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全力发展林下经济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2022-11-30 01:45:06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国土绿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旅游

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浉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是信阳市的中心城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浉河区境内南北植物荟萃,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70.01%。近年来,浉河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经济积极性高涨的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力发展以森林乡村旅游为主,采集、种植、养殖并举的林下经济,基本形成了林游、林茶、林油、林药、林畜等多种发展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区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到34.9 亿元。

高位推动、强化服务。区委、区政府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全面深化集体林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林业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提上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林下经济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林业、农业、畜牧、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齐抓共管,不断强化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在财政金融支持上,一是着力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将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涉农资金、信贷资金、业主融资、群众自筹等资金整合使用,重点向林下经济主导产业森林乡村旅游倾斜,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近年来,浉河区共打造游客服务点99 处、公路服务区10 处,开通观光巴士、旅游专线31 条,整改提升停车场210 余处,按照豫南风格改造民居600余户,修建森林乡村旅游公路1347 公里,基本实现了森林乡村旅游景区水、路、电、通信全覆盖。二是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开展林权小额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已累计协助林农和林业企业办理林权抵押贷款7.82亿元,有效破解了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瓶颈。三是协调税务部门比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对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四是对林下经济实施项目扶持,对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造林营林发展林下经济,经验收合格的全部纳入林业项目给予资金补助。

茶海绿涛

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上,一是切实加大森林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对森林乡村旅游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5 期360 人次,发放旅游宣传手册2 万余份;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旅游人才,推荐30 多名回乡大学毕业生从事乡村旅游管理工作。二是着力强化林下经济的基础工作。林茶部门加强对林下经济包括茶叶、板栗、杂果等林地资源和林木种植栽培、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服务指导。在董家河镇耙过塘村和浉河港镇龙潭村成立两个茶叶生物防治专业合作社,集中统一开展茶园的生物防治,全区茶叶生物无公害防治面积达到70%。同时,林业技术人员深入林区,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技术咨询、发放技术资料,引进推广林下经济新品种、新技术等形式,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信阳市昌东商贸有限公司引进半夏、野菊花脱病毒规模化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商品合格率超过90%,比传统栽培方法分别提高22.5%和20.3%,产量提高15%—20%。

1 森林乡村旅游

2 林下中药基地

科学规划、分区施策。根据浉河区不同地域、不同自然地理、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需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低山丘陵区、西部南部山区、环南湾湖茶旅融合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南部山区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扶持信阳市昌农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浉河区玉兴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林下药材示范基地,种植桔梗、苍术、夏枯草、艾草、石斛等中药材1000 多亩,年产量25 万公斤,产值超过1300 万元。在李家寨镇、柳林乡、东双河镇,发展板栗兼种茶叶20 万亩。近年来,在部分板栗林分不断退化的情况下,林下茶叶依然保持着稳定的产出,确保了林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发挥。据统计,20 万亩林下茶叶年产量达到1.6 万吨,综合产值近30 亿元。在环南湾湖茶旅融合区,依托地域和茶文化资源等优势,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一体化发展和 “一环、两核、十大茶坊、多极联动千家万户”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森林乡村旅游。培育乡村特色民宿16 家、乡村旅游特色村26 个、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9 个。在环湖路建设茶旅体验点50 余处,可供游客观赏的茶园不计其数,每年游客量达120 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4000 万元。董家河镇睡仙桥村依托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以茶为媒建成占地100 多亩、建筑面积4 万平方米,拥有信阳毛尖展销馆、电商孵化楼和明清八大茶社等建筑,集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研学体验于一体的豫南民俗风情特色小镇,成为环湖旅游廊道上体验民宿文化的重要节点。小镇年游客量达到30 万人次,综合产值达到1500 万元,600 多名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由信阳吉小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国家4A 级标准打造的旅游景区何家寨露营基地,融合当地森林、茶园、山景和古山寨等自然人文资源,植入山体户外运动、游乐、养生等特色旅游设施,建成浉河区另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商务度假为一体旅游综合体。营地试运营以来,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打卡地”。

培育主体、示范带动。浉河区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培育和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全区现有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96 家,注册资金2.25 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00 万元以上的有39 家,社员达5310 户,带动14218 户农户参与经营,经营面积达到34.7 万亩,实现销售收入6 亿多元。信阳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苍术种植基地3000 亩,融入高端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生产能力超过3000 吨、产值4 亿多元的苍术原液加工。公司采取订单生产、就业帮扶等方式协助农民实现就地脱贫。信阳市昌东商贸有限公司、浉河区有人山油茶专业合作社半夏、野菊花、苍术示范基地,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辐射带动300户农户种植中药材,农户年均增收3000 多元。森林乡村旅游,全区近百个旅游景区(点)采取公司+农户“联姻”、一对一帮扶等方式,通过传授技术、提供就业、直接资助等措施,辐射带动全区49 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近1000 家农家乐、农家宾馆、休闲农庄增收致富。据测算,综合增收上亿元,增收幅度高达30%;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5000 余个。

(本文图片由浉河区林业茶产业局提供)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旅游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旅游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旅游的最后一天
林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