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洋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1)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游泳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3名者;
(2)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3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8名的主力队员。
报考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考生,要参加各省市组织的统一体育测试,在规定时间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体育专项测试。获得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还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1)运动动机的缺失。
运动动机,是指影响个体进行体育运动动因。按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前者是指一个人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愉悦和心理愉悦、刺激或人格发展的欲望所产生的动机;后者指来自对外界条件(如奖品、奖金、奖状)渴望或屈服于外界压力、避免惩罚的动机。
在我国高考制度下,“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作为一种上大学的优惠政策,大部分的运动员在高中阶段参加游泳训练的动机仅仅是为了“上个好大学”。虽然在高中阶段这种动机是足够的,但在成功考上大学后一方面随着升学压力的消失;另一方面又没有新的内部运动动机产生,运动员就很难以饱满的热情参加运动训练,仅仅是被运动队管理制度逼迫参加训练和比赛。
同时,虽然有少部分运动员有主动积极参加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内部动机,但由于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处于心智发育的不成熟阶段,这种内部动机还不够稳定,在面对训练内外的困难和诱惑下慢慢被磨去了棱角,仅存的内部动机也逐渐流失了,最终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
(2)对高原现象不合理应对。
①定义
运动训练中的“高原现象”是指运动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后,在某个特殊的提升阶段,会因为其训练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出现停滞甚至轻微下降的现象。
②产生原因
a.训练方法的“固化”
由于运动员长期接受教练员固有的单一训练模式 (包括指导思想,思维方式,训练手段等),运动员对训练模式的高度适应性不能激起足够的机体积极应答,导致训练中的信息流入量减少,运动员技术动作和成绩停滞,无法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b.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指由于运动负荷与身体技能不相容,疲劳持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或病理状况。这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反应。过度训练也很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根据疲劳产生机制中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物积累理论,过度训练使身体的高能磷酸盐消耗大量,血糖和糖原含量下降。
这些集体的过度运转都会有碍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寻找“事半功倍”的训练方法,而不是把运动员单纯当作机器,强度区间应与调整区间有的放矢,合理安排。
c.盲目增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大部分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针对高原现象没有合理的应对方法和心理准备,甚至简单粗暴地通过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来抗衡成绩的瓶颈期,这种做法是简单粗暴的,如果成绩依然不见好转会使运动员产生厌训现象,并且盲目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还会增加运动损伤风险。
d.过早退役
对于某些优秀运动员暂时出现的“高原现象”,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不应退缩,必须树立信心,认清问题的本质,打破传统的年龄观念。教练员必须充分发挥运动员在生理高峰期的优势,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鼓励运动员,并提供各种心理辅导。在从基础训练到优秀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不应忽视教练员的作用。运动员应有意识地培养游泳兴趣和责任感,尽可能保持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
(3)训练倦怠的产生。
①训练倦怠
即个体面对训练压力或对训练缺乏兴趣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或行为。每个运动员都有一定程度的训练倦怠。环境和个人因素影响训练倦怠,其中个人自我效能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训练倦怠是指在训练中,由于缺乏训练兴趣和消极的情绪状态,但运动员必须再次参加训练,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身心疲劳的状态,产生消极的抗拒、对训练的厌恶和不想训练的心理。训练倦怠是指运动员缺乏训练动机或对训练缺乏兴趣,却无法摆脱无聊、疲劳等消极情绪。
针对这种现象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调整,心理上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定位,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自己的目标。行动上,适量减少运动量和强度,有必要的话可以暂停训练一段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合理安排好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②导致训练倦怠的因素
a.外部机制
第一,学校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里价值观念多元化,高校学生刚刚成年,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独立人格尚不完善。“佛系”、“仪式感”、“自由”等观念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较大冲击,这会导致他们努力方向的偏差和训练价值观的扭曲,容易诱发训练倦怠;
