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州 文 周周 编
在非洲西南部广袤的卡拉哈里沙漠中,生活着一种个头不大的动物,它具有十分惊人的生存本领,组成团结友爱的集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沙漠中的恶劣环境。由于瘦小的身体,大大的眼睛,样子十分可人,人们称它们为“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它就是狐獴。
狐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物种之一,由于它个头小,体内脂肪较少,到了寒冬,脂肪消耗较快,一旦找不到食物就会被饿死,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狐獴,俗名蒙哥,圆圆的头,长长的嘴巴,头骨凸现出很大的眼窝,一双玲珑的眼睛,新月型的耳朵,四肢匀称,身长约30厘米,正常体重约800克,身后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直立的时候会用尾巴支撑来保持平衡。由于它们能够像人一样站立,更喜欢把两个爪子缩在胸前,模样可人,所以显得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在狐獴群体中,每一个成年狐獴对幼小的狐獴都是关怀备至的,它们轮流承担起照看小狐獴的任务。对新入伙的狐獴,狐獴群会进行考察,看它是否会带小狐獴。新来者对小狐獴极为关心爱护,妥善照看,尽心尽力,就会赢得大伙的信赖,受到群体的欢迎。如果新来者不愿或不会照看小狐獴,则会被逐出群去。沙漠中的气候变化极大,白天酷热晚间寒冷。狐獴晚间睡觉时相互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白天无事时,大伙搂抱翻滚,追逐嬉戏,共享欢乐。
狐獴以食虫为主,当然也吃蜥蜴、蛇、蜘蛛等小型动物,有时候也吃一些植物。它的免疫能力很强,即使吃蝎子、毒蛇等毒性很强的动物,也不会出现不适或中毒等现象。狐獴个小胆大,捕食时一旦遇到像膨蝰这样难缠的对手,它们会把膨蝰团团围住,一拥而上,锋利的爪子瞬间让其失去抵抗力。有时候遇到像狮子这样的“庞然大物”,它们也敢示威,跳到狮子的背上,愤怒地向它咆哮,甚至还会咬伤它的鼻子,吓得狮子仓惶出逃。
在不毛之地的沙漠找到食物很不容易,狐獴往往要远离巢穴,一路上东闻西嗅,翻动一块又一块石头,费劲地挖出躲藏在地下的蝎子、蛇、蜥蜴或蛴螬等。一旦找到了食物,狐獴决不自个儿独食,总是与小狐獴一道分享。有时,嘴馋而又不懂事的小狐獴从成年狐獴口中抢走食物,成年狐獴也决不会生气责打小狐獴。为了使小狐獴食性广泛不偏食,母狐獴经常弄来一些小狐獴以前从未吃过的食物,逼迫小狐獴吃下去。可以想象:沙漠中食物非常缺乏,如果挑食,小狐獴将无法适应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
对于弱小的狐獴来说,要在危机四伏的沙漠中安然生存下来,首要任务就是时刻提防敌害的突然侵袭。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狐獴群体总要派出若干“哨兵”,严密监视天上的老鹰和地下的狐狸。“哨兵”任务由狐獴群体的成员轮流担任,“哨兵”选择视野开阔的高地作为哨位观察敌情,防止敌害突然袭击。在哨位上,狐獴“哨兵”后腿站立,挺直身体,尾巴硬直地插进沙子中以支撑身体,头部上下左右转动,严密监视着天上地下的动静。狐獴“哨兵”如发出“吱~吱”或“呜~呜”的叫声,这是告诉伙伴们一切情况正常,请放心。如果狐獴“哨兵”发出猫头鹰似的凄厉叫声,这是警告伙伴们:“注意,远处有情况”。要是狐獴“哨兵”发出急促的吠叫声,则是敦促伙伴们:“快!快回窝里躲起来!”
为了安全起见,狐獴离窝外出觅食时总是成群结伙,从不单独外出活动。遇到敌害威胁攻击时,狐獴们紧急靠拢,一只挨一只紧紧挤在一起,俨然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大伙齐声发出威慑的吠吼声。每隔一段时间,一只狐獴便用后脚站立,高高挺直身体扮成“庞然大物”的头,指挥同伙一齐发出威震敌胆的怒吼,吓得敌害连忙倒退不敢贸然行动,如有老鹰来袭,狐獴则机灵地改用另一种御敌战术:大伙分散开来,个个勇猛地往上蹿跳,从四面八方联合向俯冲下来的老鹰主动出击,抓咬得老鹰羽毛乱飞,晕头转向,遍体鳞伤。最后老鹰只得甘拜下风,仓惶逃命,在空中痛得干嚎,再不敢来犯。
每群狐獴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一群狐獴侵入了另一群狐獴的势力范围,便会爆发一场有惊无险的争吵——遭到侵犯的那一群狐獴在入侵者面前又跳又叫,张牙舞爪,前爪使劲刨土,气势汹汹,直到将入侵者吓退为止。但仅此而已,狐獴群体之间决不会发生你死我活的自相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