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保山 678103)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处于云南省西部,畜牧养殖规模较大,全县生猪存栏62.4万头,肉牛存栏14.8万头。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收入水平,但环境污染问题也很严重。为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要积极贯彻上级部门的政 策要求,引导各畜禽养殖场探索资源化利用技术,科学处理养殖废弃物,遏制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促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畜禽粪便腐败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不仅恶化养殖环境,还容易传播动物疫病。同时,随着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排放量的增长,还容易产生温室效应[1]。
畜禽只能够吸收饲料中的少部分元素,排泄过程中会向环境中排入未消化的有机物。特别是近些年来,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随之增加了畜禽粪便排放量,粪便难以被土壤完全消纳,导致土壤结构恶化。
一些养殖场没有构建完善的畜禽粪污处理体系,在雨水作用下向水体中流入部分畜禽粪污,这样水体生态平衡将会遭到破坏,地下水安全受到威胁。
第一,源头减量。为促使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得到缓解,要对畜禽粪污的产生量进行源头性控制。在具体实施中,养殖人员要结合畜禽类型、营养需求等,科学制定日常饲喂方案,严格控制饲喂量,这样可减少废弃物产生量。积极推广应用微生物饲料,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与吸收率,减少畜禽粪污排放量。畜禽养殖场要增加资金投入,积极优化废弃物处理设备与技术,如雨污分流等,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粪污产生量。第二,过程减排。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实践中,要将养殖过程作为管控的重点。养殖人员要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高效控制、处理各类废弃物,实现养殖过程减排的目的。以养牛场为例,可规范配置自动刮粪板等设备设施,对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发酵处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则可借助于异味发酵床等技术干湿分离、降解处理粪污。总之,养殖人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减排技术,以便保证废弃物处理效果。第三,末端利用。畜禽粪污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应用末端利用技术,既可以控制污染问题,又能扩大畜禽养殖效益。其中,种养结合是最主要的模式,畜禽粪便能够用于农作物施肥环节,而种植业又可以向畜禽动物提供饲料,有效推动了畜禽业、养殖业的共同发展[2]。
第一,肥料化利用。此模式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高温发酵处理畜禽粪污,将产生的复合肥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这样不仅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问题得到解决,农业施肥成本也可得到降低。需注意的是,各类型畜禽的粪便具有差异化有机物含量。以鸡粪便为例,其不仅营养含量较高,且较为干燥,只需进行收集即可在农作物生产中应用。牛粪便含有较多的水分,难以直接进行运输,因此,可采用先收集再发酵的技术。第二,能源化利用。沼气利用是本种模式的主要形式,利用沼气池集中发酵处理收集到的畜禽粪污,即可将大量沼气生产出来。近些年来,发电利用、乙醇利用等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第三,饲料化利用。本模式先提取、纯化处理畜禽粪便中的微量元素,之后于饲料生产领域内进行应用。一般情况下,可从干燥、发酵、青贮3个方面划分饲料化利用的主要方式[3]。第四,生态化利用。此种模式主要关注生态效益,农牧结合是最常见的形式。此外,畜禽粪污也可在土壤修护领域内应用。在具体实施中,向淤泥内添加经过干燥粉碎的畜禽粪便,之后进行高温溶解处理,将生成能够改良土壤土质的生物炭。
为持续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要将广大畜禽养殖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第一,设立专项资金。由于很多基层畜禽养殖主体不具备良好的经济能力,即便认识到资源化利用的优势,也难以在技术更新、设备配置等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面对这种情况,职能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引导帮扶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从经济角度协助养殖主体探索应用资源化利用技术,减轻畜禽养殖主体的经济负担,激发参与热情。第二,构建集中回收渠道。为促使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引导小型养殖主体集中收集各种废弃物,之后向地区畜禽养殖规模主体、有机肥生产企业等进行出售,这样养殖户的资源化利用压力得到减轻,又能够高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同时,在畜禽废弃物出售过程中,基层养殖户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第三,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要奖励那些主动应用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畜禽养殖主体,从免息贷款、农机补贴等方面进行激励,有效带动周围地区的畜禽养殖主体。同时,将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实施下去,对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方法技术等进行广泛宣传,提升畜禽养殖主体的环保意识、资源化利用意识等。为保证宣传教育成效,一方面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多元化平台,另一方面又要引入真实的典型案例,增强宣传教育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在做好引导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乱排放废弃物的畜禽养殖主体进行惩罚和约束,逐步构建完善的长效监管机制。如一些养殖场选址不合理,存在严重的废弃物乱排放问题,可责令搬迁、关停等,促使不规范的畜禽养殖行为得到彻底纠正。针对新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要将当地环境承载力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科学评估建设方案的适宜性,督促畜禽养殖主体对废弃物处理技术、设备等进行积极引进和配置,避免出现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要贯彻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养殖过程的污染监测工作,严厉惩处那些整改不彻底的养殖主体,综合运用通报批评、取消补贴等手段,给予地区畜禽养殖主体有效的震慑和引导[4]。需注意的是,畜禽养殖污染监管执法的覆盖面较大,为提高监管执法效率,需构建部门联动机制,相关部门之间密切沟通与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成效直接影响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落实。畜禽养殖主体要切实增强自身环保意识,积极应用现代技术与设施,严格管控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引入符合养殖情况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循环利用粪污等废弃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