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佳慧
随着乡村的振兴,除了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的丰富,艺术也成了点缀于村落之中的要素。但介入乡村的艺术,不是权威与观念史上的艺术,而是实践意义上的公共美学行为。在此意义上,艺术介入乡村超越了理论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成了联通精神与物质、城市与乡村、处境与追求的文化共同体。正因为此,艺术走进吴中乡村,诞生了不同的视角。
2020年,木渎镇天池村北竹坞入选第二批苏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021年12月,第八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天池村北竹坞榜上有名。
这片村庄三面环山,山中藏山,与北侧的天池山路相接壤,周围树木花草环绕,葱葱茏茏,风景秀丽。村庄打造了富有农家特色的古式景墙、农家围墙,质朴自然的农家小院恬静气氛让人如痴如醉。不同于众多其他特色田园乡村,天池村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文化。村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独特的石材,搭建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在天池村质朴的村落里,艺术感浓郁的竺坞山房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驱车驶进村庄,这栋现代设计风格和传统材料交相辉映,又与周边民房融为一体的建筑,一下就能吸引眼球。竺坞山房由仓库改造而成,既是苏州竺坞山房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古吴轩竺坞书房所在处。一楼艺术风格浓烈,展示着各类非遗传承手工艺作品。木渎镇首届非遗传承及手工艺作品展刚刚在此收官。非遗手工艺作品之外,这里还有不少老物件,如旧时农村小孩睡觉的睡桶,铡猪草的铡刀和老款电视机等,颇有怀旧风格。二楼则摆放着大量书籍,并配以古色长桌,是一处非常适合阅读和组织活动的文化空间。
位于原生态环境中的竺坞山房,早已成了网红打卡地。竺坞山房主理人徐佩根算了一下,自成立以来,这里已迎接了六七万人次。竺坞山房成了天池村不能不讲的文化自信,而它的功能并不仅限于展陈。从合作社的“身份”来说,竺坞山房的目标是通过艺术为乡村造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徐佩根本人是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㠛村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创作的《雨巷》《荷谐》等作品,先后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中国玉石雕刻最高奖天工奖等荣誉。作为生在天池村,长在天池村的非遗传承人,他正是带着一份回报家乡的情感打造了竺坞山房。
在竺坞山房,砚雕、核雕、砖雕、玉雕、金工、缂丝、乌米饭制作、碑拓等艺术“争奇斗艳”,展示了天池村周边深厚的历史印记。慕名而来的人们欣赏到了缤纷多彩的非遗技艺,更多人则是将手工艺品、羊肉、蔬菜等带出了吴中。
“合作社致力于带领村民传承手工技艺、共同致富,意在使非遗传承与保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动力源泉与精神力量,为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赋能。”徐佩根说,“作为返乡创业者,我的愿望是让更多人关注家乡,给村民自我造血的内生力。”
目前,苏州竺坞山房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藏着木渎56个手艺人的作品,其中26个为本村村民,涵盖了砚雕、核雕、砖雕、玉雕、金工、缂丝等技艺。成立不到半年,以合作社统计的整个合作社手艺人售出的作品成交额达800多万元。
艺术走进乡村,更能通过行动去连接传统文脉,促动乡村复苏,使乡村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如今的竺坞山房俨然是一处文化风向标,周末节假日前来探访的人们络绎不绝,与此同时,人们随着葱郁的山路走进天池山,流连于老鹰谷的神秘与壮观。徐佩根则与志愿者一起,拾起游客留下的垃圾,保持着竺坞山区的清洁。他说,这也是合作社的责任之一。
徐佩根期待未来竺坞山房旁边再增添一间民宿、一个咖啡馆,以竺坞山房这个“非遗工坊”为中心,孵化建设出“艺术特色村”,甚至整合天池山影视基地、老鹰谷等天池村各种产业资源,让更多的游客来到特色田园乡村,赋予天池村更强的内生力。
艺术介入乡村,也可以是“大隐于市”。位于吴中区胥口马舍村的如石艺术馆,以两堵粉墙将自己的天地“悄悄”隔绝在了热闹的乡村里。推开低调的院门,映入眼帘的是石与木点缀之下的艺术空间。院内有着十余亩的草地,而其中的白色建筑内,则“藏着”两千多平方米的展厅。
这片石头天地的主人,如石艺术馆主理人侯孝海出生于山东潍坊,研究和收藏观赏石已有二十多年。1998年,他在太湖之滨创建了石海轩赏石基地,2019年与妻子先后创建了如石人文空间和如石艺术馆。
