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重点领域,前瞻科研布局和升级组织模式,不断提高原创性、引领性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加快产出“从0到1”的重大科技成果,不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等创新主体聚焦前沿优先发展领域开展研究,更为关键和急迫的是,需要加快培养适度规模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升人才创新性思维和意识,增强人才基础研究创新能力,自主培育形成一批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从科技强国的发展实践来看,加强基础研究和培育一流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是根本。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统计发现,超过80%的奖项授予了有重大科学发现、重大理论突破的科学家,而这些成就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的。美国科技的强盛,重要原因在于二战期间及中后期,通过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和稳定的科研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前往,包括爱因斯坦、冯布劳恩、海森堡、玻尔等科学巨匠的汇聚,为其成为科技强国奠定了人才基础(王英俭、陈套,2018)。日本也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经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20世纪70年代,日本把原始创新作为提升日本国力的必由之路,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形成2000—2019年期间平均每年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井喷”式现象。俄罗斯在十年前提出,把资助数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人才作为绝对优先方向,政府投入的大部分补充性经费用于此。
我国的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经从跟踪模仿向原始创新引领转变,从点的突破向系统领先转变,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的参与向主导、牵头抓总转变。解决“卡脖子”难题和引领未来科技创新趋势,发挥科技领先的“非对称”优势,核心和关键在于加大基础研究力度。著名战略科学家钱学森(1995)提出,“要培养一支人数不多,但高质量的科学理论队伍,专攻科学理论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物质结构问题、大宇宙问题、生命学问题。”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2018年4号文)对如何加强基础研究作了前瞻部署。为把该文件精神落到实处,2020年,科技部等六部委共同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2021年,中国科学院印发《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简称“基础研究十条”),其中一条就是,加快建设面向2030、以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2021年12月24日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增设一章,专门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包括建立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投入机制,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制度保障。强调“国家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稳定支持,提高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质量和水平。”对于“原始记录等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予以免责。”2022年1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全国科技工作会上指出,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已制定,要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造就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支持培养青年科学家和后备力量。
2022年6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专章部署,强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基础研究人才不是要不要培养的问题,而是要加快培养、如何加快的战略性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影响未来科技创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加快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回答:一是谁来培养和培养什么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培养的对象也即人才做什么样的研究,研究的选题和方向如何对标。二是如何培养、怎么加快的问题。人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创新要素,人才培养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同时人才培养还要结合科技创新规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处于辩证统一关系中,创新主体、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形成“三螺旋”结构,发展演进。需要强化项目、人才、基地系统布局和统筹推进。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不能割裂其中的联系。人才培养不能单纯为培养而培养,离开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就会成为无水之鱼,无法把培养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脱离了人才培养,单纯讲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忽视人才这一内生动力和关键要素,难以产出目标导向下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就要把人才的选拔与培育、考核与激励等各环节要求融入科研活动中,在科研任务攻关任务中体现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为人才创新、科研需求创造条件平台,提供要素保障。尊重科技创新规律,人才的科学研究和攻关方向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家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提炼科学问题,引导人才围绕科学真问题,围绕科技攻关任务目标和问题的解决来对人才进行评价和考核、激励和使用。要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运行和国家战略目标牵引作用,强化事业吸引和自主培育,引导人才发展与组织目标逻辑相向、互为成就。2022年8月12日,由我国科学家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了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这个稳态强磁场是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国之利器,建造之初即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而生,建造过程也曾吸引了以哈佛大学一批博士后为代表的人才队伍。它不但成为重大科技成果孕育诞生的摇篮,也成为人才奔赴的“强磁场”。
创新主体既是科研任务攻关的组织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要坚持问题导向,将科研活动的要素、资源、条件与人才培养的制度、举措、方法等,建立起内在的逻辑联系,以目标导向下的战略性科研任务为牵引、人才自主培养为抓手,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互相成就的发展格局。面临科技创新的复杂环境和迫切需求,必须加快培育使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发展与组织目标同频共振,才能实现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
一是创新主体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的创新性活力发挥,一方面来自内生兴趣和价值驱动,另一方面来自人才依托单位的激励和外部政策环境的引导。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主力军作用,着力培养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依托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研究中心等,为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搭建平台,提供创新环境和条件保障。国家科研机构尤其是基础型研究所,应结合自身基础和国家布局,聚焦主攻方向,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吸引和培育基础研究人才。紧密结合创新主攻方向引进发展最急需的人才,培养汇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科研院所与研究型高校要加强协同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聚焦科学前沿,选择优势基础学科建设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协同创新和交叉融合研究。
