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与我国传统戳纱绣工艺的异同

2022-12-07 07:29赵君一李奇菊
西部皮革 2022年17期
关键词:花衣黔东南纱线

赵君一,李奇菊

(1.西南大学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409600)

刺绣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被称之为“针黹”,即是用针引各色绣线在织物上绣制出各种图案。我国刺绣地域分布广泛,由于各地区民俗文化的不同,刺绣风格也有所不同。在对各支系传统刺绣技艺研究过程中发现,不同风格派系的刺绣之间,有的针法虽然叫法不同,但绣制技法却是相同的,却又因为线迹的排列造型手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若将这种绣制技法相同但风格不同的针法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后面的传承和发扬刺绣技艺时,就可以互相借鉴,促进发展与创新[1]。

1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与我国传统戳纱绣概述

1.1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概述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是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青山界,在古代以黎平县平寨乡纪德村为寨首的一个大款组织,四十八寨只是作为大款组织的一个计量单位,实际上该支系花衣苗分布远不止48 个寨子。苗族妇女善织绣,她们将苗族的历史文化、图腾崇拜等绣于服饰上,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支系服饰上的刺绣图案丰富、色彩典雅,因其刺绣图案花而不俗的特点,使得该支系服饰极具繁复美。该支系服饰上的刺绣最常用的刺绣技法挑花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绣布上固定纱线根数(通常为2~3 根纱线)的方格内斜向运针,将绣线先后以/和运针的方式组合成X 形针脚覆盖住方格内经纬交叉纱线的交叉点,进行类似于十字绣绣法的“十字挑花”技法,某些地区也称之为“架花”;另一种是以平绣直针绣为基础,用针刺入绣布纱线之间的方洞,顺着经向或纬向的两根纱线间运针,到另一设定好的纱线间方孔处出针,通过绣线跨过绣布纱线根数的多少,从而呈现出想要的纹样或图案,其本质是通过数绣布纱线根数多少来丈量针脚线迹的长短,因此它又被称为数纱绣。严格说来,挑花绣不管是经向纬向数纱线,还是斜向数交叉点,其原理都是以绣布上的纱线根数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刺绣时针脚长短的,因此“十字挑花绣”也是数纱绣,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区别两种绣法,将绣线以X 型交叉排列的挑花绣法称为“十字挑花绣”,将绣线以平直针排列的挑花绣法称为“数纱绣”。本文中研究的“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是指跟我国传统戳纱绣线迹相似的以平直针排列的挑花绣法,但不包括“十字挑花”绣法。

1.2 我国传统戳纱绣概述

我国传统的戳纱绣,它是一种古老的刺绣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南北分布广泛,宫廷与民间皆盛行,常见于龙袍、朝服补子、宫廷服饰、枕顶、荷包等。戳纱绣是在纱、罗或土织棉麻布上,用针挑起布料上的纱线,利用绣布纱线的根数或格数,使长短不一的各色绣线有规则地平行排列成各种图案花纹。戳纱,又被称之为纳纱,它和纳纱从绣制技法上讲,本身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其本质都是绣线穿过绣布纱线进行戳纳缠绕,因此又被称为“穿纱”,若所用绣布为罗组织,则被称为“穿罗”。有学者认为这种挑纱技艺在南方被称为“戳纱绣”,而北方则称为“纳纱”。也有人认为“活纱”为戳纱绣而“满纱”为纳纱,这里的“活纱”是指除了绣制的图案外,还留有空白的绣地;“满纱”则是将整个绣地绣满,不留空白,似织锦,因此纳纱满绣又被称之为“纳锦”。但不管是戳纱绣还是纳纱绣,皆有“活纱”和“满纱”。戳纱绣根据针脚长短,可分为短串、长串、打点三大类[2]。“串”,又称为“缠”,是指绣线在绣布纱线之间按一定的走针规律挑纱缠绕的方法,其中短串是绣线针脚顺着绣布经向或纬向跨过一至两根绣布纱线进行戳纳缠绣,以二丝串的桂花纹最为典型;长串则是绣线针脚顺着绣布经向或纬向,根据纹样的变化和色彩的需求有规律地改变绣线针脚的长短而形成图案;打点又称缠绣,它是将绣线斜向跨过绣布上的一个纱线经纬交织点,有规律地缠绕在每一个经纬交织点处,利用绣线颜色变化聚集成花纹,因此打点又被称为“斜一丝”。戳纱绣在实际绣制过程中,长短串常结合起来使用,形成各式各样的花纹如桂花纹、笆斗纹、燕子纹等,再将各式花纹组合起来绣制图案。

