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平面艺委会常务副主任,深圳平面设计协会学术委员。先后担任全国美展艺术设计类评委、中国设计大展学术委员和策展人、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组委会主席等。
作品获得 “中国之星”包装设计奖和“世界之星”包装设计奖,1996、2007年“GDC平面设计在中国”金奖、评审奖和优异奖,1997年“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金奖,1999、2009、2019“全国美展“银奖、铜奖和提名奖,2005年香港设计师协会银奖及铜奖,2010年“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展”最佳设计奖和优异设计奖,1996、2002、2011年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多项银奖、铜奖;2007获第十九届香港印制大奖杂志类冠军奖,2008获第二十届香港印制大奖杂志类优异奖,2015年深圳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浙江设计70人的表彰人物,作品入选日本富山海报双年展、东京TDC、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莫斯科金蜜蜂奖等各类国内外设计竞赛超过150项。作品先后被英国V&A博物馆、汉堡设计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文化中心、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毕学锋:中国美术学院从1928年建校之始就设立有图案科,先后历经图案系、实用美术系、工艺美术系、设计学部发展到今天的设计艺术学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文脉清晰,成就了一批名师巨匠,也造就了学校的近百年辉煌。
在进入到21世纪尤其最近的10年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从经济模式到传播方式,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社会,从社交媒体到元宇宙的更迭,设计无论是作为创造人类生活智慧的工具,还是在构建人与未来理想社会的关系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改变。今天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也给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观念和思维上、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技术方法与路径上,都给设计学科提出了更多要求。面对这些冲击,我们提出“教义渐老、世界日新”。我们看到设计正在变革,意识到设计必须与时代对话、与科技对话,我们正在这些对话中寻找设计教育的当代视野。我们这几年提出不同的议题,开展持续不断的研讨,目的是鞭策老师们不断思考,突破自身局限,完成知识更新,探求设计学科新的可能性。针对学生来讲,需要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批判精神,建立对问题的思考习惯,形成设计的行为习惯。我们相继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作站,多个专项设计中心和研究院所,依托我校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开展跨领域的设计研究,让设计教育与真实社会相连,既链接“需求”和“创造”,又链接“现实”和“目标”,用设计回应社会需求或创造需求,不仅强调设计解决问题,也肯定设计提出问题的价值,建立设计是构建未来生活的启示,使设计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工具。
毕学锋: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下设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和设计艺术学四个专业、五个系,目前形成国家一流专业全覆盖,在四个专业中有八个国家一流课程,这就是我院的优势。
在教学上一直秉承“冬查夏展”的制度。“冬察”是冬季覆盖全校的教学检查,“夏展”是夏季的毕业展以及近几年推出的金课展。“金课”是在全校五学科28个专业中选送的40门左右的课程进行教学展,从中评选10门课程作为“国美金课”,这也成为我院内涵建设的组成部分。从教学来看,我院几乎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补充和调整,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不断融通的课程模式,针对知识系统性强的专业,比如服装、产品设计专业,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链状关系。目前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围绕着“两段式”,即“1+1+2”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第一个“1”是入校第一年的人文通识和学科基础,学科基础主要围绕着造型基础、感知基础、数字基础展开教学,其中感知基础培养从身体、材料、空间、图像、影像、色彩、声音等打开同学对自己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感知力,注重宽口径和大基础培养,这个阶段不分专业,是设计学科的大基础教学。第二个“1”是指进入专业院系的第二学年的专业基础,学生分流到不同专业,围绕专业方向进行的专业基础的能力培养。以視觉传达为例,三个专业基础是图形叙事、字体设计和编排设计,掌握这三个核心基础知识之后上升的专业设计课程,比如涵盖三门基础知识的海报设计,对应图形叙事的上升课程是东西方图形语义,对应编排设计的跨媒介出版设计。“2”是进入三、四年级针对研究院所或工作室进行的项目制教学,这个阶段的课程更加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课程,比如品牌策划与视觉推广等。
毕学锋:无论是哪类的毕业设计,都是对同学们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总的来看,毕设作品的综合性越来越强,比平时的单元课程思考的问题更多,调研的内容更丰富,解决的方法更多元,表现手法也更多样,这是普遍现象。我特别强调同学们的毕业设计无论在选题还是形式语言上都要打破框框和束缚,尽可能去飞,甚至未来走入社会也要保持这种“不切实际”的飞,学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想法被束缚最可怕,我更愿意看到那种带有某种探索,哪怕是青涩或不成熟的作品,远比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作品更有吸引力,这也是做学生期间最有价值的部分。我不关注是概念性设计还是企业项目,不管是虚题真做,还是真题虚做,我对毕业设计的评价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是概念性设计就不着边际,也不能因为是企业项目就降低标准。我觉得好作品一是要具有观察生活的敏锐度和介入社会的独特视角,二是要有探索性和创新性,鼓励有实验性的设计。