二是重点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对诺贝尔奖获奖者做出代表性工作时的年龄统计发现,科学家的创造高峰期一般在30~40岁。“日本强化基础研究应长期采取的策略”提出建设“新预备终身制”,被选拔出来的青年研究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若继续从事研究并取得成果,就能在其单位获得直至退休的职位。瑞典开展的“瓦伦保学院研究员计划”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无条件遴选资助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等创新主体在重大基础科技项目中,提高牵头承担任务的青年人才占比,确保课题负责人中4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占一定比例,让青年人才在挑大梁中培育研究能力,同时获得重大项目经费支持。在探索性、风险性研究项目中,对35周岁以下的人才分批给予支持,引导承担非共识项目,培育“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应在“揭榜挂帅”项目中发现青年人才,在重大项目攻关中汇聚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成就青年人才。
三是稳定支持人才原始创新。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说过,“对科学家而言,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天赋,在他竭尽全力工作之前,他必须拥有仪器、图书馆和生活所需的恰当、受人尊敬的薪水。”宽松的环境、稳定的支持、仪器平台条件的支撑,充足的时间保障和竞争协同的团队,是人才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和“加速器”。创新主体按照研究任务和目标要求优化科研布局和组织模式,对基础研究机构给予稳定支持。设置青年研究基金,让青年人才原创性自由探索获得“第一桶金”的支持。承担科技项目任务要聚焦研究所的责任使命,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资源项目牵着走,而是坚定使命导向开展科学研究。统筹科研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把研究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把自由探索和定向研究结合起来,以自由探索研究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在人才培养中开展重大建制化定向研究(黄晨光、陈套,2022)。
四是持续提升人才研究能力。科学的本质源于思想观念的创新和突破。激发人才创新意识和原创思维至关重要,研究经费投入不是最重要的。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并无专项研究经费,而且只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低级职员。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科学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人才坚定创新自信。鼓励人才做原始创新研究,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激励导向,引导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深耕细挖,勇于在创新无人区勇毅前行,不断突破。激励人才坚定探索真理、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勇气和毅力。培养人才掌握系统的研究方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引导人才淡泊名利,不怕失败,戒除浮躁,摒弃急于求成的功利性。在使用中培育人才,把人才放在关键的学术岗位,让人才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攻关中担纲领衔,在“揭榜挂帅”中培育使用“将帅”人才,让青年科技人才“挂帅出征”。
五是完善人才培养创新制度。创新主体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眼基础和长远,选择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遴选和凝聚优秀人才,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加强研究人员项目合作和交流。为人才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提供支持,激活基础研究的“一池春水”,形成开展基础研究的活力和动力。发挥特聘研究员、特聘研究助理、特聘科研骨干等制度优势,吸引汇聚一流基础研究人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等,加强完善战略性基础研究人才储备。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是各国科技人才政策确立的培养重点。完善博士后等人才培养制度,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支持年轻人才创造性开展工作,大力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非共识研究项目,孕育重大科学发现。建设卓越中心和青年创新团队,让长期深耕基础研究、“甘坐十年冷板凳”的专注得到更多支持和奖励。让潜心科研、攀登科学高峰的人才有时间、有经费、有保障,无后顾之忧,把人才的创造性充分释放出来。
六是营造宽松向上的科研环境。鼓励成功、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是基础研究产生重大成果的土壤。培育创新文化,涵养优良学风,建设优良的开放创新生态。营造自由、批判性的学术氛围和包容失败的学术环境,完善人才创新试错容错机制。促进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交叉学科容易形成重大科学发现,营造跨学科自由、学术碰撞和竞争合作的环境,促进人才学术创新。宽松环境不是对研究经费使用不作考核、不问结果的支持,而是对承担项目的人才和成果以长周期评价为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重点考虑人才成果的原创性、引领性和突破性,而不是简单以论文、专利为导向。当然,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成果、国际大会上受邀作报告、国际评奖中获奖,都可以作为参考指标。以激发基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统筹对基础研究人才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经费管理和绩效考核,项目承担机构以重大目标和任务完成为导向,人才评价以第三方评价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目标考核为重要依据。
七是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只有让科研人员投入足够的科研时间,保障主要的精力用于科研,才是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一项基础研究人才调查的数据显示(刘梦,2021),68.9%的科研人员表示“会议、学习、行政等杂事过多,挤占了我的科研时间”,其中24.1%的人表示“非常同意”。还有很多科研人员认为,自己花费在项目申请、中期检查、结题等科研管理工作,以及项目经费报销上的时间较多。服务和保障人才所需,发挥人才特长成就人才,既要做成就人才成长的“大事”,也要保护好人才的时间,解决好人才后顾之忧的“小事”。废止有碍创新的繁文缛节,减少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各类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说到底是为人才服务,要让人才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上。保障科研时间的连贯性、科研精力的连续性,是对科研人员的爱护,是对创新能力的保护。有专家提出“对科研人员每年有一定的休会期”,不开会只在实验室潜心研究。
八是形成接续奋斗的人才队伍。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矢志创新、接续奋斗的结果。所谓人才培养基地就是代际科学家的接续传承。牛顿说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人才团队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破除按资排辈、因循守旧的陋习,建立接续传承、奖掖后学的制度,引导基础研究人才甘当“铺路石”“螺丝钉”,薪火相传,提携后学,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1947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葛庭燧创造性地发明了被国际科学界命名为“葛氏摆”的内耗测量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发现了晶界内耗峰——“葛氏峰”。基于葛庭燧关于金属与合金的内耗和滞弹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经过传承和持续研究探索,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高效吸能合金(嫦娥钢)材料,保障“嫦娥三号”“天问一号”等国家战略科技任务顺利实施。接续奋斗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开拓新疆域、提出新理论,产出从无到有、“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冯杰,2020),形成和造就一大批创新思维强、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础研究人才。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取得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没有重要人才中心就难以建成创新高地,没有创新高地就难以汇聚人才资源要素。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人才是战略性和最具活力的要素。基础研究人才至关重要,必须战略布局、系统实施、自主培养,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