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尚越,2(博士)
(1江汉大学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2江汉大学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5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积累和更新的速度不断提高,传统会计存在信息加工手段落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导致难以在企业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将传统会计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实施财务共享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财务共享建设有助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财务共享问题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除了对财务共享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外,研究热点还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及财务共享实施效果等方面。
共享服务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新型管理理念,它通过减少企业管理层级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利用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资源共享,获得竞争优势、达到规模效应。财务共享是新兴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先提出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以达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目的。财务共享基于业务流程与流程再造理论,以优化组织结构为目的,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破除空间和位置的限制,从市场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专业财务服务。张敏(2018)认为财务共享采用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将不同国家、不同地点的会计业务以及各子公司、各部门的会计业务均聚集到总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规范的处理,从而优化流程规范、提高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及创造价值。
余永亮(2022)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要做好实施内容、人员安排和试点计划三大方案,并根据实施进度,提出具体举措,包括进行建设动员、确立系统化工作和服务机制、实施全方位和体系化培训、选取试点实施并全面推广等具体措施。一般来说,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应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方案规划设计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和后期运营维护阶段。前期评估准备工作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实施的关键,包括考察实施财务共享是否具备充分的前提条件,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围与目标。信息系统可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企业通过将内部控制纳入信息系统,以建立责任人初次签字责任制、员工报销信用评级制度、分公司财务负责人控制程度。有研究关注了通信企业的财务共享模式,分析了财务共享模式下资金分配和凭证管理问题,认为分支机构必须加强对债务和收支的财务管理。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现状的调查,已有研究发现企业财务运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和完善员工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和日常管理,确保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顺利运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运行的关键是信息系统,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需要成熟、完善的ERP系统作为支持。将财务系统、ERP、HR、影像等多个系统打通,实现资金收付的自动化处理,结合银企、企企互联,实现数据贯通,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效率。另外,有学者提出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提高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水平,章连标等(2022)认为从理论契合度和现状匹配度两个方面来看,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我国财务共享中心予以优化,设计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财务共享中心体系框架。
基于企业管理成本理论,研究发现财务共享能够将业务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并优化资源配置。具体而言,母公司将报告和业务集中汇总,各子公司共享资源和工作任务,实现财务业务的标准化、统一化,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升财务业务处理效率。集中化的处理模式还可以节省人工成本,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唐勇(2016)认为财务共享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规范的制度提高了信息质量,数据和业务智能化的处理,能更有效地预测和分析业务数据,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谢征(2020)认为财务共享模式是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将企业集团中有关的财务人员以及财务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和控制;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协助集团总部对各成员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经营数据口径的统一、准确、真实、可比和及时,从而保证集团总部的动态控制和集中管理。
基于传统分散式资金管理模式,子公司自有资金管理体系,资金上报时间分散、流程各异,极易导致母公司无法正确、高效汇总编制资金预算。与此同时,母公司也无法及时获取子公司资金往来信息,难以应对时刻变化的市场环境。而财务共享可以加强对资金结算管理,确保资金支付安全,加强债券监管,有效避免资金流失。吴文静等(2021)提出采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用以识别发票信息,自动生成付款申请,集成智能算法,组织付款优先级,查询付款指令;模拟人工判断,实现资金的自动数据分析和预警。童品波(2020)以规模庞大、资金流量大的烟草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当前资金管理现状,借鉴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共享定义概括较为全面,在理论研究上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财务共享理论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研究对企业实践关注较少,研究方法也相对单一。更重要的是,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数量有限,各行业的典型案例不够丰富,且大多研究集中在金融、通讯等领域,对涉及供产销的乳制品行业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蒙牛集团为例,对其财务共享的构建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蒙牛集团在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提供借鉴。
蒙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8月,2004年6月10日在香港上市,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蒙牛集团是首个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乳制品企业,分析其从传统财务管理到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的转型之路,对乳制品行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为适应财务组织转型趋势,蒙牛集团于2009年提出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于2012年全面更新企业信息系统、财务和业务流程以及战略规划;于2013—2014年成功实施SAP系统、ERP系统以及CRM系统,成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及产品质量信息化;于2015—2016年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现了财务组织转型升级,并搭建了BI(Business Intelligence)平台基础,以及商业智能分析体系;于2017—2018年优化战略资源布局,建设数字化基础,建立数据模型和数据洞察。蒙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把大量且重复的财务工作集中起来,促进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为业务发展及战略提供了支持,推动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实施财务共享以后,通过整合业务,公司财务组织制度得到统一。所有财务业务循环的建设一次性完成,包括从采购到应付、销售到应收、费用处理、资产、报表及总账(史燕玲,2020)。蒙牛集团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整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划分成了七个部门,前五个为业务循环部门,需要根据企业业务进行接待和处理,负责资产和成本等报表编制;对费用、采购报销业务进行审核和付款;各部门的销售订单与贷款业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核算。后两个为支持部门,核心业务是负责绩效管理、员工培训、流程优化和系统维护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部门架构见图1。
图1 蒙牛财务共享中心架构图