唐代诗人吴融在《太湖石歌》中描绘:“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赏石,讲的是想象与意境。这间藏着大量天然石的如石艺术馆里处处有艺术,处处有匠心。就拿大门上的石头门栓来说,非但形状适合,关门时还形成了一个“如”字。打开门,里面是石头与传统艺术的天地。展馆内最多的是四大名石,昆石、英石、太湖石和灵璧石。在侯孝海眼中,四大名石也代表着人生的四个经历。昆石洁白如玉,仿佛年轻的小姑娘;英石则锋芒毕露,像小伙子;太湖石,圆润通透,仿佛人到中年,经过了社会的历练而“圆润”;灵璧石更显厚重,像五六十岁的人。馆内还有不少奇珍异石,如巨大的木化石等。在这里,石头不再只是赏玩的摆件,而是“藏”进空间中,成为最奇妙的线索。许多石头都配以插花和字画。这是侯孝海特意而为,因为赏石正是文人雅事中的重要部分。在如石艺术馆打造完成后,他还组织了一个赏石雅集,邀请了许多画家为石头作画,并在如石艺术馆进行了展览。
二楼则是禅意十足的空间,用以举行各种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写意的空间,并不过多装饰,却透着一种宁静感。“这里原来是幼儿园,空间很大,进行改造时就做得十分疏朗,以免给人浮躁感。”侯孝海说,“这个时代,人一直在奔跑中,没有时间和空间享受生活,我希望人们来到这里能把心静下来,感受一种慢生活。”
据了解,如石艺术馆内有500多件艺术品,皆是侯孝海多年的心血。这么多年来,他致力于中国传统庭院赏石、文人赏石、园林文化空间营造以及现代空间与赏石美学的文化交流、传播和研究。而“如石”两字,更蕴含着他作为主理人的自我鞭策,即做人要具备如石之德,沉稳、志坚、慧而不言。建立如石艺术馆的初衷,是为爱石营造可心的家园,使之更好地一展风采,极尽风韵。
来艺术馆逛后,不少人会“请”一块有缘的石头回去。或许是深受园林的熏陶,又地处太湖之畔,赏石的苏州人很多。赏石是审美、认知、修道、感悟的过程,让人欣赏、领略石道石韵是具有意义的事情,其为一。以石悟道,以石会友,传承石文化并于其中得造化之美,善发现之美,思悟道之美,悦分享之美,其为二。
于是,侯孝海还在吴中承祖路边打造了如石小院。这是一方以石载道,静享人文生活美趣,以心入真善美的空间,在这里可以进行琴棋书画等文房雅趣和焚香、品茶、插花、听昆曲等闲事逸趣。
文人赏石热度的上升,正是近几年来传统文化复兴的现象之一。艺术走进乡村,可以通过这些人文空间去连接传统的文脉,通过艺术促动乡村的复苏,使乡村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复活。艺术,能为太湖之滨带来新的生活意识,将传统与时代理念融入其中,由此为人们带来多样的文化理念。
步入舟山村,紧凑有致的小街两边统一的棕色门牌无不有着“核雕”二字。小小的村子,似乎浸润在“核雕”工艺中,与这个非遗传统工艺融为一体。
与其他村子不同,舟山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是核雕世家,每一处院落都是生活与创作相结合的核雕工作室。这里已经形成了大师工作室、前店后坊的经营作坊、家庭作坊以及集中制作等多种生产组织方式。
2020年12月,香山街道舟山村核雕村入选第五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这个安静怡然的小村庄,没有都市的繁华和喧嚣,唯有浓郁的核雕艺术氛围。
舟山村作为南派核雕的代表地,核雕制作是传统手工产业。如今,村子以核雕制作为核心产业,以核雕制作拳头产品手串、文玩生产为发展核心,以核雕集市、高端核雕论坛为发展引擎,形成了核雕制作的特色产业。
舟山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觉得,在特色乡村从事非遗核雕事业是极具艺术感的事情。 1967年,舟山村集体召集了村里的老一辈核雕艺人办起了雕刻厂,他成为第一批被选入雕刻厂的学艺青年。一晃至今,从事工艺雕刻事业50余年的他看到了舟山村经历了核雕事业的浮浮沉沉。作为非遗传承人,他创新了核雕作品,如《奥运福娃》《苏州园林》等写实作品,也目睹着舟山村的核雕艺人们大胆地走上全国各省、市宣传活动及展览会、展示会的舞台,提升核雕品牌价值。
2012年非遗核雕得到了保护,而且是活态原住民的非遗保护传承。如今舟山村的核雕事业如日中天,正在蓬勃发展,解决了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创造了年超3亿元的经济价值。作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舟山,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既保持了粉墙黛瓦花窗的江南民居特色,也有前店后坊的几百个核雕工作室。村里打造了气派的核雕艺术馆、中小型停车场,几千位核雕艺人在这样充满艺术感的特色田园乡村里从事着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非遗核雕事业。
正如《香山小志》所记:“香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榄核,刻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工艺品,精巧有致,雅俗共赏。”核雕是舟山人的一门传统而独特的手艺,更是属于吴地的精美艺术。或许,艺术不仅仅是介入乡村,它更是抓住一个小小的“核”,在原生的土地上“茁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