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航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是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相较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很多乡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受到了限制。
事实上,人们对我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全面,无形中忽略了很多优秀乡土文化的深层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经济视角出发,探索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路径,具有时代意义。
乡土文化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1],保护及传承乡土文化必须覆盖物质、非物质各个领域。此外,“传承”的前提是对文化进行“保护”,若文化失去了完整性必定会影响传承。“传承”的核心内涵在于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中与历史有关的部分内容,又要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出新的事物。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依然有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保留一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此外,保护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妨碍新生态乡土文化的生成。基于此,传承乡土文化的重点在于传承精神内涵。
有人认为,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必须重点关注乡土文化并给予完善的保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看待我国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可理解为探索经济发展与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时至今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受大量事实的支撑,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任何一种方法、一种认知、一种文化,具备应用价值、说服力和传承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能够解决问题、能够创造出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应与提振农村经济相互关联。如果能探索出“使优秀乡土文化转变为经济利益”的有效方式,则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难度会降低,自愿参与传承的人数会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会加快,可谓一举多得。
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并不是一个新观念。很多农村地区曾经尝试过发展农业旅游、开辟乡村文化纪念馆等方式,但由于注重短期经济收益,忽视文化传承与长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导致经济发展无起色,优秀乡土文化的口碑蒙尘[2]。比如一些农村地区保留有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以此作为“卖点”,可以围绕本地区的“农家风貌”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业,足以吸引很多怀有“乡愁”的城市居民。在缺乏市场调研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农家乐”旅店迅速完成了“升级”,主要表现为住宿房屋的农家风格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旅店的标准样式。此类行为导致很多城市消费者立刻失去了兴趣,最终造成农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停滞,包含自助摘菜园、农家乐饭店。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相关地区的农村经营者对乡村文化能够吸引城市消费者的主因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整体思维错误的情况。此种情况的出现体现了农村经营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乡村原始文化与城市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联系,最终将好事变成坏事。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优秀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以及与主流价值思想不相符的情况,直观反映为相当数量的农村常住人口过于注重利益,不会换位思考,缺乏人情味。比如乡村地区的祠堂文化、民俗艺术文化等,在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农村地区的优秀乡土文化面临边缘化以及失传的风险。比如很多农村地区曾经生活着很多“手艺人”,如编制竹筐、制作油纸伞等,售卖后不仅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而且逐渐成为了蕴含一个地区独特乡土文化气息的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竹筐等竹制品、油纸伞等都是我国南方乡村地区的代表性文化传承载体,“江南风”的属性十足;而北方地区由于常年天气寒冷,为了御寒,北方农村地区、山村地区的人民群众群策群力,造出了“火炕”,即使外部环境达到-10 ℃,屋内也能维持在20 ℃左右,“火炕”属于御寒神器。还有在穿着打扮方面凸显北方乡村地区的特色,比如“皮质大衣+狗皮棉帽”,有助于北方人民在冬季抵御严寒。上述蕴含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智慧的事物,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逐渐失去了价值。尽管这种“被淘汰”符合历史规律,但不应完全销声匿迹,而应作为一种文化得到完整的传承,在保证历史传承完整的同时,彰显对先辈生活智慧的敬意。
我国民间素有“从众”的现象,特别是一种难度不高、短时间内能够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可能被迅速效仿[3]。此种乡土文化在现代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引发的结果是准入门槛较低的新型经济开展模式容易被复制,导致一个狭小区域内迅速出现多家同类型“小作坊”。千篇一律且毫无特色的门店对外来消费者的吸引力将会迅速降低,不仅当地经济迅速滑落甚至远远不如之前的水平。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是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短视思维”的真实写照。比如在很多农村中,可种植和售卖的优质农产品较多,其他农民纷纷效仿,甚至不惜低价售卖。当市场迅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农民便会失去市场价格的决定权。农民突然发现,自己种植农产品的行为不仅没有收益反而会赔钱。因此,有关行为会迅速停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再次出现,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后来者”行为的失当之处在于没有形成长期产业的意识。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小农经济准入门槛较低,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景象,无法收获长期利益。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根本发展路径在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乡村有识之士必须具备“算大账、算长期账”的思维,应注重探索优秀乡土文化,使其与乡村整体经济发展高度关联。
