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诺 金 岩
我国乡村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时期,而乡愁记忆作为乡村精神文明的代表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乡村营建也出现了公共建筑同质化、开放性较弱以及功能较为单一等问题。场景介入作为一种艺术理论,有利于建筑及公共空间实现多元化发展。
场景通常指戏剧、电影及名著等艺术作品中的场面,借用人物、空间、事件等因素构建情节,为故事发展提供一定时间的环境及空间背景。戏剧中,不同道具的切换和演员的肢体行为可以为观影者提供连续性的观影感受;文学作品中,诗词歌赋或其他类别的叙文通过刻画故事情节为读者提供沉浸式的想象空间。
场景被认为是“时间+空间”的结合载体,是空间和时间概念的联合表达,可以作为场所与情境的融合考虑。场所为情景发生提供场地空间,情境为场所注入审美情趣,二者在交互作用下形成多元的场景氛围。本文所探讨的场景为通过关注图像信息及场域感知,以剪辑拼贴等手段搭建生活性的场景空间。
戏剧设计中,应首要考虑场景设计,每部作品呈现的故事都以若干场景串联演绎。一部戏剧编排之初,或一部电影谢幕之时,创作者或观影者都通过场景传递情绪。而在建筑领域,场景设计更偏向于表达空间对人的适应方式,它是对空间活动、文化背景以及视觉构建的考虑,研究人们在空间中的体验感。当行为主体在空间中进行一系列活动时,事件发生的场景、情节发展的平台以及包含的深层含意,都有助于使用者获得全方位的体验和感悟[1]。
环境要素包括台地、水文、植被、院落以及景观小品等,对建构场景具有重要影响。
台地在乡村中十分常见,参差的高差能为视野提供丰富的观赏景观,同时融合场地周边环境,使建筑空间与山地环境融为一体。乡村背景下,台地空间作为山地环境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利用原有的台地地貌构成的乡村公共空间,也指在山地环境中利用高差建立的台地公共空间,为场景构建提供纵深的视野[2]。
以贵州省雷山县龙塘村为例,为顺应梯田高差,将建筑物设于山脊且逐级而下,利用地形成就巧妙的上下立体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龙塘山房(来源:网络)
乡村场景空间中,原本的水系承载着一定的村域文明。建筑营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貌与水文的独有特征,延续场地的既有关系。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城乡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为例,此公共建筑为水田环绕的民居改建,如图2 所示。营建过程中,尊重原始水系,以水为载体,在山川中营造出一种博雅智慧的气息。
山地公共建筑多依山傍水而建,与周围环境有机统一。植物景观作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中介,扮演着重要角色[3]。位于峨眉山脚的高田小镇(图3),致力于整合资源,焕发乡村活力。建筑师将建筑与农田风光结合,在荒废的农田中重新种植彩色水稻,打造富有稻田肌理的田园生活场景。
图3 高田小镇(来源:网络)
《辞海》中对于院落的释义为“院落是墙体、建筑实体和开敞空间的集合体”,故院落可以理解成实体的建筑界面和模糊的围合空间的有机统一[4]。场景介入乡村营建时,以构建生活场景为主。院落作为村民日常起居的日常空间,对于村民的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北方的民居四合院大部分都是由正房、耳房、东西厢房以及院墙等建筑构建围合而成,人们按照年纪辈分择房而居。宅院空间的围合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结构的缩影,具有序列感和秩序性,这与场景表达的方式不谋而合[5]。
云南省滇池古镇改造(图4)以既有老院落为载体,通过织补与锚固方式,还原与再营造特定场景,修复传统院落、转译传统文化,利用乡土材料设计系列院落空间,同时软装风格呼应主题,再现滇池畔传统渔村的生活场景。
图4 云南滇池古镇复兴改造(来源:网络)
乡村场景空间中,主题元素的选择尤为重要,寓意着特定的文化,代表着特定的时刻。场景的故事氛围应烘托独特的地域特色及乡村文化,因此在场景集合中应选取主题性较强的空间,以此提供强烈的沉浸感和体验感。乡村环境中,与目标场景吻合的乡村构件能直接呈现主题。例如,选取桥、水等环境要素营造小桥流水的场景;以古井、石磨、老树等小品塑造“枯藤老树昏鸦”的乡间日暮图景,可以将恬静氛围融入乡间自然中。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的古水北镇,通过染布、挂布、染缸的布置再现蜡染场景,打造蜡染体验空间,为游客提供了浓厚的兴趣感和强烈的代入感。此外,潺潺的溪水声、朦胧的炊烟雾气可以作为辅助性元素构建主题鲜明的乡村场景。