2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与我国传统戳纱绣制作工艺对比

2.1 材料选择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导致贸易往来较少,因此早期采用的绣布多为家织自染的平纹布。该支系花衣苗服饰底布主要有白、浅靛青、深靛青三种颜色,早期服饰上的绣片选用的绣布多为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做家织布的人越来越少,结合交通运输便捷带来的外来机织布,涤棉混纺的平纹布也渐渐成了该支系苗族人民的选择,因此绣布的颜色也变得多种多样,紫色、粉红、绿色、黄色等都可以用来当作绣布。在绣线的选择上,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早期依靠自给自足,苗族妇女以养蚕取得丝线,种植棉花纺纱获得棉线,再用各种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得到彩色蚕丝线和棉线;现今该支系苗族妇女不再自己制作绣线,而是从市场上买棉、蚕丝线,甚至加入了光泽感比较强价格又比较低廉且耐磨的化纤绣线。

我国传统戳纱绣常选用平纹组织纱织物、方平组织网眼筛绢和二经绞罗织物,这些织物经线与纬线之间有着较清晰的方孔,方便戳纱时数清纱线,有的地区会根据使用纱织物和罗织物的不同又把戳纱绣叫做“穿纱绣”和“穿罗绣”。根据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戳纱绣服饰和图卷,我们可以看到戳纱绣选用的绣布颜色多样,不完全统计有明黄色、石青色、绛色、白色、绿色、藕荷色、月白色、香色、元青色、粉色、大红色、蓝色、杏色、本色等。在选择绣线时,我国传统戳纱绣多选用纯丝、纯棉绣线,也有纯毛绣线。

2.2 绣制技法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在绣制时,绣制技法有:正面数纱挑、正面直线绣、反面数纱挑、反面直线绣。正面数纱挑,即将绣布正面针对绣者,根据图案纹样的要求,顺着经纱或纬纱进行数纱,在绣布纱眼间来回戳纳穿串缠绕,使绣线针脚顺着纱线经或纬平行排列;正面直线绣,是在绣布两根纱线之间顺经或顺纬进行刺绣时,用同一种颜色绣线或用该绣线颜色较多时,可根据纹样的要求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挑起对应的绣布纱线根数来运针,使绣线在布正面上像织锦一样整齐。为了保证绣制过程中绣面洁净,在正面浮线较长背面浮线较短时,苗族妇女常将绣布反面面向自己,在布料反面运针绣制而正面显花,因此就有了反面数纱挑和反面直线绣两种技法,解放初期中央派民族访问团到黔东南去访问时,曾将这种做法称赞为“反面挑花正面看”艺术[3]。

我国传统戳纱绣在绣制时,皆是用绣花针在经纬交错的布料上进行数纱针刺,可正面戳纳也可反面戳纳,绣制技法与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绣制技法相同,只是在绣制时,会结合短串和长串绣制各式花纹来填充图案。此外,我国传统戳纱绣比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多了一种“打点”,也就是“斜一丝”技法,它与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的“十字挑花绣”不同在于,它只斜向跨过一个纱线经纬交织点,而且绣线走向一致,不可重叠交叉。

2.3 造型方法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与我国传统戳纱绣一样,也有“活纱”和“满纱”之分。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纹样以概括性纹样和几何抽象纹样为主,绣制时“活纱”主要应用在服饰的领口、袖口边缘、腰带、花带等,采用二方连续纹样构图或轴对称构图,用自由挑,即根据图案纹样的变化而改变针脚线迹长短的方法来绣制;“满纱”主要应用于背扇、头巾、围巾等比较方正的布料上,常采用一主四宾式构图和四方连续构图。数纱绣“满纱”造型时,常跨过两到三根纱线以错针纹缠绣为基础纹样设计图案框架,然后在图案框架内按照统一的走向进行挑纱刺绣,大框架中可设置若干小框架,填充图案时自框架外围向内填充。填充时可继续采用错针纹缠绣勾勒纹样,采用不同颜色的绣线层层递进形成纹样或图案,直至绣满整个空白绣布,这样绣出来的绣片整体呈现出线条感和几何感;也可在框架内面块比较大的地方,采用分区留水路或采用连接的两组绣线针脚交错一丝纱线的方式,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走线,用不同颜色的绣线将整个图案填满,此种方法是线与面的结合,赋予图案抽象美感;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整个布面全部采用绣线顺着同一个方向跨三丝空一丝向前走针,第二行与第一行形成交错,第二行空出的一丝刚好位于前一行三丝中间的位置,图案的形成则靠绣线颜色的变化来体现,常用于绣制几何纹样,这种三丝空一丝交错的方法与戳纱绣的以“二丝串”进行交错形成的“桂花纹”相似,但因为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采用的平纹布空隙小于戳纱绣绞纱方孔,若前后绣线针脚落于同一个孔洞,就无法显示出犬牙交错的感觉,因此空一根纱是为了更好展示纹样肌理。上面几种方法有时候也会分区组合在同一张绣片上。

