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焕古硒陶创新发展探究*

2022-12-06 21:07刘训立钟传宇
陶瓷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发展

刘训立 钟传宇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 710000)

1 探究焕古硒陶的意义

紫阳一带山地较多,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因其位于汉水中上游,又地处汉水和仁川交界处,是过去中国茶马古道上的主要发展中心,明清时期当地盛产硒陶,采用当地黏土制成陶缸、陶盆、陶碗、茶壶等器具。相较于其他地方陶,紫阳硒陶瓷化程度高,不易损坏,但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实用性更高。目前紫阳当地还存有大量的古窑遗址,龙王潭、白马石等地还存有龙窑等依山势而建的窑址。因此,对焕古硒陶的研究和开发,是陕西地区的一项重要的非遗文化项目。

作为陕西的一种手工业产品,焕古硒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远大于其材料技术本身。但目前,人们在生活中很少见到硒陶,硒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它不但没有给当地经济带来好处,反而成为了当地的经济负担。因此,硒陶有逐渐消衰的可能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鉴定、记录、归档等保护措施,对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富有社会历史、文化、工艺、科学研究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承继、传递等保护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个人类或族群在长时间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文明结晶,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文明载体,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文明化身,是一个社会族群思维、价值观、生存方式与生产方式的文化化身,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见证,是维系文化本质的纽带。

项目旨在研究焕古硒陶在生产和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当代硒陶的风格和新功能的发展,努力寻找符合硒陶传统、具有现代设计思想和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为了使焕古硒陶成为一种新兴的民间工艺产业,使紫阳地区脱贫致富。

2 焕古硒陶发展现状与问题

在2021年,项目组在陕西紫阳县焕古硒陶进行了系统的调研考察后,发现目前焕古硒陶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焕古硒陶规模小、生产模式简陋

在紫阳一带,硒陶大都是由小作坊的方式生产,以手工生产居多,且因工艺的滞后,生产面积也较小。且家庭手工式作坊对制作工艺相对保守,作坊与作坊之间无更多交流,技术革新能力较差,导致该地区硒陶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制作成本普遍偏高,无法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竞争。

2.2 焕古硒陶品种单一、工艺落后

焕古硒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根据紫阳地区人民生活需求与习惯所生产的实用器皿,主要为茶具、餐具、酒具、炊器等。但是由于中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以及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陶瓷制作工艺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瓷器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而焕古土陶依旧维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产品和其他陶瓷一样造型上显得较为陈旧,产品品种也较为单调,质地也相对粗糙,无法适应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需要,所以,越来越被人们在生活中所摒弃,焕古硒陶制品也严重滞销,硒陶产业生存陷入了困局。

2.3 焕古硒陶缺乏营销意识

硒陶的生产从业人员在市场营销方面并没有开拓创新意识,产品销售也大多只销往本区域和周边地区,很少部分产品远销外地,严重影响了硒陶的生产创新和经营规模。其次,由于硒陶的包装设计还没有做好,这也就极大影响了焕古硒陶与其他地区陶瓷市场的竞争力,所以,产品认知度降低,也不利硒陶行业的发展前景。

2.4 焕古硒陶从业人员后继乏人

在紫阳县,由于从事硒陶制造的传统手工业人多都年龄偏大,且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款式都没有创新,并长期沿袭着古代的传统制造方法,这就使得了焕古硒陶的产业发展一直处在滞后状态,经济效益并不好,也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年轻一代都不愿意参与这一产业,家庭式的传统生产方式也面临打破,甚至整个中国硒陶技术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在中国硒陶制造这一传统手工业中的人才储备和培养成为了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上述一系列原因严重限制了当地硒陶产业的开发,使得焕古硒陶市场存在的余地愈来愈小。焕古硒陶技艺的继承和发扬,急切需要寻找出新的出路和解决方法。

3 焕古硒陶发展建议

项目组通过调查研究,重点就紫阳地区硒陶产业的生产现状、销售模式、产品样式、市场定位与价格区间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梳理、分析与研究,探讨焕古硒陶在实际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发展规划,具体建议如下:

3.1 开发焕古硒陶文创产品

如今紫阳硒陶在当地政府和各界投资人的帮助下,成立了紫阳硒陶研究院、紫阳富硒茶陶博物馆、硒陶厂等机构企业,发掘当地硒陶文化,培养硒陶手工艺人,以文化为核心,以传统手工艺为基础,以硒为特色的紫阳硒陶生产销售链。以硒陶为主的众多文创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破了焕古硒陶样式陈旧,功能单一的局面。同时在此引入了新型的加工设备,大大提高硒陶的制作效率。在保持传统硒陶特色的前提下,能更好地设计开发出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硒陶产品,为硒陶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3.2 创建焕古硒陶品牌,开拓销售方式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有关单位对硒陶的研究开发做出了相应的专门计划和引导,成功创建了焕古硒陶的新产品,并注册了相应的企业、商标,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结合对本地的旅游业开展推广,通过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提升当地知名度和吸引力,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焕古硒陶,喜欢焕古硒陶,使用焕古硒陶。

3.3 焕古硒陶传统技艺与教学融合

陕西地方院校数量很多,选择了有条件的学校与焕古硒陶进行合作联合,也有利于土陶的发展。西安美院,作为中国西北独有的一所专业艺术学院,拥有专业的陶艺专业教师以及完善的陶艺教学设备,并可以把焕古硒陶技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在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提供与焕古硒陶技术有关的专业课程,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学生们可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全面了解焕古硒陶,研究硒陶存在的问题。并对硒陶的造型、材质、包装设计等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发新的硒陶产品销售,以培养大学生的市场经济基本意识,从而促进硒陶产品销售与市场经济密切联系,使硒陶的工业生产步入市场经济并实现健康良性循环系统。高学历的大学生参与到硒陶研制开发,无疑能为焕古硒陶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同时,通过对民俗工艺品基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把陕西的地方民俗工艺品作为重点科研课题,开展了更深层次进一步的学习和挖掘工作,为焕古硒陶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向。

3.4 拓宽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的技艺传承与产业保护

手工艺的延续有赖于工匠的奋斗和坚守传统,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焕古硒陶固有的家族式的传统模式无疑必须破除,更多的青少年并不愿意了解和继承这种传统技艺,硒陶的继承和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人们需要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继承途径,我们不妨考虑在“师徒制”的方式上结合工作坊的方式,面向整个社区内招募喜欢技艺的青少年,让焕古硒陶后继有人。通过成立焕古硒陶培训学院培养民间工匠人,是培养硒陶手艺人的市场观念、经营能力,拓展手工艺人眼界与格局的有效途径,为硒陶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石。各地人民政府要出台保护、开发焕古硒陶的有关措施,并拨出一定经费对焕古硒陶加以支持,使用专项资金推广焕古硒陶,以扩大硒陶的市场影响,提高硒陶作坊工作场地,鼓励硒陶产业的优秀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培养竞争机制、设立从业人员教育学习基金等。

紫阳制作陶器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当前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必须致力于传统工艺的继承、生产原料的研创、产品设计的创新和市场的培育等几个重要的发展环节,并在紫阳焕古地区,依据本地人力资源条件,培养并建立一支具有推展本地文化艺术的能制作、能钻研、能创新、能担当的新生力量,守住我国多样性、独特性的文化艺术精髓和资源。焕古硒陶的发展与高校专业领域融合,文化艺术的精准扶贫战略,对探索以焕古硒陶产业为代表的中国地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是一件伟大举措,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生产发展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