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综述

2022-12-07 09:55李元旭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华马克思主义

李元旭,刘 宾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P72)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总结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运用现状,梳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的时代机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就思政课建设的具体问题多次发文,进行系统规划和部署。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P378)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就思政课的重要价值、良好基础和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党和政府颁发的相关文件,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近年来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P3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地位、丰富内涵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方针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时代机遇和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思政工作者尤其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开始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

2014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2019年8月,“两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在思政课中要设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定模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这些文件的颁布,有效指导并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对在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更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目前,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实践探索已经全面展开,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各门思政课程中,积极开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实践;部分高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如东南大学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西南交通大学开设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系统教授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逐步深入:个别高校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平台,如西南石油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学者开展系统研究;专门的学术交流会议已多次召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如由教育部东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等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相关的高层次研究项目已经设立,如涂爱荣主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融通机制研究”、汪洁主持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陈桂蓉主持的“高校中华人文经典通识课程思政体系研究”被批准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课题,等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除了公开发表的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外,不少专著先后出版,如亓凤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崔锁江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王易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水平成果。概括说来,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面,形式多种多样。在讲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内容的思政课中,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些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不少学者认为,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蕴含着思政课丰富而独特的教学资源,是与思政课融合的首选内容[4]。尤其是儒家经典名句,既是儒家文化的沉淀和结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古代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和内容,今天在伦理教育、良好社会舆论塑造等方面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积极引入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5]。因此,学者提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的精神血脉,是生生不息的思想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尤其要充分发挥国学文化的育人作用[6]。

也有学者认为,“诗歌具有育美、立德、启智、创新等作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诗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政课应积极借鉴我国古代丰富的诗歌资源,大力弘扬民族诗学文化[7]。另有学者提出,孝文化、廉政文化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的“孝廉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品德教育、人文精神等方面具有“通约性”,将“孝廉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对于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8]。还有学者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认为茶文化、中医文化等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也是思政课可以借鉴的重要资源。此外,不少学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对如何实现地域文化如“淮河文化”“中原文化”“湖湘文化”“中原文化”等,在思政课的运用进行了多方面探讨。

(二)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原则和路径

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原则和路径,是学界探讨的另一重要内容。不少学者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方法论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和运用,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介入[9]。有学者提出,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主要立足点;“科学融入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生动案例有机融入教学实践中;“主次分明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传统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方法[10]。还有学者提出,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整合等方面都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坚持人文性、时代性和导向性原则;在教学内容整合上,要坚持开放性、针对性、批判性原则;而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多样性原则即要注意“隐形与显性”相结合、“教育与体验”相结合等[11]。

关于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具体路径,学界认为主要有: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激发思政课教师学习、研究和运用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思政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思政课教师自觉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思政课教师有效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能力[12];深挖传统文化和各门思政课融合点,科学选择能够实现思政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有利于立德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容[1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大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网络实践等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的浓厚传统文化氛围[14];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新媒体发掘并展现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相通性、梳理并展示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契合性、阐发并展现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明的融合性,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管理等等[15]。

(三)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学界普遍认为,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当前,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当代青年做到“四个自信”,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6]。因此学者认为,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学生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马克思主义[17]。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P36)学者提出,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内在地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和措施[18]。此外,思政课并不是单纯的政治理论课,同时担负着的伦理教育、品格教育的重要职责。学者认为,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培养[19]。

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强化教育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必要前提。学者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师道德修养、治学方法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严谨治学,对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20]。增强思政课实效性,要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沉积在每个中国人的意识深处,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因此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理解和认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21]。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对教育和教学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者认为,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还有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智慧,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顺应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2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的展望和思考

可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研究出现了一定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以及思政课自身的实践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过,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一是从研究主体来看,研究不够均衡。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在广大中小学如何在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研究比较滞后;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部分重点院校,大部分普通高校仍未有效开展。二是从研究过程来看,作为关键环节的课程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我国现有的思政课程体系设置总体缺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一般没有专门开设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缺少专门的传统文化模块,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低;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在思政课中运用的教材,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引入比较随意。三是从研究实效来看,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对思政课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改革总体滞后,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建立。在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要求目前还存在政策层面,对多数教师是个软要求,还没形成制度性约束。总的说来,对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学界总体上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不足,研究成果的数量还不多,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研究层次和研究成果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与社会的期待、学生成长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思想认识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形成广泛的共识,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地位和作用,在理论界和教育界被人们深刻把握和普遍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宏观环境上,社会上还没有有效形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机制。由于暂时还没有详细的政策指导和配套机制,开展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仅仅是少数思政课教师的零星探索,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研究主体上,缺乏能够有效在思政课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人员。由于现代专业和学科的限制,兼具传统文化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师资队伍缺乏,多数学者在思政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研究,或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或无从下手、无处发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客观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鉴于上述情况,在今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运用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在逻辑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智慧,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青年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培育高尚的品德、认同党和政府的治国策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只有通过深化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在逻辑研究,明确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才能进一步调动学者和教师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深化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实践机制研究。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能只有“软指标”,还应有“硬尺子”。只有成功构建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指导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才能开创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新局面。三是细化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研究。如何在现有的思政课程中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如何选择科学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这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思政课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和关键。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华马克思主义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