毕学锋:在学院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两个故事:35年前,在欧洲的一个小城市,6位从美术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从毕业之初就清楚,设计能否成功,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出有实力的作品,这不但意味着内心坚定的决心,也鞭策他们毕业之后一直努力地工作。1987年,他们六个人花钱合租了一辆卡车前往伦敦参加设计秀,去证明他们的实力。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他们,作品被安排在不被关注的角落展出,强大的信念告知他们,自己也许可以改变已经陈旧的现状。于是他们四处巡游散发传单,告诉观众他们的存在,告知媒体他们并不循规蹈矩。他们的作品让媒体和观众眼前一亮并且大获成功,甚至让英国本地的媒体为本土的时尚产业焦虑,担心来自这所美术学院的这股浪潮会影响伦敦当地的时尚地位。媒体感叹,“这个小城市的美术学院的空气中和自来水里到底加了什么?”。在接受《ELLE》杂志采访时,他们说,“我们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也怀着改变现状的梦想。”这个欧洲小城的美院就是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这六个人就是我们熟悉的“安特卫普六君子”。
2001年我在倫敦拜访了著名设计师艾伦·佛莱彻,他被称为改变世界平面设计的20位设计师之一。在他和科林·福布斯(Colin Forbes)、鲍勃·吉尔(Bob Gill)一起创办公司的时候, 第一个项目方案是在与客户公司沟通后,三人在街角的咖啡馆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创作完成的。他说,“设计解决客户需求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能一直坚持下去。”这个公司就是知名的Pentagram设计公司。
我分享这两个故事就是希望今天的毕业生同样具备这样的勇气和改变世界的信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惧怕一切。我也一直想告诫同学们,就业的出路不要只盯住大厂,担心会失去专业发展的机会。我相信大厂的工作也是临时工,还是要坚持做独立设计师的理想和追求。今天和过去不同的是,企业、市场、设计师、创意人都面临多变和全新的时代,机会均等,就看大家敢不敢面对挑战。
《易经》中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凡是具备两者的平衡,就能完成其本性,其中的理、象、数都秉承平衡的思想、追求平衡的境界,道家之“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平衡法则,从古至今,自东方到西方,无论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还是柏拉图的“理想国”都可以找寻到人类对平衡的追求,知天时莫过天道自衡,明地利莫过事物对称,识人心莫过三我一体,这是我们对天事地事人事的自我思考与追问。作品“字在东西”是一次视觉上的文字实验,东方与西方最重要的两大文字,即汉字与英文,是这场文字实验的主角。因文字系统的差异性造成的适配平衡问题是中西文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它们在实践中被要求拥有对两种语言与文化相互、相成、相生关系的敏感度。文字内容是我们生活影像的片段与情绪的截取,对中英文共存的画面与空间展开尝试。通过电子媒体与人机互动的形式,让两种文字的使用者参与到这场文字游戏中来。对中国哲学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各种力量的不断交融,融东西大家精粹为一体,熔现代人文和自然科学为一炉,用文字的平衡理论与实践体系,解读宇宙万物,诠释人间万象。
院 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 计 者:严怡畅
指导老师:周 峰
指导老师评语:人类对平衡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歇,作品“字在东西” 是中文与西文碰撞与融合的视觉产物,是一次双语和谐共处的尝试。作者选取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词汇进行创作,从字形气质、编排法则、对比差异、结构共用等多个视角探究两种语言与文字和谐共存的适配方式,以动态的形式语言诠释两者的相依相生关系。在两大文明符号体系之间创造和谐连接的桥梁,如天平般衡量与感知文字的轻重。作品对解决当代社会中中英文融合传播的需求具有的现实意义。
在外研社课本中,Lingling被塑造为一个亚裔刻板印象的集合。Lingling作为一名每天练琴4O个小时、精通帕格尼尼、无所不能的天才儿童出现。古典乐器是一种中产阶级符号,Lingling摇身一变成为了家长价值取向中的“完美小孩”。两种价值判断在同一载体上的碰撞,使得Lingling成为多文化交集中的矛盾焦点而存在,也显示出密集型家庭教育观念的扭曲。lingling并不是个体化的现象,而是大部分家庭会出现的场景,作为一个现有的文化符号,她批判了某些家长以自我为中心以爱为借口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的观点。
院 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 计 者:钟 熠 陆斯佳
指导老师:赵晨音
指导老师评语:虽然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中的各种乱象,很多家长心中的那个“完美小孩” Lingling的形象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作为一名每天练琴40个小时亚裔刻板印象的集合,Lingling的身上被强加了很多来自成人世界的无形枷锁。实验作品《Hello, my name is Lingling》 通过视觉符号、影像、装置、声音艺术替饱受重压的孩子们呐喊,希望获得成人世界的聆听与反思。
你知道牛放屁也会导致气候变暖吗?事实是牛排放的甲烷正成为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之一。不仅仅是牛,甲烷在地球上还有其他许多来源。我们构想未來:人们无法完全处理牛放屁产生的甲烷,又对牛有所需求。通过这样夸张化的设定,我们设计了三个场景来展现人、牛、甲烷气体三者之间供需关系的矛盾,引人反思当下的气候危机,倡导人们在当下关注气候问题,思考未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于科学家的特殊技术,作为设计师用一种有趣独特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设定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牧场、实验室、超市,分别对应着源、进化、可持续。在牧场,“人类需要牛奶、牛肉、牛皮,现在需要控制牛屁”人类通过对牛的改造来控制甲烷、收集甲烷;以改造牛的不同形态,引发观者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在实验室:“科学家研究出新型技术,能有效缓解牛屁排放”;通过“未来新闻”揭示未来人类为了缓解气候危机,如何介入牛产生甲烷的过程和如何利用牛屁甲烷能源。在超市:“推出全新能源产品!放心选购,低价促销!”;思考在环境危机愈演愈烈的未来,新型能源、食品的包装上的什么信息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
