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正 王睿佳/ 编辑 白宇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求侧响应资源作为重要的灵活调节资源,可以与新能源消纳实现高效联动,从而在提升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避免“拉闸限电”方面,有条不紊的需求侧管理工作也颇有用武之地。
2011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成为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2015年,电改9号文将“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列入五项基本原则重要内容,其配套文件《关于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也随后发布,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完善迈出重要一步,为此后的电力供需平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显示,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电力消费效率明显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电量从2015年的721千瓦时降到2020年的632千瓦时左右。智能用电快速发展,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已实现2.2万家企业、19万个终端的在线监测。需求响应深入推进,参与主体、响应手段不断丰富,市场化、智能化、数字化趋势开始显现。
同时,随着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若干针对需求侧负荷调节的电价机制,主要包括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阶梯电价等。不过,适应源荷充分互动的需求侧市场尚未完全建成,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渠道不够畅通,制约了需求响应资源潜力的充分发挥。
近段时间,“需求侧响应”再次频繁出现在重要文件中。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都对“电力需求侧响应”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推动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建设”“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充分挖掘需求侧潜力,加强可中断负荷管理,引导电力用户参与虚拟电厂、移峰填谷、需求响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力争到2025 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再加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两个文件的发布,全国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为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站在“十四五”新开局,面对电力系统内外部形势的新变化,深刻认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新任务有着重要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更要加快畅通能源供需衔接、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适配。
当前,在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的大形势下,局部地区特别时段的电力供需矛盾并未减弱,电力系统在能源电力发展的一系列新态势中呈现出新的运行特征。特别是去年下半年的“有序用电”甚至“拉闸限电”,让相关产业至今“心有余悸”。
“随着需求侧‘新电气化’进程提速,尤其是电力网与交通网的深度融合,电力系统供需平衡难度逐渐增大,短时负荷尖峰频现。”业内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由于风光容量替代效应较低,加上风光发电“靠天吃饭”的特性,其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在以新能源为电源增量主体的趋势下,当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时,单纯依靠新增电源侧调节资源支撑新能源消纳,将面临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提升等问题,所以主动发挥需求侧资源在电力削峰填谷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去年迎峰度夏期间,广东300 余用户参与市场化需求侧响应交易,实现削峰超100万千瓦。
“不仅如此,需求侧资源响应速度可达秒级,具备优良的调节能力,如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需求侧资源能够快速响应新能源超短、短周期尺度调节需求;传统工商业负荷等需求侧资源能够依据激励手段主动参与系统日内调节需求;氢能等新兴需求侧资源与新能源深度耦合,能够满足新能源多日或更长时间尺度调节需求。”上述专家如是说。
新挑战之下,电力需求侧响应资源的重要性得到行业各方的更充分认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涵和任务在各地的实践中动态变化着,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走上”更为重要的位置。
随着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侧响应资源不断扩充和丰富,如何进一步开发好相关资源、实现“为民所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来自南网能源院的专家从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完善市场参与机制、提升产业技术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建立长效的需求侧响应资源激励机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建立“谁收益、谁投资”的长效激励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参与意识,通过大用户直接交易模式引导大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需求侧响应,鼓励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等承担负荷聚合商角色,在电动汽车、商业建筑负荷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推广虚拟电厂模式。多渠道筹集激励资金,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池,将激励型需求侧响应从临时性、紧急性的举措逐渐转变为常态化调节手段。
完善需求侧响应资源参与市场机制。丰富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品种,研究确立需求侧响应资源参与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容量市场的组织模式,建立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合同管理、考核评估、交易结算等内容,健全需求侧响应市场化交易监管制度,推动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化交易模式。
推进需求侧响应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自动需求侧响应技术、负荷聚集技术、节约电力测量与验证技术、智能用电设施以及智能负荷控制技术,扩大试点建设和应用示范,支撑需求侧响应大规模部署。探索“互联网+”智能用电技术模式和组织模式。通过广泛部署用户信息、电网信息与发电信息等数据采集终端,打破源网荷储数据壁垒,整合系统运行、市场交易和用户用电数据,提高需求侧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需求侧响应资源的智能调控。发挥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委会作用,完善和推广需求侧响应资源技术标准体系。
在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背景下,作为市场重要一极的需求侧作用应得到加速激活和放大,电力需求侧管理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