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带上她的眼睛》是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99年。原文有8800多字,根据教材编写的要求,收录到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时,作者做了大幅度的删改,只保留了2500字左右。作者删改依据是什么呢?2019年,我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胡晓老师与刘慈欣曾做过一场对话。在那场对话中,刘慈欣说,他在传达科幻作品应有的感觉、意境和把故事讲清楚之间,坚决地选择了前者。
何谓科幻作品应有的感觉、意境?科幻作品在创作方面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有什么特殊性?读者如何阅读才能感受到科幻作品应有的感觉、意境?
在《带上她的眼睛》中,作家刘慈溪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1961年)一个半世纪后。彼时,“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已有上百万”,而人类对地下的探险才刚刚开始。“落日”系列地航飞船正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其中的“落日五号”创造了迄今为止人类在地层中航行深度的记录:海平面下3100公里。
地球平均半径有6371公里,我们人类足足花费了300年时间才向地心挺进12.345公里。假如把地球比作鸡蛋,12.345公里的深度意味着连薄薄的鸡蛋壳都没有钻透。“海平面下3100公里”,这样的航行深度记录的数字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且不提“落日一号”发射时从吐鲁番盆地入地的绚烂场景,也不提“落日六号”从地表到地幔的漫长航行给地心领航员的巨大压力,更不展开复述“落日六号”误入地核事故的过程和惨烈的结局,单说作家对“落日工程”这寥寥几笔的介绍,就足以将读者置于激动人心的新奇体验中。
讀者通过阅读在认知上收获的这种新奇感、惊异感,就是科幻作品应有的感觉、意境。这样的例子在《带上她的眼睛》以及其他优秀科幻作品中俯拾皆是。科幻作品带给读者的别样感受,归根结底是由作家根据科幻创作的基本规律创造出来的。正如学者三丰所总结的:“科幻是以真实世界为想象和推测的基础,进行‘what if’式的大胆而合理的推想,最后达到认知新奇性或惊异感的虚构叙事模式。”
这个概括既揭示了科幻的特点和创作的基本规律,也提示了读者阅读科幻作品时应注意体会的要点。在笔者看来,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需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作家按照科幻创作的基本规律开展创作,读者也需要按照科幻的特点进行阅读。只有经历这样的“双向奔赴”,优秀科幻作品的魅力才能凸显。作为读者,对科幻了解得越充分,“双向奔赴”的能力也就越强,领略到的科幻魅力才会越多。我们不妨从阅读科幻作品所获得的“认知新奇性或惊异感”出发,积极主动地训练自己“倒推”科幻作家是如何以真实世界为基础进行想象和推测,进行“what if”式、大胆而合理的推想的。三丰将科幻小说创作的维度分为三点:一是独创性,即作品能引入新概念,寻找新角度。二是完整性,指作品中有丰富、多角度的细节,能为读者提供完整的错觉。三是自洽性,指作者构建的世界所运行的各种规则符合一致性逻辑。这三个维度的水平决定了科幻作品质量的高下。读者还可以借助科幻创作的三个维度以及更多的科幻文学理论为抓手,尝试着在阅读科幻作品后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评价,训练自我对科幻作品的解读能力。
在科幻创作中,世界设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关于科幻设定,科幻作家刘洋做过如下说明:“对于科幻小说而言,设定主要是指那些作者虚构的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要素,它可以是某个虚构的星球(如阿凡达星球),可以是某种幻想的生物(如异形、冬至草),可以是一种设想中的科技成果(如太空电梯、曲率引擎),也可以是某种奇特的社会结构[如《1984》《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等小说中的社会]。完全没有设定的科幻小说是不存在的。”前文所说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新奇感、惊异感,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科幻设定带来的,因此,读者在阅读时要关注这些设定。
例如,《带上她的眼睛》中的“我”和“她”之间的联系——“眼睛”,这是一副传感眼镜,戴上的人所看到的一切图象均可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被远方的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现今的技术水平虽然离实现“感同身受”的技术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我们很容易将此技术与当今科技已经实现的VR技术和传感设备等建立关联。
