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蕊
(沧县汪家铺乡施家堤村村委会,河北 沧州 601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切合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 年2 月23 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中,在强调加快培养乡村治理人才的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1],这一举措无疑将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
2021 年4 月12 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表明要通过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深入到群众之中,打通政策落实与服务传递的最后一米,与基层群众实现零距离接触,为解决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2]。
2021 年4 月29 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并已经于2021 年6 月1 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再次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社会工作人才[3]。由此表明社会工作人才是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转型的中坚力量。
乡村振兴相关法律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明确表示出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更是为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早在20 世纪,我国就有社会工作直接参与乡村规划、促进乡村发展的先例。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家首次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建设理论,积极开展一系列平民教育运动,深思熟路后制订了一套极具可行性的建设方案,在河北定县进展开初步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晏阳初深刻意识到平民教育的重点是农民教育。面对中国农民“愚”“贫”“弱”“私”四大核心问题,他仍然相信农民自身具备改变的决心和改革的潜在能力,体现了优势视角理论原则。晏阳初还提出,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置教学模式,从扫除文盲到逐步培养技术人才与领导人才。将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3 种培育方式有机结合的同时强调了家庭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4]。
乡村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展示了社会工作在农村领域实行的可行性与正当性。乡村建设运动中涉及社会工作相关的观点和举措,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和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今社会工作对农村发展的介入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许多社会工作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王思斌从社会资本再生产角度阐述了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万江红从建设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角度阐述了社会工作人才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工作都是将发展的主战场定位在农业农村,都是把农民放在主体地位,二者在理念与目标角度具有高度耦合性,因此具备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农民放在主体地位,将农民的切实利益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与农村社会工作的理念不谋而合。社会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为本,秉持着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工作方法,既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困境,又通过挖掘服务对象自身潜能,培养其应对未来风险的能力。农村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尊重、平等的服务理念,以农民为主体,预防和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祉。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工作都具有中国特色,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为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农民谋求适合的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两手抓,不仅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也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村社会工作与之拥有相同的奋斗方向。致力于解决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困难,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紧密结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大量人才和资源涌向城市,加之地理环境及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农村的发展状况愈加窘迫。
传统农村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通过体力务农获得,收入水平低且收入增长缓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失衡,青壮年为提升收入水平涌入城市,从而导致“职业农民”数量减少,农村“空壳化”严重。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不足,人力资源呈现消极状态,而土地利用率低、闲置率高。
尽管农作物耕种收割逐渐采用机械化,但是受种植技术以及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外加农产品消费渠道单一等因素,除去家庭生存所需,农业带来的附加值并不可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目标,农村产业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传统农村尚未形成本土特色产业,比例分配不合理且产业结构单调,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环境较差,教师薪资及福利待遇也相对欠缺,很难吸引优秀人才驻足。与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教学”模式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相比,农村教育资源明显短缺。
尽管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大多数学校已落实课后延时服务,但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困境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进一步强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这同时也对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人均文化水平较低,农村重男轻女等旧思想和丧葬祭祀等旧习俗仍然根深蒂固。随着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进,农村文化认同得到一定强化。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仍在快速流失,新生一代很少了解本土传统文化,甚至听不懂当地方言。传统文化继承工作不能快速实现,导致仅极少数年轻人愿意从事相关工作,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退。与此同时,现代文明风尚无法迅速建立,导致农民价值观失衡,农村文化生活贫乏。
过度开垦农村耕地、乱砍滥伐树木、过度使用化肥、地膜对土壤的污染、河流水域的污染、工厂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等,都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缺乏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农村垃圾随处丢弃、露天堆放、集中焚烧,畜牧养殖造成大气恶臭污染,污水乱泼、柴草乱垛,公厕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农民作为乡村生活的主体,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与直接受益人。农民自身的发展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在乡村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参与水平有限,积极性也不高。农村社会组织数量少,同时存在服务质量差、资源匮乏、认同感低、活力有限、定位不准确等弊端。再加上受社会环境和人口素质的限制,农村居民生活圈狭窄,社会支持薄弱,很难拓展社交圈层,也难以实现阶层的跨越。尤其是对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来讲,自身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更加难以摆脱困境。
社会工作者承担组织者和资源协调者的责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链接资源,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考察,改革种植技术。推进高质量发展,将科学技术介入种植环境监测领域,促进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深入农村资源开发,发展特色农业与休闲农业,形成独特的产业链。将优势视角理论应用于农村社会工作,为农民增权赋能,激发创业意识与内生动力,鼓励农民主动创业创收。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协助居民带头组建家庭农场经营以及农民合作社经营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劳动能力不足的农村家庭带来土地承租收入。
互联网的普及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给电子商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培训者的角色,依托电商平台,组织农村电商人才集中培训。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具备本土特色的品牌。
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只有促进教育发展,才能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水平,激发科技创新与创造活力。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始终把乡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社会工作者要担任资源链接者与政策影响者的角色,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优化乡村学校建设争取更优质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
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社工课堂,为父母以及其他监护人提供亲职辅导,旨在构建新型健康的亲子沟通模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为留守儿童提供成长关爱服务与家庭教育服务,加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联系,完善“四点半课堂”与社区托管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指导。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乡村社工站的建立。扩大基层民政力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与社会治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趋势,要求社区领导干部与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其考取社会工作专业登记证书,不断推进继续教育,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争取培育出更多拥有专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推动社会各界多方联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千年的强大精神支撑,是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支撑。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社会工作者坚定发挥协调者与倡导者的作用,在获取学校及领导的支持下,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为学生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挖掘和培养本土社会工作者,有利于掌握当地历史背景与风俗习惯,有利于融入居民中深入沟通,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有效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群福祉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恢复良好生态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社会工作者可以邀请专家指导农民改善传统生产方式,科学种植与合理养殖,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态格局。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政策倡导者的作用,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公厕性别比例设置不合理、卫生条件不合格等人居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还可以通过协助村委会举办文明社区等活动,开展讲座与宣传教育,维护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强大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应对来自外界挑战的能力,帮助受困者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农村社会工作者拥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先进的沟通方式,能够通过系统思考与统筹规划,开辟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社会工作者自觉担任资源链接者的职责,为居民搭建社会支持网络。通过解决养老产业供给不协调的问题,满足农村养老服务需求,改善农村养老困境。
社区组织不仅能为居民提供支持,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还可以激发社区活力,增强社区凝聚力。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强大的人际网络,协助社区居民建立农村社会组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探究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型社会工作模式。同时也要坚持居民主体地位,运用优势视角原则,挖掘居民自身优点与潜能,增强其处理困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扩大社区参与,培养本土社区领袖和志愿者,提升居民责任意识与参与水平,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同时也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农村社会工作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扩大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同时培养本土社会工作者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自身优势,将农村社会工作与农业生产融合,与农民发展融合,与农村教育、农村传统文化相融合,促进农村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