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管理关键技术

2022-12-06 10:06:35吴金霞谢丹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叶枯病锈病赤霉病

吴金霞 谢丹华

(民权县花园乡人民政府 河南 民权 476800)

1 肥水管理

1.1 氮肥施用。小麦扬花期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多,应每隔10 d追施氮肥1次,连续追施2次。多补充氮肥能防止小麦植株发生早衰现象,延长小麦灌浆期时间,从而提高小麦籽粒的灌浆速度,达到增加籽粒重量的效果。补充氮肥还能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1.2 灌浆期浇水。灌浆期土壤水量过多易发生倒伏现象,水量过少对灌浆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做好灌浆期灌浆水管理,需要时刻关注灌浆期的天气情况,并结合灌浆期土壤实际墒情决定灌水量。另外,灌浆期灌水避免在中午温度高的时段进行,防止小麦提早结束灌浆期,造成小麦减产[1]。

1.3 叶面肥喷施。小麦进入灌浆期后,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为保证灌浆期小麦籽粒重量,在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喷施叶面肥2次,对于土壤养分贫瘠的麦田,可加大叶面喷肥频率。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喷施叶面肥时,一定要保证较好的土壤墒情,合理控制药肥浓度,防止灼伤叶面;选择在温度适宜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叶面喷肥。

2 应对小麦倒伏的措施

小麦一般发生倒伏的时段为灌浆期前后,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可自行修复,灌浆期后发生的倒伏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恢复。小麦发生倒伏的主要原因是遭遇恶劣的风雨天气,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扫动小麦茎叶上端,将悬挂的水珠抖落,降低麦穗部的重量,促使小麦恢复直立的状态。

3 病虫草害防治

3.1 病虫害防治

3.1.1 叶枯病。小麦叶枯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期始发生,叶枯病发病始于小麦的下部叶片,之后逐渐向上蔓延,叶片的颜色从绿到黄白,再到黄褐色。防止小麦叶枯病发生,除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种子及进行药物拌种,还需在小麦灌浆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药物可选择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苯莱特、代森锌等轮换使用,用药浓度和喷施次数参照产品说明书并结合田间病情确定。

3.1.2 白粉病。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叶鞘部位,严重的还危害小麦的芒、颖壳,小麦患白粉病,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小麦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选择烯唑醇、丙环唑、氟环唑、腈菌唑等喷施,每7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2]。

3.1.3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常发的一种病害,一般在小麦的扬花期感染,赤霉病病原菌形成的条件为:空气温度超过7℃,土壤含水量50%以上,病原菌的子囊孢子遇到降雨天气开始传播,危害小麦的叶片、茎基和麦穗,受害最严重的表现是麦穗腐烂。治疗赤霉病必须选择药效持久、渗透力强的药物,例如氰烯菌酯悬浮剂、戊唑·咪鲜胺水乳剂、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按照使用说明喷施,注意交替使用药剂,可提高防治的效果[3]。

3.1.4 锈病。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穗部、叶鞘、茎秆上,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巨大。为防治锈病造成的损失,可采取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药剂喷施,用法用量按照产品说明书,视发病程度选择喷施1~2次,每次间隔7~8 d。

3.1.5 蚜虫。蚜虫主要侵害小麦的穗部,影响小麦籽粒的灌浆,降低籽粒重量。一般选择化学药剂防治,例如,使用吡虫啉、氧化乐果稀释剂进行喷施,用法用量遵照产品说明书,施药时选择土壤墒情好的时候进行,控制合理的药液浓度,防止灼烧叶片[4]。

3.2 杂草。小麦生产中,由于农户管理不善,在小麦生长初期没有彻底清除杂草,使杂草迅速繁殖蔓延,杂草与小麦争抢土壤中的营养,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目前常见的杂草有雀麦、节节麦、野燕麦等,为防止杂草危害下茬作物,最好在杂草结籽前清除干净,并远离田块进行焚烧处理[5]。

猜你喜欢
叶枯病锈病赤霉病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现代园艺(2019年13期)2019-01-06 10:27:12
谷子品种耐锈病性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上海蔬菜(2016年5期)2016-02-28 13:18:08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1
小麦锈病的防治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15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