再比如,在小说后半部分中,小姑娘的身份水落石出——“她”是“落日工程”失事的六号地航飞船的领航员。众所周知,当今的人类能够“上天”,所发射的探测器距离地球已经超过了220亿公里,但却远没有实现“入地”探测地心。因此,小说中的地航飞船纯属于现代科技尚不能及的技术。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太空飞船以及潜水艇的相关知识对地航飞船进行想象,结合作品中女领航员身份。不论是“她的眼睛”还是“地航飞船”,读者都可以视之为作者以现代科技为基础进行想象的技术设定。
对作品中技术设定的理解并不算难,难的是作品中“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地点“地心”的地理空间设定——是否能够深刻体会到人类向地下探索的艰难、所付出的代价,取决于读者地理空间想象力的强弱。在8800字的小说中,刘慈欣用了将近1800字的篇幅描写从地表到地心的结构,地航飞船遭遇的地幔出现通向地核的巨大裂缝,地核的物质密度、成分、温度、压力,以及地航飞船发动机的损毁、下沉地心后人员因绝望而导致伤亡等各种状况。这部分文字画面感极强,因其描写逼真而显得惨烈异常,令人触目惊心。之所以说对作品地理空间设定的理解是有难度的事,是因为有不少读者阅读科幻作品只是为了猎奇,他们习惯于读感兴趣的情节,而对小说中“烧脑”的科学原理、技术描写统统放过。虽然阅读本身确有“无用之用”的说法,但这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会让我们错失感受科幻魅力的良机,甚至会对科幻作品的价值形成误解,并不值得提倡。调动不同学科知识,对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原理、技术描写进行研读,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读者通过研读文本了解科幻作家是如何进行世界设定的,这还不是阅读科幻作品的根本目的。之所以要遵循科幻文本的特点和创作规律,从最直观和最感性的“惊异感”起步进行“倒推式”阅读,有助于我们深刻体会科幻作家创作的真正用意以及作品的价值。在刘慈欣看来,“科幻就是一种思想实验——把我们现实中的人放到非现实的环境中间,人类会有什么样的人性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往往比我们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表现要极端得多,剧烈得多”。当读者坚持读懂作品中“烧脑”的科学原理、技术设定后,带着这些理解再重读《带上她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此刻获得的心灵的冲击力远非“新奇性”“惊异感”这几个字所能概括。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小说结尾部分的文字——
“‘落日六号’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神曲》中的《地狱篇》像是在描写天堂了, 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僅仅能用脆弱来描写它吗?”
“在这个星球的最深处,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六千八百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五十至八十年。”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十平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这种联系在三个月前就中断了。”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此时再读小说的结尾,我们的心头一定会被巨大的悲壮感撞击着,再读小说前半部分“带着她的眼睛”的那场旅行,也绝不会再感觉轻松,甚至会掩卷思考:
如此极致严酷的环境对一个年轻女领航员的身心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地核这样的极致环境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孤立无援的她又会如何应对?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中,她不管内心面临怎样的恐惧和压力,在和“我”相处的过程中都能保持对于生活的热爱、善良、乐观、镇定和敬业,当与地面“如同生命线的联系”完全中断后,她的余生只能孤身在这不到十平方米、闷热的控制舱里度过,通过“眼睛”最后一次看到的地面世界的回忆能否支持她走完一生?她能否承受这铺天盖地、无处躲藏的巨大孤独感吗?换作我自己,这样极致的环境和压力,我能承受吗?小说中的“我”曾经是一个内心麻木冷漠、精神孤独寂寞的人,现实中的我呢?真的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诗意吗?“落日计划”因“落日六号”事故而停滞,人类对地下的探索是否会继续?《带上她的眼睛》只是一篇科幻作品,然而,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过多少次探险的壮举?人类为了探险已经付出或将要继续付出多少代价?人类又究竟为什么要探险?……
不论你开始思考哪类问题,不论你从作品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都意味着你已经踏上了和科幻作家、和优秀科幻作品的“双向奔赴”之旅,你都能够更多地领略到科幻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