第一,经济能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决于支撑经济发展的事物是否具有充足的内涵价值。而此种内涵价值能够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经济价值,便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比如一些民俗文化气息浓厚的乡村区域,尽管生活方式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但当地人民的生活作风依然朴实、当地出产的农产品纯天然无公害,这都会成为一张对外宣传最好的“名片”。一旦绝大多数前往该地区旅游、体会当地“原始面貌”的外地游客感受到当地独有的魅力,不仅能够提振当地经济,还会从多个方面为保护当地乡土文化创造条件。
第二,若要长期挖掘乡土文化并将之作为提振经济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及时纠正一些文化传承与发展出现偏差的内容,注意延续与承袭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要想富,先修路”是一句简单明了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交通不畅,与外界交流受到影响。政府派驻一些专业技术干部前往乡村指导修路时,可能会遇到阻碍,即一些农村居民对有关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对占用自家宅基地修路的行为认为是“侵占自家财产”而坚决反对。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的老人,动辄倚老卖老,其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乡村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面对此种情况,当地政府应做好抚慰工作,只有讲明牺牲短期利益获得长期收益的好处,才能使当地群众消除恐惧感,为提振经济、正确传承乡土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优秀的乡土文化能够提升农村常住人口的综合素质以及认知水平。农村地区要了解当地自然条件,进而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4]。比如在我国,提到南方,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江南水乡”;提到北方,人们会联想到冰天雪地与“东北三宝”。上述事物同样划属乡土文化的范畴,若能将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与发展乡村经济、打响乡村名片相结合,则是一件符合社会大众所期待的正向事件。若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结合不同的、传统的乡土文化,完成乡土品牌的创办。比如某高人气视频博主,经过一系列运营后,其名字已成为乡土气息的对外宣传栏,每一期视频都以一种诗意、写实、古朴的意境彰显我国乡村地区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将纯天然无公害食物的制作过程拍摄成视频,令广大看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收获流量自然不在话下。
不仅如此,由于其呈现出的个人形象令观众十分舒适,加之对乡土文化的宣传程度恰到好处,既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已经成为了乡土文化的传承载体。如果农村常住人口的素质及认知水平都能达到此种高度,则农村的乡土文化必定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承,经济收益也会水涨船高[5]。
保护并传承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除了相关部门、专家、规划工作者之外,还需将普及保护乡土文化与传承教育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令全民不断提高重视程度。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失去乡土文化比失去土地更加严重。农村传承的悠久文化一旦中断,则农村发展的“根”会逐渐枯萎。比如某农村地区是革命老区,有传承并发扬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这类地区在探索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时,可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重点收集与红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的物品,吸引游客前来拜谒。
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故需要谨慎选择文化传承与发展经济的方式方法,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结果进行预估,制订出可行性较高的应对机制。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红色文化始终处于传播健康的状态,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有不断提高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形成一种共识,才会真正形成文化名片。为实现此目的,需加大对农村常住人口的教育力度,特别是要防止出现为获取短期利益而损害本地区文化等短视行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目标[6]。
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探索全新的载体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当前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文化传播方式上,只要大方向正确,则文化传承载体可以进行新的尝试。如果长期墨守成规、不知变通,那么文化也会“生锈”。在缺乏传承活力的情况下,乡土文化会逐渐败落,传承必定无从谈起。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在宣传方式上可结合融媒体,有效扩大乡土文化传播范围。比如上文提到的“视频博主文化传承载体”案例,有农民仿照此种文化宣传模式,以我国北方长白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为主题,分享日常生活。该农民视频博主在山区选择一处有河流经过且常年有积雪覆盖的空地,修建了一栋木质房屋。做好准备后,该视频博主将一日三餐的制作过程录制成视频,向广大观众展示东北农村山区的真实生活。其选用的食材几乎都是东北地区本土出产,且在其经营的网店中都有实物销售。此种模式不仅宣传了东北地区出产的土特产,还向全国观众介绍了东北人民的生活习惯,很好地拓展了东北农村地区能够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载体。上述基于网络直播、视频传播形式的乡土文化传承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具备较大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7]。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任何人来说,自己的家乡都有十分宝贵的文化气息。虽然具体内容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但相互接触后,有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一种“文化对碰”的景象。这样文化盛宴会直观展现我国不同地区的优秀乡土文化,可以令不同地区的原始文化气息充分展现在外地人民面前,使宣传工作的难度大幅度下降。总之,结合网络时代的特性,寻找新的乡土文化信息传播载体,面向广大人民真实呈现本地区优秀乡土文化的内容,具备较大可行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往上翻三代”祖先大多数是农民。基于此,中国特有的乡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发掘乡土文化的深层价值,激发乡土文化潜力,使乡土文化能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只有如此,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难度才会降低,才会有越来越多人自觉投入到乡土文化传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