合作。王韶华和Claudia 女士一起拜访了数家知名的出版机构。“经过考察以及多方谈判,再加上一点点的缘分,最后决定合作的中国出版者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当时的张秋林社长。现在‘老鼠记者’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了,有很多孩子都读过来自童话世界的老鼠记者和它的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这些年来,经他们之手引进中国出版的意大利语图书不胜枚举。在王韶华眼中,每一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塞拉菲尼抄本》(Codex Seraphinianus)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塞拉菲尼抄本》是意大利作者鹿易吉•塞拉菲尼(Luigi Serafini)在40 年前创作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天书”,堪称“无人能懂”。可是他很幸运地找到了“懂他”的出版人——Franco Maria Ricci。Ricci 也是中国人特别熟悉的利玛窦(Matteo Ricci)的后裔,是当代意大利颇负盛名的收藏家和出版人。塞拉菲尼特别相信缘分,数十年后,经王韶华牵线搭桥,《塞拉菲尼抄本》在国内遇到了“懂他”的图书品牌“未读”。当时出版人韩志刚刚成立了“未读”,他选中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和品牌气质完美契合的《塞拉菲尼抄本》。尽管一切看起来特别完美,可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度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由于这本书的特殊性,40 年来,书一直在意大利由一个指定的印厂、用特殊的纸张印刷、由专人监制印刷。不仅投入的资金要提前到位,另外印刷的时效、运输、海关和营销的配合等都是巨大的挑战。《塞拉菲尼抄本》进入中国后,取得了巨大成功。王韶华还记得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塞拉菲尼抄本》中文版出版后很快有了盗版,刚好赶上塞拉菲尼本人受邀来到了中国,他拿着一本盗版的《塞拉菲尼抄本》幽默地在书上签名,证明这本书确实是“赝品”。
今天,《塞拉菲尼抄本》的故事还在继续。王韶华告诉记者,“这本书每次印刷都是限量版,目前正在欧洲和美洲庆祝它的40 周年诞辰,相信很快中国读者会再次在国内看到它的闪亮回归,也许还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如果不当图书版权代理人,自有另一番天地,但王韶华却毅然选择了这一行。
王韶华陪同意大利驻华使馆新任文化参赞Federico教授参观第七届博洛尼亚插画展
十多年前初入行时,她问了一些周围的朋友,几乎没有赞成的,当时学意大利语的人还不是特别多,购买意大利图书最大的一个难点是可能连合适的译者都找不到,更不要说这样一个小语种市场是否能有足够的资源支持着公司生存下去。王韶华记得自己看到过一个统计数据,当时意大利和中国每年的图书版权交易品种只有几个,最多有十几种。“意大利和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但是出版领域,那个时候真的非常少。因为特别喜欢这个行业,所以我几乎是抱着必死的信心,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个领域。”几年之后,王韶华非常开心地发现,“经我们手签署的中意两国版权合同每年都至少有几百个,突然有一天想起了最初朋友们的话,一方面很感动,另一方面心中也窃喜了一下,我们还坚强地活着呢”。
记得那个时候,王韶华经常用上学时看过的一个科学小童话鼓励自己:按照飞行动力学,科学家计算,熊蜂的小翅膀根本没有办法支撑它大大的身体飞行,可是熊蜂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它照飞不误。“当然后来科学家也找到了科学的答案,原来熊蜂不是上下拍打翅膀,而是前后拍打翅膀。这一运动产生了小型飓风,反过来又产生了翅膀上方的低压区,这样熊蜂就可以飞了。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不知道行不行之前,仅靠我们的现有认知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判断。但是如果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做的事情,‘去做’是最好的方法。”
在意大利语图书版权交易的起步期,国内出版机构对意大利语的图书资源很陌生,同时意大利的出版机构对中国市场也不太了解。“第一步我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挖掘适合中国市场的意大利优秀出版资源。”那个时候,王韶华去意大利出差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跑,到一家又一家的出版机构约见和拜访,“有的时候第一次见面,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眼神中的大大的问号”。她特别清楚地记得和意大利两位国宝级的老艺术家Francesco和Cristina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他们的工作室是在都灵的波河旁边,印象很深是因为那一年虽然已到5 月底天还很冷。“那天正下雨,我早上到他们工作室的时候非常早,初次见到了两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刚一见面能感到他们客气态度背后的那种距离感,可是聊起来之后,渐渐地感到那种像冰一样的距离感渐渐消融,本来一般一个约见最多2个小时结束,可是那天我们一直谈到晚霞出来,还意犹未尽。”最后在王韶华要离开前的15 分钟,Francesco 表达了想要合作的强烈意愿,并迅速确定了合作的基本框架。从那时起,他们合作多年,也变成了特别好的朋友。两位老艺术家的作品被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蒲公英童书馆等国内出版机构引进出版,其中意大利知名的IP 品牌小猫米罗(Mirò the cat)也被引进,进驻了中国盐城的米罗小镇。
还有一本书也值得一提。当时著名的意大利足球教练“银狐”里皮正在中国执教,王韶华凭着职业敏感,马上飞到广州拜访了里皮,并说服他专门为中国读者创作了他当时唯一一部亲笔自述《思维的竞赛》。该书由译林出版社于2014 年出版并在广州首发,获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国内出版机构从认识到越来越认可意大利语图书,意大利出版机构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而王韶华的版权代理之路也迎来了新的篇章。“在这个期间让我特别开心的是,我们把苏少社出版的曹文轩老师的《青铜葵花》《草房子》等作品带到了意大利,第二年曹文轩老师获得国际安徒生奖,那是在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当时意大利出版社君提(Giunti)特别联系我,感谢我把这么好的作品推荐给他们。”
王韶华和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合影
2018 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张乐平先生因为他的无字长篇漫画《三毛流浪记》获得了国际无字书大奖所有评委的赞赏,被大奖组委会授予了特殊荣誉奖。“当我和其他评委一起把这个沉甸甸的奖牌交到张乐平先生的儿子——艺术家张慰军先生手里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我心里真的无比自豪。”王韶华说。
图书版权代理这个职业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王韶华感慨,这是一个需要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交叉学科人才的行业,最苦的就是人才的缺乏——从业者首先要喜欢书;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至少熟知和运用一两门外语;专业方面,掌握版权的知识、流程也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这个行业工作压力很大、需要经常出差,国内外的重要展会都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平台。而且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才看到这个行业,进入这个领域。”
受疫情影响,中外版贸交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大多数人一样,王韶华这几年基本就没有参加国际书展。“目前来讲还没有太大的影响,意大利的出版资源很发达,前期的积累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在这样的情景下,开发新的客户不是很容易,但是对于老的客户来说大家互相的依赖反倒更强了。但是间接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也就是疫情对下游出版机构的影响,可能会反向上推影响到版贸交流,其中包括我们这个意大利分支。”在她看来,其应对之策就是“适应疫情引起的社会环境和阅读习惯的变化,来调整图书的品类,另外也希望不要忘记图书行业引领的使命”。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如果说我做了一点点贡献,我想应该是搬砖铺路人的工作,中意出版领域的交流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王韶华感慨道,“‘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时候,我更加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衷心希望咱们国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走过疫情,尽快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国和意大利是两个文化资源都极其丰富的国家,两个民族非常友好,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一旦大环境恢复,相信这种出版文化的交流,马上又会变得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