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系统构建路径研究

2022-11-30 03:43薛晗
关键词:校企人才信息

薛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02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公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 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各方的一致目标,对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优化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根本性促进作用。2019年,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依靠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德国思想家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一种人类行动以及与这种行动相联系的各种事件和过程,都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一般系统,其中,“沟通”是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卢曼还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在一个封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由沟通制造出沟通的自我制造系统,它既具有(操作上的)封闭性,又具有(对于环境的)开放性的特点。封闭系统的根本在于强调各因素之间的整合与整体的稳定,开放性指研究者应将系统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在向环境开放的同时,也与环境构成了超越原有的新主体[1]。基于此,本研究将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整体视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社会系统,从系统内的沟通视角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以利于提升企业价值收益,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系统构建的背景

(一)大学生与雇主之间信息不对称

1.大学生对市场需求认知存在偏差

根据盖洛普公司的最新调查,仅有11%的用人单位表示其录用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达到岗位要求,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96%的高校认为其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已经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35%的毕业生表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足够应对职场需求[2]。根据笔者对全国7个地区1 000家不同行业雇主样本和1 823名不同专业大学生样本进行就业能力要素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担当意识是就业能力要素中大学生表现与雇主期望指数差距最大的要素。大学生认知与雇主期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差距较大的就业能力其他要素为:问题分析能力、学习效率、做事严谨细致、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大学生因为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合理认知,使他们对自身的评价标准与雇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之间形成偏差,影响大学生对自身各项就业能力的判断和培养,继而限制雇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对大学生求职和市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大学生对岗位需求了解欠缺

大学生对目标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所需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雇主充分了解自身需要招聘什么样的大学生,而大学生了解雇主需求的主要渠道是在线招聘信息和招聘会。这两种方式提供的招聘公告大多较为简单,对于能力需求的描述仅有1至2条。简单的描述并不能帮助大学生了解到足够的岗位信息。实习是大学生了解目标行业岗位的另一条途径,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对毕业生就业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帮助大学生准确了解雇主需求[3]。根据对1 823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未实习和短期实习的大学生占68%。实习这一帮助大学生了解目标行业、拉近雇主与大学生距离的方式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3.大学生的求职诚信问题滋生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下,大学生为了能够成功应聘到目标岗位,会对自身就业能力进行包装以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会利用自身与雇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诚信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简历和其他应聘材料中夸大自身能力和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在面试过程中通过语言向招聘方对难以直观判断的就业能力和其他素质进行修饰或者有违事实的描述,以及在招聘后期对已经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进行违约等。

(二)高校与雇主之间信息不对称

1.人才供求匹配程度较低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供求水平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起到决定性影响[4]。例如,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我国高等教育在以上经济领域培养人才数量严重短缺。以人工智能为例,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教育部批准全国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2019年又新增35所高校获准建立人工智能学科。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增加招聘工资等方式吸引人才,否则难以维持单位的正常发展。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来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进而降低了该领域雇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价值评价。反观对于电子商务、会计专业等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5],大学生求职竞争较其他行业而言更为激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求职诚信缺失的可能性较大,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因此,人才供给数量过多或者过少均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2.沟通交流反馈渠道不畅

目前,缺乏由政府支持、高校主导、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正式沟通交流渠道。虽然,已有较多高校在科研项目、技术研发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或者通过设立奖助学金等方式支持人才培养,但总体来说,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校企非正式交流渠道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当前,我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转型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而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处于信息掌握数量的弱势方,缺乏与用人单位有效的沟通,导致高校不能及时了解市场需要与人才需求信息,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2019年3月25日,教育部公布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 83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41个,撤销本科专业416个,反映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在紧密贴合市场需要和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方面仍存在不足。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系统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本科层次校企交流合作制度缺失,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乏保障

制度是建立校企交流反馈渠道、开展合作培养的有力保障[6]。本科层次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培养仍在探索阶段,相关指导政策出台频率、规范深度和发展阶段均落后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2010年,教育部联合22个部门和7个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从2014年起,教育部开始组织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2019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及经济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本科教育校企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与规范性要求日益凸显。因此,出台本科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沟通管理条例等相关制度以推动高校建立切实有效的合作渠道,为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指导和保障,推动校企合作及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工作进展,势在必行。

