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宁夏水投中卫水务有限公司 宁夏 中卫 755000)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根据施工图纸,将建筑整体分割成不同的小的部分,在专业制造场所生产出各个部分构件,再将每个部分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整体的装配连接。整个建造过程可以极大的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在建造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建设技术,建造出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建筑。但是在生产和装配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对此产生重视并寻求解决措施。
装配式建筑整体建造过程主要由生产和装配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
1.1.1 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原材料,如混凝土、钢筋、木材等,建筑构件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在原材料的选择和保管上存在管理漏洞,导致这些原材料的质量不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例如出于利润的考虑选择价格较低的混凝土和钢筋,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导致了整体构件的强度和抗侵蚀性达不到质量标准,便容易导致构建在建造完成后容易出现脱落、变形的情况,进一步影响到后续的装配过程,某小区保温层外层大面积脱落,砸伤过往行人和楼下停放的车辆,其原因便是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达不到质量标准,导致了保温层出现开裂的情况,其外墙建筑涂层在过大的压力作用下与保温层出现了脱落现象,由此造成巨大的损失[1]。
1.1.2 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技术水准不足
装配式建筑最大的有点便是将整体建筑分割成多个构件在不同地点进行生产,从而满足现场难以达到的对混合比、温度、水分、固化时间的控制,而这些流程对于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生产人员以农民工群体为主,他们受教育和学习能力有限,对于现场生产技术知识和注意事项认识不足。
因此对于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先进技术了解较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失误,造成构件质量缺陷,而在生产过程之中又以大型机械施工为主,员工素质和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在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偏差,影响工程质量。其次是综合素质不足,生产过程中,工序和部门之间存在交叉,有时需要不同部门共同进行,导致生产人员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而生产人员综合素质不足,难以很好的解决矛盾,导致在工作中带着情绪进行,对构件质量造成影响[2]。
1.2.1 坐浆—注浆质量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组装方式大多是采取坐浆-灌浆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受到施工人员、机械、工艺手法和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若不加以质量管控,便很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稳定。
首先在现场施工人员方面,一般现场专业人员较少,对于坐浆的原料混合比,搅拌时间等难以做到精确控制,对于时间计划缺少安排,搅拌时间过短会使制浆原料之间无法充分混合,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水分的蒸发,浆料过早凝固。在灌浆的过程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在坐浆-注浆时容易出现停留在表面,坐浆不饱满的现象,而这种情况是难以发觉的,及时发现了也缺乏有效的补救措施。同时在坐浆-灌浆过程中,由于上下墙体之间钢筋会出现因为存在偏差而无法插入的情况,施工人员直接掰弯或是截断钢筋,带来质量缺陷,同时清理杂物和洒水不到位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其次在器械方面,既缺少现代化检测装备,导致施工缺陷难以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同时注浆机配置不够、质量不达标问会导致注浆不饱满、浆料长时间放置性能下降等问题。其次在工艺手法方面,浆料缝在抹平压实后需要及时清理多余浆料,对于浆料层的厚度也缺乏精准的掌控。最后在环境因素方面,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浆料温度,温度过高会导致水分提早蒸发,过低会导致凝固时间过长。
1.2.2 吊装环节存在缺陷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不同构件的安装顺序、流程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到位,导致在吊装环节中存在着程序错误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整体建筑的质量水平。例如某小区建造过程中出现装配偏差导致构件错位的问题,便是因为施工单位在进行吊装之前现场放线测量不准确,导致位置出现偏差,临时的支护措施等未做到位,同时现场的吊装装备、人员配备缺失,现场作业与吊装进度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建筑整体偏移错位。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生事物,其具体管理标准仍未完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缺陷与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逐一体现在构件生产缺乏统一标准、运输流程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方面。
首先构件生产缺乏统一标准,装配式建筑不同构件是在不同地区生产制造出来的,其生产产家与生产技术存在着差异性,由此便导致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依照不同的标准尺寸进行生产,这样构件在后期装配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无法装配或是装配不到位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体质量无法达标。同时因为构件在不同区域生产,需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集中到装配现场,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型起重机械进行搬运,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便很容易导致构件发生碰撞导致结构损坏,在装配现场缺乏专业的验收人员,对于到场构件未进行质量检验便直接接受并使用到建筑过程中,对于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与性能缺陷未进行详细检验。同时从构件的生产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进行,运输,现场装配是一整套复杂流程,其中任何方面的忽视都将会造成严重的质量缺陷,而在此过程中缺乏一种完整有效的监督体系,仅有的质量监督仅仅体现在竣工验收环节,导致装配式建筑从生产到装配完成各环节处在一种相互独立,缺乏监管的状态。
