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人民小学四年级 谌雅妍
指导老师 汪 洋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去老家屋子后面玩。记忆中,那里有一条又黑又脏的臭水沟,污浊的水面上经常漂浮着一些死鱼虾,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别说人受不了,就连距离水沟不远的蔬菜都被熏得叶子黄黄的、蔫蔫的,有些甚至烂死在了地里。
突然有一天,屋后成了工地。“工人们在干什么?”我问妈妈。妈妈开心地说:“那里要修一个湿地公园。用不了多久,咱们屋子后面就会变漂亮了!”对此,我并未抱多大希望:臭水沟也能旧貌换新颜?
时间在我的怀疑中一天天过去。一天,妈妈让我和她一起到屋后转一转。可想起那条臭水沟,我就打起了退堂鼓,但最终还是没拗过妈妈,只能和她一同前去。我心有余悸地走到屋子后面,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惊呆了:这里已经改头换面,那条臭水沟变得清澈见底,一条条小鱼在清清的水中游来游去,粼粼水波就像丝绸上的细纹;岸边还种了许多花草。从此,屋后成了我的乐园,我和小伙伴闻闻花香,逗逗小鱼,别提有多开心了。
除了这条让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发生了巨变,家乡还有很多变化,其中桥的变化最为显著。
嘉陵江从我的家乡重庆穿流而过,孕育出一万多座桥梁。100多年前,重庆对望的江岸之间,还没有任何桥梁,人们到江对面去,只能借助于船,费时又费力。为了让百姓生活更便捷,重庆政府开始修桥,一座座桥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重庆也有了另一个名字——桥都。在重庆,桥梁不仅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更是演绎出了很多奇迹,比如重庆李子坝轻轨站就是巧夺天工的作品之一。在这里,轻轨穿楼而过,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引得无数游人来此打卡。
家乡的人们在享受优美的生活环境、便利的交通的同时,自身素质也提升了不少。距离老家屋后不远的河边,是一片乱石滩。我记得,以前去那儿游玩的人很多,但人们在离开后,乱石滩上到处都是垃圾,包装袋、果皮、塑料……现在,我每次去乱石滩玩,看到人们在离开时,都会很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通往乱石滩的破旧的楼梯也变成了一条盘旋而上的自行车道。五彩的路面干净整洁,一直延伸到远处。我常常骑着自行车在路上飞驰,迎面而来的风是那么清新,那么凉爽。
我知道,不仅是我的家乡重庆在不停地发展,我们的祖国也一样。正是有了祖国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美好。
点 评
作者通过臭水沟、桥、乱石滩的变化表现了家乡的变化,以小见大。在叙述变化时,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举例,前后对比,重点突出。最后升华了主题。结构完整,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