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永
(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600)
黑龙江省是农业发展大省,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十大牧区,具有发展奶牛生产的优势。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黑龙江省拥有6 500万亩(1亩≈666.7 m2)的草原,每年拥有150亿kg的粮食可以通过加工转变增值,同时在这个期间还有450多亿kg的农作物秸秆能够被利用。伴随草地改良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饲料、饲草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一时间为奶牛的生产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支持。与此同时,黑龙江地理位置优越,和世界上其他奶牛养殖产业发达地区在同一个纬度范围内,在发展奶牛业方面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了能够保障地区养牛行业的稳定发展,文章结合该地区奶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就奶牛常见产科疾病诊断和防治问题进行探究。
近几年,黑龙江地区十分重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养户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和税费全免政策支持。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和养殖业利益的驱动下,产业一直处于一种快速增长的状态。经过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的奶牛存栏数、鲜奶产量每年都有所增加,整个省没有出现奶农鲜奶卖不出去或者企业拒收鲜奶的现象。当前,黑龙江奶牛的品种主要是荷斯坦,从整个地区奶牛养殖业的分布情况来看,黑龙江双城奶牛存栏数和牛奶的产量是地区第一,但是奶牛的存栏数占据全省的13%。但目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奶业发展速度减慢,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
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疾病,广泛的存在于牛群中,在出现这个疾病之后会降低奶牛的产奶量,严重的还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提升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相关人员就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
阴道脱出是指阴道壁松弛引发的套叠并突出在阴户之外的病症。按照脱出的程度,临床角度上,阴道脱出可以划分为完全脱出和部分脱出。阴道脱出主要体现在母牛妊娠期的中后期,部分会在生产阶段出现,随着奶牛年龄的增长,阴道脱出现象的发生概率会进一步提升。
乳房炎也是奶牛生产过程中常见且治疗成本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引起乳房炎的病因有很多种,包含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变形杆菌、乳房创口等。病牛在出现乳房炎之后的临床表现有临床型和隐性压临床型乳房炎两种。临床乳房炎的症状十分明显,表现为乳房红肿、接触性疼痛以及严重时出现的乳房变形和乳汁不顺畅。隐藏性的乳房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且不容易被检查出来,发生隐藏性乳房炎之后病牛的乳汁产量及质量会降低。
子宫内膜炎也是生产奶牛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诱发奶牛的生产障碍。临床角度上,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在20%~50%,在发病之后会抑制卵泡的发育,最终延长其生产间隔时间,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得母牛不孕不育。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菌包含化脓放线杆菌、坏死梭杆菌、拟杆菌等,这类疾病是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病菌感染引起的,治疗起来十分困难。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十分明显,在母牛的阴道中会分泌出炎性分泌物,严重的还会让母牛体温很快提高。慢性的子宫内膜炎虽然也有排泄物产生,但是不会出现临床表征,需要进行直肠检查才能够对疾病进行判定。
2.4.1 卵巢静止、萎缩
卵巢静止主要是指分娩之后母牛长期不发情、卵巢质地变得比较硬。卵巢萎缩是指分娩之后母牛长期不发情,卵巢体积逐渐变小,质地变得坚硬,这个时候,卵巢上面没有出现黄体,也没有出现卵泡的发育。在经过分析之后发现这些疾病多和饲料质量不高、母牛营养、饲养环境不合格存在关联。