第二,运动队训练氛围:倘若运动队训练气氛不够好,各个队员对于训练经常吊儿郎当、不认真对待训练等,这种气氛将会严重影响每一个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原本还想刻苦训练的运动员也会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渐渐产生懈怠情绪。教练员作为运动队的直接领导,应该及时遏止队内的不良氛围,多于队员们进行沟通,设立短期目标和激励办法鼓励运动员积极训练,营造好队内的训练氛围。
b.内部机制
第一,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相对主观的评价。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自身的判断,即个体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尤其是在解决困难、面对挫折和自我适应方面。自我效能感在研究中具体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评价。简单地说,它是指个人的自信心和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程度。自我效能感与训练倦怠在各维度上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和发展程度对训练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第二,归因风格:归因风格是我们在解释事物发生原因时所倾向的解释方式,也可以叫做一种解释风格。运动员对于自身状态的解释的归因风格可以分为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两种;
第三,外部归因者:外部归因者认为事件的起因主要是由他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决定的,如命运、运气等先天因素。以运动员为例,外部归因者认为训练水平与个人先天体质有关。所谓 “天资”,无论你如何努力训练,都得不到质的提高,导致消极的训练行为,在训练中产生心理疲劳,尝到“命运”的滋味。外部归因的优势在于,当他们经历挫折时,他们也将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与内部归因者相比,更容易放弃失败,并不太会责备自己;
第四,内部归因者:内部归因者恰恰相反,他们更相信成绩的提高来自于自身的努力,他们认为事情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自己。这些人更注重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更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但缺点是他们可能会太看重自身的作用,导致过分以我为中心,过分相信自己努力训练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客观因素,在训练上精益求精、完美主义、求全责备等,很可能忽略客观规律而片面的盲目自信与自大,从而造成对身体心理等方面造成危害,严重者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1)训练条件。
训练条件主要指场馆设备的硬件条件,包括:相关训练器材、设备条件、泳池大小、水质、陆上训练场馆条件等。这些是良好游泳训练的必要条件。在我国招收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高校中,超过50%的高校没有室内的标准50m游泳池,这对游泳队冬训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冬训又是游泳运动员发展有氧耐力的绝佳时机。这些没有室内场馆的高校游泳队只能通过租借其他场馆勉强维持训练,这不仅使得训练更加得不方便,并且还造成了资金损耗。而有些没法坚持冬训的学校只能被迫停训,运动员的系统训练被强制中断。
(2)运动损伤与医疗保障。
运动损伤是导致运动员成绩衰退的重要因素。运动损伤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体系,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目前,我国游泳训练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训练安排失误,造成身体过度疲劳,功能下降,导致其他疾病的出现,长期慢性损伤,甚至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性能。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没有准确把握运动员的负荷与恢复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准确理解大负荷带来的过度恢复。经过大量的负荷训练,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恢复方法。让训练负荷破坏人体良好的循环,造成各器官系统严重功能障碍和功能障碍。由于运动员不能及时缓解疲劳和调整,伤病不能及时治愈,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只能提前退出训练。
(3)家庭因素与未来就业。
一些运动员的家庭经济较困难,运动员需要在上学期间做一定数量的兼职工作来抵消学费和生活费。这将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同时,运动员需要根据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实际情况和社会背景来评估和思考自己未来的前景。那些没有希望继续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可能会提前选择其他就业渠道,找到适合自己未来的道路,放弃体育训练。
目前,我国运动员就业前景堪忧,就业严重困难。因此,在训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新的能力,顺利走上新的岗位。只有解决了运动员的烦恼,才能安心训练,为体育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时,对运动员退役后及时进行心理监督和职业再训练也十分重要。只有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拓宽就业渠道。
我国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竞技能力呈现出 “两早一短”趋势,“两早”是指出成绩早,竞技能力下滑早。“一短”是指维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时间短。高校游泳运动员正处在心智发育不成熟阶段,合理运动动机的缺失是导致竞技能力早衰的核心问题,同行,高校运动队管理体制和教练员的指导也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加强高校游泳队管理体制,增设合理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奖励与考核办法是见效较快的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对运动员不断进行心理引导,明确其运动的内在动力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