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甜丽
碧道生态环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河涌中的自然岸线、滩涂、水下森林、湿地等部分是城区生态环境的珍贵资源。本文根据南朗流域的河道整治情况对碧道建设中的滨水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中山市南朗流域有14条河涌,河涌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及现代化,导致两岸大部分为混凝土沟渠,生物多样性骤减,景观效果欠佳,部分河涌地表水存在劣Ⅴ类、黑臭水体等问题,故此河涌整治迫在眉睫。
滨水景观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场地之一,但南朗流域经村镇,较为偏僻,空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滨水景观在空间亲水性、活动多化、空间可达性及文化体现性方面存在一些欠缺[1]。
南朗流域部分河涌滨水地带的生态系统失衡,水体存在劣Ⅴ类、黑臭水体等问题,无配套的休憩场地,水闸处过河通道无防护,安全性不高。缺少亲水平台,小广场仅用水泥铺装,未形成整体规划,与水体及周边环境欠缺互动性,导致人群停留意愿较低。
南朗流域部分河涌空间布局不合理,尺度失衡,功能分区没有明显的限定,场地范围内仅包含村道及绿地,缺乏建筑景观、交通系统及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如亲水互动平台、休憩场地、艺术小品,活动场地及器材等设施较为单一,难以吸引人流停驻[2]。
受限于地理区位,项目场地缺少规划的慢行流线,两岸的交通可达性较差,缺乏整个区位的各级道路,无明显的出行路线边界,直接影响人们前往河涌附近展开亲水性相关活动。河涌两岸的树木及杂草较为茂盛,河涌驳岸为原生态的自然驳岸,未进行系统的整理及规划,景观效果不佳,导致人们无法到达滨水区域,降低了人们游赏滨水景观的意愿。
南朗流域为中山南朗镇重要的水利设施,也是岭南重要的文华韵味展示区域,河道周边居民区建筑物为普通构筑物,缺失岭南建筑独特的色彩、定位及装饰的展示,未能充分利用历史资源[3]。
碧道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自然恢复为核心,以河道管理范围为主体,从生态的完整性和流域的系统性出发,注重流域生态健康,发挥河湖生态调节、循环、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水体循环,维护河湖自然形态。
河涌既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各方面原因导致南朗流域的沿线景观较差,未能充分发挥河流文化及其在人类和生态系统的作用,通过此次整治能够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达到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碧道建设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健身、运动、文化需求为重点,注重人性化设计,设计预留弹性使用的活动场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依托带状水系形成滨水绿色生态长廊,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及休闲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散步、骑行、郊游、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等形式能够缓解压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回归健康的生活。
碧道建设是一项多元化工程,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有效整合城区各类资源要素,统筹考虑城区规划,能够带动碧道沿线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距,改变民众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及消费理念。
(1)自然环境优先于人工造景。以改善河涌水体环境、自然环境及生物多元性为前提,结合土地整理、交通梳理、特色节点及配套设施等措施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景观和历史文化特点,实现河涌景观与区域环境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2)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按照河涌主导功能的要求,开展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工作,为恢复水生态环境奠定基础,旨在实现河涌形态自然化、滨水环境宜人化、配套设施人性化,构建稳定的水生态循环系统[4]。
(3)协同发展,多元融合。在满足河涌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水利、规划、景观、建筑、交通、市政等多专业协同,开展碧道全断面设计,融合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旅游等功能,倡导打造“看不见的堤防,看得见的风景”。