2.4.2 持久黄体
持久黄体主要是指在母牛的周期分娩之后,黄体持续存在而不会消失的病证。持久黄体是由激素分泌不均匀、奶牛营养过剩导致的。
2.4.3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多出现在青绿饲料准备不充足或者在病牛卵泡阶段受刺激的奶牛身上,这个病症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个表现形式。
奶牛的胎衣不下也被称作是胎衣滞留,这种表现主要是指在母牛产出小牛之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无法自行脱出,并滞留在子宫的内部。胎衣不下的原因一般是母牛的饮食不合理,比如母牛的饲料中缺乏钙元素、硒元素、维生素以及微量矿物质元素。元素的缺失会使得母牛表现出衰老和过肥的特点,伴随出现的是母牛的胎儿过大、难产、生殖器感染。一般情况下,奶牛的胎衣不下分为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两个类型。如果胎衣全部不下,多数胎儿的胎盘仍然会和母体连接在一起,但是在这个期间还会有一部分的胎膜被悬挂在阴门的外部。有一些胎儿胎盘会残留在母牛身体内部,露出大部分会呈现出大小不一的胎儿子叶。
如果母牛的阴道脱出病情轻微,病牛能够长时间站立,这个时候可以增加其运动量,减少病牛的卧地时间,并让病牛保证一定的休息。在其处于前低后高休息体位的时候将病牛的尾巴使用绷带系在牛体的一个侧面,目的是防止尾根扫到脱出部位而引起感染。
兄台胜我家奴,扬名万里。我兄弟慕壮士之名,恳请一晤。江湖大,机缘少,若能蒙君赐教,切磋一二,当为人生幸事。万勿推却。李太嶂,李双岱
在奶牛病情严重的时候可以立刻采取手术整复和固定的处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①整复。首先,使用具有收敛、脱水能力的消毒药水。使用2%比例的明矾、1%比例的食盐水和0.1%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病牛的阴部,清理干净病牛的坏死组织。如果病牛的身上出现了比较大的伤口,需要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缝合伤口。其次,消肿处理。如果病牛在治疗的期间出现了充血的表现,则需要使用冷敷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消肿处理。如果水肿现象比较严重可以使用热敷或者穿刺引流的处理方式来使水肿液体顺利排出。在水肿液排出之后给病牛脱出的阴道涂抹碘甘油、抗生素、磺胺乳剂。最后,向病牛的阴道内部注射消炎药,目的是防范伤口的继发感染。在整复之后对处理部位实施固定处理。常用的伤口固定处理是阴门缝合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缝合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对针眼进行消毒处理。②改善日粮配方。为了防范阴道脱出,需要饲养人员改善牛群的饲料配方,减少喂食容积比较大的粗谷料,要多喂食容易消化的饲料,并为病牛补充足够剂量的矿物质,组织病牛开展运动。
1)预防。对于乳房炎需要相关人员做好一系列的饲养管理,特别是要注重挤奶前后周围环境卫生在预防乳房炎方面的作用。在挤奶之前需要相关人员使用清洁水或者消毒水,通过流水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实施晒干处理。同时,在挤奶之后还需要立即使用碘溶液、次氨酸钠等消毒药水对病牛的乳房实施药浴治疗,目的是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2)治疗。乳房炎的常用治疗药物是抗菌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药物的具体使用数量和类型需要相关人员根据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生机理来进行选择。如果抗生素无法治疗因为支原体引发的乳房炎,要第一时间淘汰阳性病牛。另外,金黄葡萄球菌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会诱发病牛深部乳腺感染,且在治疗不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抗药性。为了规避这个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选择联合用药的方式予以治疗。在抗生素药物的广泛推广下,耐药菌株的数量不断增多,病毒的抗药性得到增强,乳房炎的用药开始变得复杂,中药也开始逐渐被引入到乳房炎的治疗中,在中西医的联合治疗作用下提升了乳房炎的治疗成效,并强化了奶牛的身体抵抗力。
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包含局部治疗、全身治疗、生物学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含抗生素、激素、防腐蚀消毒剂和中草药。当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常用方式是向母牛的子宫内部灌注抗生素,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很容易刺激母牛的子宫内膜,无法提升其生育能力。全身性治疗会使用抗生素,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母牛的发病程度、持续时间和有无全身性症状选择适合的药物,从而对母牛体内的病菌实施消灭化处理。母牛子宫的治疗方式包含以下几种:
