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颖,林 莉
(1.解放军第967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2.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重庆 400038)
军事职业教育是“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之一,可为全军官兵提供全时、全域的在岗学习平台[1]。其作为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补充和提升,实质是围绕提升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在岗的继续教育。卫勤保障被定义为军队卫生部门组织运用医学技术,对部队进行伤病防治、维护军队成员健康、恢复伤病员战斗力的工作,包括医疗后送、转移及防卫等行为,且以各种战时伤,如烧伤、创伤的救治为主[2]。随着部队医院编制体制的改革,军人护士逐渐减少,文职护士已成为卫勤保障力量的主体。大量研究表明[3],文职护士学历较高,理论功底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但因为缺少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备战打仗的思想,导致他们在执行卫勤保障任务中表现出现场应急能力欠缺、自我调控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文职护士在卫勤保障任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军事职业教育平台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文职护士的卫勤保障能力,使之成为符合部队医院卫勤保障要求的合格人才。
有研究[4]表明,文职护士初期接到卫勤保障任务时,大多数存在紧张、茫然焦虑等复杂的心理变化。黄顺红等[5]运用质性研究对12名参加卫勤保障任务的文职护士进行访谈后得出“牵挂生病的子女和父母”“不了解卫勤任务的性质与要求”“不确定能否胜任保障任务”“担心驻训条件艰苦”是影响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文职护士在接到卫勤保障任务时,心理上会产生多种负面情绪,有的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任务;有的担心离开时间过长无法照顾家人和孩子;有的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又从未经历过艰苦严格的军事体能训练,担心自己无法适应艰苦的野外驻训条件,这些顾虑严重影响着文职护士的身心健康,也间接地影响了其在卫勤保障工作中的表现,应引起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过硬的军事素质主要是指军事理论、军事技术、战斗素养、战斗作风等具备较高水平以及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服从意识。有研究表明,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的文职人员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野外生存本领等军事体能素质方面与现役军人存在差距[6-7]。刘晓燕等[8]的质性研究表明,文职护士认为自身军事素质等各方面均与卫勤保障要求具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为文职护士多毕业于地方院校,相比军队院校,地方院校的培训重点多在专业理论及技能方面,缺少军事理论、技能、体能以及野外生存技巧的相关培训,而部队医院卫勤保障任务复杂多变,需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一些救治任务的完成需要与战术动作相结合,这对参加者的军事体能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能素质不达标会导致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救治任务,从而大大降低了卫勤保障质量。
现代战争中高新技术武器的巨大杀伤效应,复合伤、多发伤增多,伤亡机制复杂,救治难度大,对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9]。由于缺少卫勤保障知识及战救技能的培训,目前部队医院的文职护士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伤员的救治任务,尤其是在面对危重伤员的抢救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这主要与野战护理救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方案不够明确、护理工作流程不够规范、组内人员团结协作能力不够有关。乔安花等[10]采用自行设计的文职护士灾难救援能力调查表,通过对某医院35名文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文职护士野外生存技能欠佳。野外生存技能主要包括野外生存常识、野战方位识别等内容,这些知识军人护士在军校时均经历过系统的培训、演练及考核,而文职护士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方向感差、缺少相应的生存技巧,很难在环境复杂的野外环境下得以生存。
有研究表明,建立作战心理测试室,通过网络视频模拟战场环境,在视频中展现战争场景,辅以激烈的枪炮音响,可提高官兵作战心理素质,使之较好地适应未来战场需求[11]。因此医院领导可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指派医学心理科人员寻找一些战争场景视频,组织文职护士统一观看,注意固定观看时间,每周组织两次,使其感受真实的战争环境,每次观看结束后,鼓励文职护士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正面的想法要给予鼓励,负面的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正视自身的恐惧,不断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有研究表明,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强大的承受力是缓解各种困难的前提,文职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对顺利完成卫勤保障任务至关重要[12]。因此在执行各项保障任务前,医院管理者在拟定抽组人员后应召开任务动员部署大会,明确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征求拟定抽组人员意见,如果人员确实有实际困难,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不可强求。对于思想顾虑较多的人员应详细询问原因,针对原因开展心理疏导并采用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帮助抽组人员熟悉任务流程,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反复引导后仍无法进入状态的人员,管理者应慎重评估考虑,尽量保证所有抽组人员均能以良好、健康的心态投入任务。
由护理部1名助理员和医学心理科2名专职人员组建心理应激干预小组,通过军职教育平台挑选战斗应激心理培训课程,经反复观看、研究,共挑选出10门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心理科的2名专职人员在熟悉掌握培训内容后要围绕每门课程设置思考题,且不少于3道,题型以简答题或案例分析题为主。在分批次组织文职护士进行集中观看视频后,大家开始分组讨论,各组经过充分研究商讨后选出一名代表答题,所有代表答题结束后,心理科的专职人员进行讲评总结,对代表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之后进行答疑。通过以上方式帮助文职护士掌握基本的心理干预技巧,增强其心理应激干预能力,使其能够在战场上有效帮助伤员摆脱心理困扰,恢复战斗能力。