序列组合及情节安排是塑造系列场景空间的必要手段,完整的空间序列由逻辑性较强的情节结构线连接不同子场景构成[6]。山地公共建筑中,可以运用故事发展的时间逻辑来塑造场景空间,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为营造乡村场景提供了更多层次。
3.2.1 序曲
故事发展之初的序曲应明确主题思想及环境氛围,山地公共建筑的场地入口应设置集散平台和鲜明的场地标识,为游览者的体验之旅带来更多期待。
3.2.2 初探
游览者初入场地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场地初始之处应为后面循序渐进的空间情节发展做好铺垫,并呈现场地主题。乡村山地公共建筑中应以符合主题的空间构筑物,如古井、老树等景观小品作为乡村图腾,赋予场地乡野风光的主基调。
3.2.3 高潮
场景空间的高潮部分应呈现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情绪。山地公共建筑中,台地空间的特殊构成方式使其极易形成层次感较强的高潮空间。随着更迭的台地高差,游览者在行进过程中将体会不同的空间主题。
3.2.4 尾声
空间游览完毕,空间场地应为游览者留有余味及深刻回忆。山地共建中,此处多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室内外空间贯通处理,为舒缓心情提供过渡空间。
空间布局和道路流线是场景生成的主要物质载体,植被与路径作为线性道路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人们行进过程提供差异化视角,呈现不同图景组合与多种可能的联想画面[7]。与情节发生一致,路径设置也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及形式。例如,正交与平行路径和斜交路径为情节发生的起承转合提供不同的线性空间载体,正交与平行路径多为直抒胸臆的场景空间,而路径的交叉点则多产生戏剧性的情节故事,如图5 所示。由此可见,路径是引导游览者在空间行进的活动轨迹,为场景转换提供不同形态的物质空间。
图5 不同空间场景的路径设计(来源:作者自绘)
有节奏的场景转换可以为游览者在情境式空间中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提高其场所参与性。移步易景的地形优势可以为空间提供差异化氛围与景象,增加曲折的故事叙事性。
场景介入乡村山地公共建筑是再现乡愁记忆的价值形成过程,需要遵循原生保留性及创新性,发挥乡土场域特性,以此维护乡村原住民的田园乡情,并融入创新思维,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另外,乡村山地公共建筑的原生保留与创新思考还需要关注乡村居民的现实需求,怀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要顾及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场景空间的情节表现或情境呈现以美学审美为基础,以文化贯穿其中,梳理村庄文化要素,延续乡村记忆。通过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分进合击,挖掘乡村文化。例如,提取村民生活中的兴趣点形成主题元素,渗透于建筑空间中,打造地域性场景空间,形成以乡村地域文化为主线的文化输出与传承路径。
建筑给人留下的记忆是否深刻,取决于空间中视知觉触碰点的设置,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场景设置,在互动中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回忆,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场景中的材料、情节、民俗文化等在空间表达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时代感强烈、地域氛围浓厚的乡村场景空间更具吸引力。
场景具有融合表达性,可作为一种情景符号表达某一地域的文脉。在乡村营建领域中,场景的介入提供了多维的设计策略和尝试可能。乡村山地公共建筑作为一种特殊条件的乡村物质空间,为场景介入和乡愁记忆提供了更多存放及安置的可能。本文从场景构成的环境要素出发,结合设计案例,提出场景介入乡村山地公共建筑的三部曲,即主题选择、序列组合以及转换路径,得出场景介入乡村山地公共建筑的原则与一般方法。
因此,将场景思维与乡村山地公共建筑结合考虑,可以提高乡建审美,增强游客体验感。场景艺术作为叙事的重要构建手段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建筑空间,而建筑空间也可以成为场景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