(4)突出地方特色。景观的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及延续性。项目应结合所在区位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城市特性等内容,明晰碧道特色主题,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的自然风貌、民俗及城区规划等的独特性[5]。
本工程通过挖掘两岸的历史文化,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和两岸的功能布局,分区段打造河涌两岸景观,主要分为生活休闲区和郊野休闲区。
(1)生活休闲区。区位靠近居民区,保存原有石桥、挡墙及水闸,岸线流畅自然,主要布置林中慢道、风雨廊桥、观景平台、林荫休闲广场及配套体育休闲设施,尽可能满足周边群众的休憩、锻炼等生活需求,打造具有水乡生活特色的滨水休闲区。
(2)郊野休闲区。区位周边主要以农田及交通道路为主,可达性不足,故在适宜的位置布置景观栈桥串联两岸交通,并设置绿影长廊、滨水步道、清泉石涧及亲水平台,满足周边群众散步、休憩、观景等需求,打造兼具景观与生态的郊野休闲区。
在空间规划上,本项目的郁闭度高,且原有植物景观的观赏度良好,但色彩及品种较为单一,故设计过程中将补植观花、观果等植物,达到生态多样性。项目区域交通主要以林中步道串联,贯通不同的功能景观区。
居住休憩型及自然生态型节点空间在城市中以居民休闲、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为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为毗邻村镇的滨水绿带,以绿化、开放空间为主导,配套特色生态景观、休憩及运动设施,为居民提供亲水的场所,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基础上,适度布置亭台楼阁、康体设施、停车场地及滨水小广场,形成自然与慢行空间结合的景观廊道,最大程度发挥滨水景观节点空间的游憩价值及水体的自然生态价值。碧道风雨廊桥景观节点图如图1所示。
图1 碧道风雨廊桥景观节点图(来源:作者自绘)
项目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将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其中,营造以“水”为特色的生态城区。透水砖铺装主要有透水彩色沥青、嵌草砖、鹅卵石及碎石铺装等渗透铺装材料,结合景观退台式处理,实现“渗、排”等功能,主要应用于靠近居民的生活休闲区。下沉式绿地及生态湿地通过地形整理及改造实现“渗、净、排、用”等功能,主要应用于郊野生活区。
5.2.1 碎石驳岸
郊野休闲区域的驳岸冲蚀较严重,故本段河岸通过回填砂石块、安放砾石群、合理布置大小卵石位置等方法进行改造。浅滩区选用有棱角的沙砾料,保证砂砾石颗粒相互咬合,提高稳定性,同时种植水生植物,达到固堤护岸的目的。
5.2.2 带有湿地的软质驳岸
其他河床较宽的区域采用与湿地相结合的软质驳岸,通过绿化混凝土进行布设,依靠天然成孔或人工预留孔洞填充种植土、植物种子、缓释肥料等,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渗透性的驳岸。岸边绿化带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芦苇、千屈菜等,营造自然生态的氛围。
5.2.3 植物护岸
郊野滩涂区域采用植物护岸,通过景观植物配置,利用植物的根系和枝叶截留降水,抑制地表径流水文效应,减少水土流失。植物护岸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护河流健康,兼具造景功能。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河涌特点和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建立符合项目区域的立地条件,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河岸林及浅滩湿地的植物配置应遵循多样性、经济性、地域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为修复河涌的生态环境,设计生态岸线,在靠近河岸且不危害地方安全的水陆交界处种植水生植物,为两栖动物活动提供环境条件。选取具有高吸附和高降解能力的本土湿地植物,如香蒲、芦苇等,在营造特色景观的同时提高湿地处理污染的能力。
项目建设充分注重整体性及系统性,有效整合了区域各类资源要素,通过设置建筑、硬化、绿化及配套设施等多项措施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衔接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文化与旅游等专项在碧道滨水地区的相关规划,实现体验自然、品味文化、畅享健康等功能。
根据功能需求和场地条件,设置漫步径、跑步径及骑行径,采用“三径分设”或合设的方式加强上下游的联通,确保无缝对接,打通沿线断点及堵点,加强碧道和城乡交通体系的有效衔接,提高碧道的可达性。
碧道建设以河涌线性开敞空间作为媒介,在城市地区联动城乡更新,并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衔接,可通过划定垂钓区域吸引人流开展亲水活动。同时,以自然生态廊文化休闲漫道为基点,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4]。
生命与水息息相关,人类及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碧道建设需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注重与城市功能、人群需求相匹配,因地制宜,通过统一规划、整体实施,塑造一个集水清、岸绿、堤固、村宜、景美于一体的生态河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