良好的军事素质是完成战伤救治保障工作的前提,要不断强化文职护士的“姓军为兵”意识,时刻以部队的标准和纪律磨炼他们,以增强其对自己特殊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要求他们通过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军事医学、军事预防学、武器伤救治、野战护理学,部队条令条例、保密条令6门军事相关课程的在线学习及考核,线下可设置小组讨论、答疑解惑环节,为卫勤保障任务的完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除此之外,还应持续加强文职护士的体能及战术动作培训,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依托医院卫勤训练中心利用每天下午16:00—16:30分组组织通用科目训练,内容主要包括3 000米跑、屈臂悬垂、仰卧起坐等,每月考核一次,对照标准成绩合格者可自行练习巩固,未能达到标准者仍需参加医院组织的统一集训,直至成绩合格。外请教官进行战术动作专业培训,分解动作逐人指导过关,在熟练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逐渐提升速度,以保证文职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动作,为模块化战救技能考核奠定坚实基础。
战伤救护能力是确保军队护理人员在执行紧急救援行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础,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卫勤保障的质量与效能。单纯的网络远程授课仅能丰富其理论知识,无法有效提升其实践能力,因此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战伤救治的培训与考核对于其提升卫勤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2.3.1 线上培训与考核 护理战伤救治理论覆盖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输血、战现场救治技能、核生化武器伤等,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护理部牵头成立护理备战练兵培训考核监察小组,小组由1名总护士长、2名护理部助理员、2名临床科室护士长组成(分别是急诊科护士长、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小组成员围绕护理备战练兵内容从平台中共选出25门课程,要求全体文职护士每半年选择2门课程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可将不易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线下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课程学习结束后所有人员自行参加线上考核,培训与考核地点均为医院的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室,一年内所有人员均需完成4门课程的学习和考核,监察小组成员每年10月末在平台上对所有人员的学习考核情况进行检查评定。评定合格标准:完成4门课程的学习且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合格者医院给予颁发护理备战练兵理论合格证书。未能完成课程学习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者通知到个人,要求其利用最后两个月时间进行学习和考核,至年末仍不能完成者不予颁发合格证书,本年度护理备战练兵理论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2.3.2 线下培训与考核(1)培训。卫勤保障任务的完成重在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线下的培训与考核至关重要,经护理部与卫勤训练中心共同商议,线下培训主要采用分组培训与模块化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主要由前期在护理备战练兵比武中取得名次的3名文职护士负责。培训及考核的标准、内容及方法由护理备战练兵考核监察小组成员与3名文职护士共同制定,3名文职护士首先对应战现场急救、专科、核化生3个模块分别录制教学微视频,时长8至10分钟的操作教学微视频短小精悍,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特点[13],也便于护士反复观摩及实践。视频内容主要由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4部分组成,参加培训的文职护士2人1组,在组织练习环节1人边观看边实践,另1人在旁指导纠正,之后2人互换,反复练习直至能够熟练掌握各模块要求的各项操作。培训分批次进行,1个月完成1个模块的培训,3个月所有人员完成3个模块的培训。(2)考核。考核按模块进行,每个模块3人负责监考,其中1名总护士长,1名监察小组成员,1名对应模块的文职护士,取3人的平均分作为每名文职护士1个模块的成绩,3个模块成绩的总分为本次实践技能模块化考核成绩,任意1个模块成绩低于80分者视为不合格,不予发放护理备战练兵实践技能合格证书。获得年度理论和实践双证书者方有资格参与年底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护士长竞聘。以此方式激励文职护士积极参加军事职业教育的培训与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部队医院多样化的卫勤保障需求。
2.3.3 野外生存能力的培训及考核(1)培训。野外生存能力是军人的基本功,也是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的关键。野外生存能力的培训主要由卫勤训练中心的专职参谋负责,由于文职护士从未接触过相关知识,视频学习结束后专职参谋应对视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之后进行答疑,帮助他们全面掌握培训内容。实践培训主要围绕野外驻训、伤员搜救、徒步行军开展,为最终的定向越野考核奠定基础。(2)考核。此项考核以考核团队为主,考核成绩不计入个人成绩,主要目的是提升整体团队的野外生存能力。考核内容:定向越野,地点:野外训练场,行程:5公里,中途设定3个伤员搜救点,一个指定地点。每队10人,队长1人,副队长1人,队员8人,各队需在规定时间内依照地图和指北针找到伤员,完成伤员救治并在指定地点利用自己挖野炊灶制作热食,补充体力,最终到达终点。
尽管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在不断的使用中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但仍有值得改进之处。
(1)平台中的教学内容多为军内专家教授拍摄录制而成,理论性强,但缺少与操作演示的结合,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岗位来说缺少实用性,学习者在观看一段时间后容易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建议今后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可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演示、总结讲评相结合的方式,还可鼓励各岗位人员自行录制相关岗位的培训视频,使学习者能够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最终提升岗位胜任能力。(2)平台中的教学课程多采用单人讲解的授课方式,主讲人和学习者之间缺少教学互动,学习者对自己尚未听懂的内容无法及时获得解答。因此,建议网站开设答疑讨论区,学习者可通过此区域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可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主讲人看见问题后应及时在区域内给予解答,便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吸收教学内容。(3)课程学习结束后,每名学习者需在线上完成考核,由于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是面向部队全体官兵的,不同学历、岗位、类别人员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学习者在考核中会因为遗忘导致答题错误,而目前平台的功能中只会显示学习者的考核成绩,学习者无法了解到自己的知识漏洞,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建议今后可增加错题纠正、知识点回顾等相关功能,帮助学习者较好地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