1)使用1 000~5 000 mL的1%比例的氯化钠溶液,在溶液配制好之后对其进行加温处理,温度提升之后使用药剂冲洗病牛的子宫,1次/d,连续冲洗2~4次。在冲洗好病牛的子宫之后,使用800万~1 600万IU青霉素钠粉注射到病牛的子宫中。
2)使用1 000~2 000 mL的0.1%~0.3%比例的氯化钠溶液,在溶液配制好之后对其进行加温处理,温度提升之后使用药剂冲洗病牛的子宫,1次/d,连续冲洗2~4次。冲洗好病牛的子宫之后,在病牛的子宫加入10 g的磺胺粉。
3)使用0.9%配比的1 000 mL生理盐水冲洗病牛的子宫,冲洗1次/d。冲洗之后使用200~400 mL的10%比例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 mL 20%比例的安钠咖、500 mL 10%比例的葡萄糖和500~1 000 mL 0.9%比例的生理盐溶液注射到病牛的体内,1次/d,连续注射3~5 d。
4)使用2 000~2 500 mL 1%比例的明矾溶液冲洗病牛的子宫,冲洗1次/d,连续冲洗2~4次。冲洗之后使用30 g红花、50 g当归、40 g苍术、30 g地丁、50 g蒲公英让病牛开水冲服。
3.4.1 卵巢静止和萎缩的治疗措施
对待这类疾病可以使用激素治疗,即通过肌肉注射促进卵泡激素发育的激素来激活细胞,每间隔1 d注射1次,连续注射2~3次。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促进卵巢技术和黄体素联合的治疗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需要在母牛发情的前几天提前注射促卵泡素,在其发情之后才能够继续注射黄体素。在使用西药治疗之余也可以用中药配合治疗,具体中药配方如下:500 g益母草、180 g鸡冠花混合在一起分为3包使用,1包/d,3 d内服用完毕。
3.4.2 持久黄体的治疗措施
对待持久性的黄体可以使用应激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可以在黄体侧阴唇的黏膜下注射前列腺要素,也可以在肌肉范围内注射催产素,每2 d注射1次,连续注射4次。另外,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辅助使用中药:30 g当归、30 g柴胡、30 g香附、30 g白芍、30 g桃仁、30 g红花,使用1剂/d,3剂为1个疗程。
3.4.3 卵巢囊肿的治疗措施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包含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激素治疗会使用肌肉注射促进性腺激素、前列腺素的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人绒毛膜的方式来促进腺激素。手术治疗表现在挤破和穿刺囊肿,在实施以上两个操作的时候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目的是防范感染。在西药治疗之外,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中药的具体配方如下:80 g三棱、50 g盐知母、50 g丹皮、30 g当归、40 g红花等,在准备好这些药剂之后,将其混合在一起,用水煎服,服用1剂/d,连续服用5剂。
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包含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3.5.1 药物治疗
1)方案1。每次使用100 IU的催产素,在母牛生产之后的6~8 h肌肉注射,4 h之后重复注射1次。使用500~1 000 mL 10%比例的浓盐水注射液、1 000~2 500 mL 5%比例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在奶牛产后的8~10 h进行静脉注射,注射1次/d,连续注射2次。
2)方案2。第二种方案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具体配方如下:60 g的党参、45 g的当归、30 g的桃仁、25 g红花、15 g的甘草、60 g的益母草。
3.5.2 手术治疗
在剥离胎衣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以下的原则:遵循主张性的剥离原则,在剥离胎衣之前需要对母牛的外阴实施消毒处理,消毒顺序是从近到远、逐圈进行。在剥离的时候要避免使用手抓的方式,在胎衣全部剥落之后使用3~4 g的土霉素和100~200 mL的蒸馏水融合在一起。
奶牛产科疾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奶牛的质量和繁殖,养殖户应在平时密切关注奶牛的身体健康,保障其所在环境卫生的理想状态。对于已经出现的奶牛产科疾病,应根据疾病的类型来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因地制宜地对奶牛进行治疗,才能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