我国传统戳纱绣图案有具象、有抽象也有几何纹样。通常用错针纹进行线条造型或框架搭建,在图案空白处根据绣者的选择填充不同的花纹。戳纱绣绣制时可选用的填充纹样多样,有桂花纹、笆斗纹、错针纹、单错纹、双错纹、波浪纹、竹纹、燕子纹、方块纹、鳞片纹、三角纹、瓦片纹、葫芦纹、月牙纹、驼纹、雪花纹、枫叶纹、冰花纹、麦穗纹等四十多种花纹。不管是“活纱”还是“满纱”,造型时都可将不同的纹样进行组合,以达到丰富图案肌理和增加图案空间造型上虚实感的目的,如将燕子纹用来绣制花朵,可利用绣线颜色深浅绣制出花瓣晕染效果;用波浪纹、方形纹进行打底,可衬托出主图的立体感;在衣服上绣制月牙纹或波浪纹,可彰显面料的飘逸感。其中,戳纱绣中“二丝串”或“桂花纹”也常单独大面积使用,通过绣线颜色的变换来凸显图案变化。此外,戳纱绣采用的“打点”技法,因其绣制时需来回缠绕,又称缠绣,它将“斜一丝”覆盖出的纹样大面积应用,其图案由绣线颜色的不同来体现,因绣制时针脚线迹短,在绣制具象图案时,能够较好地体现细节和丰富色彩,且富有凹凸的肌理感。

2.4 色彩搭配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得名“花衣”,除了当地妇女爱美和衣服底色多样外,还在于其刺绣配色非常繁杂。早期花衣苗数纱绣配色受制于绣线采买不易,多采用较低饱和度的蓝、紫、绿、红等自染颜色绣线,后面随着交通逐步便利,可以买到越来越多颜色和材质的绣线,因此逐渐出现了很多高明度色系的配色,甚至出现了马卡龙色系的配色。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刺绣配色以色块为主,无论对比色、邻近色还是互补色皆有,一块绣布常融合十几种颜色,哪怕是一个完整的纹样,也可用多个色块或色线相接。在色彩的繁杂之中,在辨别纹样时,主要通过色块、色线之间的水路来凸显出其泾渭分明之感。但是该支系苗族数纱绣配色也不是毫无章法而言,她们在绣制时,常常会结合需求,利用色块色线搭配时的对比冲突,使整个绣片呈现出蓝色调、紫色调、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等不同的色调。

我国传统戳纱绣分布广泛,因为南北文化差异,其绣制风格也不同,因而其配色也有所不同,或浓烈,或淡雅,或厚重、或轻盈。戳纱绣作为一个常用于宫廷服饰的刺绣,在选择绣线时,颜色种类和品质也就有了保障。戳纱绣在配色时,往往注重相同部位色彩的统一性,如完整的花朵、叶片、动物身体等会采用同一种颜色或同一色系颜色,在体现颜色浓淡差异时较多采用同色系进行晕染,如用“燕子纹”对花瓣进行同色系晕染,用“桂花纹”对云朵进行同色系晕染,也有采用了异色合股绣线进行绣制的,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本色纳纱加绣春牛图卷》中就采用了异色绣线合股合色绣制来体现图案的明暗质感,这些都是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基本不会用到的配色方法。

3 小结

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和我国传统戳纱绣,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绣制时用针戳过布料中的纱孔,绣线顺着同一个方向跨过不同根数的纱线来显现刺绣纹样或图案的原理,因此从原理上来讲,数纱绣就是戳纱绣,戳纱绣也是数纱绣,只是戳纱绣比数纱绣多了“打点”技艺;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和民族生活差异,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和我国传统的戳纱绣,从材料选择、纹样表达、花纹肌理和色彩搭配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说我国传统的戳纱绣它包含不了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的数纱绣,而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又承载了我国传统戳纱绣中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从而丰富了我国传统戳纱绣技艺。在今后的刺绣技艺传承中,两者可互相借鉴、促进创新,更有利于发扬我国刺绣技艺。

猜你喜欢
花衣黔东南纱线
影响纱线毛羽试验结果主要因素探讨
棉本色纱线密度测试参数分析与探讨
基于哈密顿原理轴向运动纱线的振动特性研究
花衣魔笛手背后的残酷真相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遇见黔东南
美丽的花衣
诗书画苑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她也很爱穿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