2.1.1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对于城市化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节约建造成本有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一方面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将质量监督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在监督过程中加强行监督队伍的建设,促使监督人员熟悉掌握质量安全的规章标准,了解施工知识,在监督过程中深入现场一线,注重细节质量隐患,例如现场使用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技术人员是否具有相关资质证书,工程机械合格证能否做到“械证合一”。同时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发现,查看相关负责人与技术人员是否与投标时人员相符合,严查借用其他公司优秀的人才进行投标,而实际建设过程中更换人员的行为。
2.1.2 明确责任制度、落实到人
装配式建筑会涉及到工商管理、监督等多个部门,但各部门之间责任为划分明确,难以落实到具体单位,导致质量问题事前无人关注、事后无人担责。要从政府层面,将质量管理监督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例如监督部门要做到事前预防、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且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进行反馈,督促相关生产部门整改到位。需要针对产品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监管体系和检查计划,检查项目的进度与质量,将质量意识渗透到部门的每一个人员,培养质量监管意识,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管和审核评估工作,将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管理部门要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职责,与监督部门相互配合,在施工整体过程中,要落实好“六专”管理制度,即专项生产方案、专项应急预案、专项监测方案、专家评审、专项条件验收、专人值班制度;将施工的质量管理监督机制贯彻到底。
2.2.1 加强材料与建造环节质量把关
材料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构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构件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材料都需要经过审查,要建立起完善的材料审查制度,对于主要使用的材料制定标准。材料进场前进行报批,提供合格证书和检测报告,通过验收后再批准进场,同时对于通过报验的材料建立报验台账。严格规范材料保管,设立材料堆放地,将材料分类放置,防止不同材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原材料质量,对于有特殊保管要求的原材料,设置专门的保管仓库进行保管,如所需要的水泥需要做到防水防潮。同时加强对材料的抽检与清点,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及时清点材料仓库,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材料要做到及时送检,检查其质量是否还符合使用标准。在加强材料质量把控的同时,对于机械也要进行严格把关,查验机械合格证书,建立查验台账。
在生产装配步骤上,要建立分部分项报验制度,改变以往装配完成后统一报验的做法,做到每一环节一报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在建造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追求工程进度,节约工时,对于施工环节质量把控不严,生产的构件品质不达标,整体验收导致具体环节的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将监管贯彻于施工的全过程,将整个过程细化为小的步骤,从原材料选用、生产、运输、装配、验收,每个步骤详细记录下相关数据,将报验进度和进度同步,每一环节完成后交于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环节施工,同时将纸质资料做好保管,以便日后查验。
2.2.2 加强相关人员专业化水平培养
人力资源是质量把控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员对建造技术的掌握,对材料的了解直接关系到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对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稍有差错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一方面,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规范施工流程,使他们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步骤进行施工,在上岗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施工,对于操作机械这一类专业技术要求有规定的施工人员,要提前查验其相关操作证件,杜绝无证上岗的行为。在施工现场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于整个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合理安排工期,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需要避免的错误做法及时与现场人员沟通,整体把控施工质量。
需要建立专业化人才储备,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的很大原因时监管人员的缺失,当前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要么是刚进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要么是由其他行业转行而来,其专业化程度难以满足质量监管工作的要求。
监管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强与院校之间的联系合作,建立人才储备库,增加储备人才的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对当前岗位上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了解掌握政府对于装配式建筑质量的相关要求,不断学习新时期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理论、方式与技巧,以现代化的监管理念与方法实现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也要熟悉施工的每一步流程,洞悉流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所在,同时其自身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在监管过程中按章办事,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坚守自身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风险控制意识、质量控制意识和成本意识,建立科学的施工质量评价机制,细化质量安全监督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可以为国家节能减排,城市化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装配式建筑以高质高量的态势平稳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