院 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 计 者:单辰宸 卢津玺 施静雯
指导老师:吴炜晨
指导老师评语:设计者以“牛屁产生甲烷,导致气候变暖”这一过程为灵感来源,通过牧场、实验室、超市三个未来场景构建人、物、自然三者间的共生关系与未来可能性,以视觉为指引演绎“人和真实世界的完美关系”,不局限于问题的解决,而是以思辨设计的思维提出问题,再打开一个解决“抗解问题”的新视角,给观众带来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甚至改变观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探索应对气候危机问题的未来假设。
衰老, 因为其“自然”的特性,不管是人、动物、植物还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生命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也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开的话题。每个年龄段的人对衰老的看待有所不同,可能是认知的改变,也可能是时间的沉淀。这是无数个我的对话。《与时间对话》通过大约200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格的人进行了采访。加以整理成主要文本内容,以采访者的语言为依托,书籍设计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的延伸。主要以半透明布料材质来做氛围烘托,呈现生活的“通透感”“空气感”。生命,不仅仅只是一本书和一个作品的呈现,而是一整个身躯。
院 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 计 者:高天琦 张天宁 赵娍贤
指导老师:毛德宝
指导老师评语:《与时间对话》,设计团队通过大约200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格的人进行现场采访。对每个年龄段采访者的叙述加以信息梳理,形成方案文本内容的逻辑性,以采访者的语言为依托,以书籍设计为媒介,试图呈现人们的“抗衰老”的想法和相关内容的探讨,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觉形象设计设计呈现。整个项目具有创新意识,视觉形象通过以半透明布料材质来做氛围烘托,将生活的“通透感”“空气感”呈现出来。生命,不仅仅只是一本书和一个作品的呈现,而是人们整个身躯。整体方案通过“艺术化”设计语言,对内容“语义性”梳理解读,呈现给大众是一套有“时代性”的方案,迎合本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主题“生活力”,设计就在人们生活周遭!
如今疫情危机的冲击下,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被打乱。因为居家隔离,大众与日常物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但人们的关注点总离不开日常物的功能属性,反而忽略了对它本身的感知与思考。
生活当中的物件种类繁多,它是人日常的主要载体,反映着生活的轨迹,在人与它们的多重融合下形成了生活状态的多样性。在我们的《So many things》项目中,将人对物使用时的感受状态放大,通过这些感受的视觉化提取,从而形成多组不一样的实验字体。通过将这些多重面貌的实验字体组合重构来呈现多彩的日常片段,以形成新的字体实验方式和观察角度。
通过对字体的视觉表现,希望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并在固化的生活状态中保持观察,发现日常之趣。万物繁杂,生命继续。
院 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 计 者:董雯卿 殷湘程 郝天禄
指导老师:吴炜晨
指導老师评语:“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疫情危机影响下人类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物的功能在悄然发生转变,也给设计带来了新的转向。《 So many things》将对话”的概念引入到设计之中,构建物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新的感知维度,通过对物品材料、形态、大小等物理属性的深入解读, 运用视觉设计的方式赋予日常物新的形态和生命,提取了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形态,围绕生命和时间进行衍生和组合设计,从物的线形时间、生命状态、与其他物的融合等多维度进行了设计探索。
城市中的人已经患上了自然缺失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在经常性996,一不小心007的间隙,城市人们渴望将目光投向自然-人类数百万年所熟悉的环境。城市微森林疗愈计划的提出是从东方自然植物生命观出发挖掘物化核心-配角植物“苔植”在东方 文化中的生命内核与疗愈作用。观察发现当下社会有自然缺失症的城市人非常需要回归自然,去体悟自然生命。因此提出《城市探藓家》,构想微森林疗愈场的概念,苔藓作为自然语言的古老表达是我们向大众传达概念的切入点,从发掘现象,切入内核,分析本身,趣味输出的方式达到一种绿色疗愈。倡导城市亲自然的生活方式,呼吁城市中的人们重塑亲近自然的主动性。
院 校: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设 计 者:刘俏汝 姜嘉丽 李 阳
指导老师:胡 珂 袁由敏
指导老师评语:植物跟人类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像苔藓这种其貌不扬的植物,竟然存在于地球几亿年,它们永远活在阴湿处,你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出千姿百态的另一片世界。《城市探藓家》主题从苔藓的形态、种类、分布等内容入手调研,以信息可视化图表来展现苔藓的价值,通过系列书籍、动态影像等多种视觉形式进行综合呈现。从“城市”到“探藓”,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疗愈等话题深入展开,同时思考如何挖掘、利用这种植物力量造福人类,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正是设计师的使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