1.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未实施财务共享前,财务人员分布于各地区子公司,信息集成化低且工作效率也低,由于对财务数据的信息输入占据了财务人员大部分时间,因此难以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实施财务共享后,由分散财务模式转变为集中管控,从单据审核到报表完成的效率均有明显提升(李欢,2021)。在财务核算方面速率提升了25%左右,由于实现了数据自动传接,既加快了数据处理速度又保证了数据准确性,付款效率大幅提升了70%,改单率下降了10.2%。单据审核时效由建立初期的26小时缩减到11.8小时,高效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提升了42%。数据的高效处理加快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减少了管理报告的时间。交易处理时间缩短,财务人员用于分析决策的时间大大增加,能更有效地投入到企业高附加值作业中,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了盈利能力。一般用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率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有资本获取净利润的能力,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利率越高,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在2015年蒙牛集团正式实施财务共享后,不管是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还是净利率,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且增长速度平稳。可见,财务共享的模式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3.提高了资金管理能力。现金是资金管理的核心,资金管理水平高低影响着企业运行的好坏。通过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合理地控制营运风险,才能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一般采用现金债务总额比率来衡量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变现速度,比值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能满足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要,最优值为0.25。一般采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蒙牛年报数据显示,在2013—2015年,蒙牛的现金债务总额比率呈现下降趋势。在2015年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现金债务总额比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与最优值相差不大,表明企业资金流动性良好。2013—201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呈现下降趋势,之后开始上升,波幅不大。资产周转率提高表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三个指标都反映了蒙牛实施财务共享后,资金的管理能力得以不断提高。详见图2。
实施财务共享能够消除重复的会计工作、统一规划会计流程、提高会计质量、降低交易处理成本,但从案例来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我国财务共享服务水平与财务共享服务发展较好的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耗资大,还要与企业运作模式结合,若信息系统不完善,就可能导致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传输、配置与优化整合。由于集团公司子公司比较多,业务也很多,每个子公司和部门存在差异,信息系统的构建时间、程序等存在不同之处,也会导致业务与业务、跨区域或跨国的信息资源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与理解上的偏差性,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需要采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因此其建设发展需要匹配相关的高素质人才,而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职业能力框架建设还比较落后,既具有财务知识又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人才太少。从目前现状来看,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现有会计人员和引进匹配共享中心建设的会计人才都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的成本,这些困难显然会影响企业财务共享体系构建的速度和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模式在优化内部结构和创新服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又存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会受到海量数据的侵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无法将所有录入数据全部转化为有效的数据,而数据的庞杂交错也容易在大量用户访问时出现超量、拥堵与病毒侵袭等风险。另一方面,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财务人员集中在一起处理各个部门的业务如数据收集、数据稽核、编制凭证、报表等,由于相应人才不足、数据又十分庞大,容易导致重复或遗漏一些流程,或者数据缺失或失真。
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财务共享服务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同,工作环境和流程的改变让企业在运营中具有更大的风险。若管控能力不强,就会出现人为操纵会计信息和费用标准的行为。如果企业没有合理使用财务共享系统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资源投入过多和产出过少的情况,从而导致规模报酬递减效应,最终企业控制风险的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
财务共享系统的不稳定使得财务共享存在诸如数据失真、信息滞后、财务业务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利用新兴技术,通过优化财务共享系统,提升其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从而避免由于信息系统不稳定带来的风险后果。首先,企业需要选择实力较强的系统服务商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系统。其次,企业还应加强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实现票据从业务发起、扫描、审批等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周转,进一步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释放有限的人力资源,将其投入到更具价值的工作中。有效管理税务机器人、资金结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核查和测试、修理,定期更新财务共享平台和系统,全方位提升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效率。加强系统安全管理,提升运营稳定性水平,建立系统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并落实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职责,实施多层级的安全防护保障。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需要会计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业务和财务数据背后反映的经营活动情况,主动了解前端业务,成为业务人员的合作伙伴。在建立财务共享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与业务前端进行沟通,提高财务共享流程质量和效率。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和强化大数据意识,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会计+IT”的复合型人才,为财务共享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打造专业化、综合性的人才团队。对于高质量复合型人才,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战略目标和良好发展服务。
企业只有加强数据筛选,提升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才能弥补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的短板。譬如企业可以建立系统的数据库,引进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过滤分析技术,提高财务共享模式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数据加密的问题,通过对所有信息分时间区块存储,并通过加密验证的方式将前后区块进行链接,形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数据存储方式,有效防止单个节点数据遭到篡改或遗失,以此提升信息安全等级。对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等问题提前布控,对关键数据实时进行监控,强化信息加密工作以及系统用户权限设置,合理控制信息资源共享。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防范体系,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
财务部门应该监督企业的资产情况,对可能存在操纵利润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构建有效的考核体系,每隔一定时间对相关业务进行检查,实现最佳的工作结果。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牵制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内部审计等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管控能力,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实现更好的发展。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获取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改善管理模式。本文以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模式应用为案例进行研究,介绍了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构建历程,以及符合蒙牛自身业务特点的财务共享服务部门,然后得出财务共享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的结论。最后对建设财务共享后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建设符合自身业务的财务共享服务,需要积极学习、引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进财务共享服务的不足,不断更新、改革、发展财务共享,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