(二)企业活动遵循利益至上原则,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企业参与积极性较低

趋利性是企业行为的本质,是否获利是企业参加活动的判断标准。如果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建立校企交流反馈渠道等活动能够使企业获益,企业势必会积极参与;反之,企业就会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建立校企交流反馈渠道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无法使企业获得直接利益回馈,从而大大减弱企业参与动力,而企业参与建立交流渠道需要抽调相关人员,影响企业自身正常运作,增加企业人力成本。另外,对于提供人力和物力参与高校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的企业,同时面临着人才流入同行其他企业的风险,加之现行政策中并没有严格要求企业参加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条款,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造成企业在校企交流合作过程中缺乏参与动力。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亟待更新,改革动力不足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使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雇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满意度指数为63.69分,仅为基本满意的评价[7]。高校承担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质量。高校对行业发展需求存在了解不充分的现象,影响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加之当前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理论考试,对实习实践评价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对目标行业和岗位缺乏了解的情况下,高校并未建立起连接大学生和就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对大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他们就业能力中的重要因素——专业知识技能落后于市场需求。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培养内容较市场需求相对陈旧、培养重点与企业认知存在差异以及培养资源配置有待优化等问题。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意识薄弱,缺乏了解市场需求重要性认知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意识较为薄弱,多数大学生认为就业能力是临近毕业才需要关注的问题。根据以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学为基础建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USEM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习知识技能、反思内化为自身能力、再外化为工作表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并非短暂的几周或者几个月就能够完成。由于市场与高校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之大学生缺乏积极认知市场发展的意识,未能充分利用实习等方式深入了解市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造成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形成不当的判断标准和发展目标,限制自身就业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系统构建的路径

(一)政府建立职业信息网络系统,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没有较为权威的职业分析系统,大学生没有合适的渠道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岗位进行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此为契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职业信息网络系统和英国前景系统,与第三方就业资讯机构共同建立具备权威性、全面性、时效性和公益性的中国职业分析系统。权威性体现在职业分析系统所提供的岗位能力需求、薪资水平、发展前景等信息由政府主导联系各级部门汇总搜集,具有代表市场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全面性体现为中国职业分析系统的涉及范围要尽可能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各类职业的信息描述,优先调查大学生从业人数较多的职业岗位,尽可能为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大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分析信息。时效性体现为职业分析系统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定期更新,更新频率可根据不同行业及职位的特点灵活确定。公益性体现为职业分析系统应利用国家财政支持,通过专业人员对各行业及岗位开展全方位分析调查,尽快建立中国职业分析系统,免费向各年级大学生进行推广。

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促进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政策法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市场对本科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不断向市场靠近。建议政府提高对本科高校校企合作领域的重视程度,加快大学生实习立法工作的开展,分阶段出台促进本科高校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校企合作健康、顺利开展,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优化不断贴近市场需求,推动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二)企业提高参与校企交流的积极性,细化人才选拔机制

企业参与、配合建立校企交流沟通渠道可以拉近市场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招聘人才的质量和适应性,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本效益。企业应摒弃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观念,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对口实习机会,一方面,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需求,丰富高校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人才市场匹配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人才成本,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提升企业知名度,弘扬企业文化。首先,大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在企业工作,企业仅需支付低于正式工资的实习工资,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其次,对于一些专业性需求较高的工作岗位,由于市场上潜在人才不多,加之从其他同行企业挖人需要更高的成本,为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开展进一步培养,进行人才储备。最后,大学生对于实习这一迈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较为珍惜,如果企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较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大学生会因为认可和熟悉而对该企业产生较高的忠诚度,为企业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出现双方信息不对称或者大学生求职诚信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另外,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对自己实习经历满意的大学生会向同班或者同专业其他同学宣传该企业,这种宣传可信度高、针对性强,为企业在招聘中吸引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对口实习机会也是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示、发扬和推广。

企业应研究出台适合本单位的人才选拔招聘方案,细化招聘指标,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招聘机制。在调研中发现,政府部门对招聘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满意度较高,通过笔试、面试进行人才筛选,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国家公务员选拔机制。因此,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拔优秀的人才,提高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

(三)高校建立常态化、多元化、深入化的校企交流渠道,优化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建立常态化、多元化、深入化的校企交流渠道是推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系统构建的重要路径。常态化指高校和企业不仅需要建立校企交流反馈渠道,双方还需要协商进行沟通的周期,以确保该渠道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持续优化培养水平,逐步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趋近于企业的要求。多元化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交流活动,例如校企管理人员定期会晤、技术人员与学生自由沟通等,以保证校企交流在不同层次以最合适的方式开展。深入化指企业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选择、教学安排等更为深入的人才培养活动,不局限于就业指导、招聘会等较为基础的活动。

一是建立专用信息传递渠道,运用大数据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高校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就为他们建立专用的邮箱作为信息传递渠道。一方面,该渠道作为高校与大学生之间专用的信息传递途径,能够增强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每年统计新生联系方式的繁重工作。利用专用邮箱这一信息传递沟通渠道对大学生职业目标、兴趣需求等信息进行调查,了解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基本情况,利用大数据等针对每位大学生不同的职业目标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养,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就业能力培养意识,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提升就业能力。

二是优化就业能力培养内容与模式,开展人才需求预测。高校要强化企业参与就业能力培养,定期邀请行业领军人物根据市场现状,对市场未来人才需求数量、层次要求、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合理安排各专业招生规模,避免高校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人才培养数量过剩、不足与结构偏差。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等人才培养初始阶段即邀请相关企业参与设计,将市场需求和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及时纳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

三是引入在线就业指导系统,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求职服务。首先,建议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针对大四学生开设求职信息搜集筛选、制作简历、面试等各类线上线下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从容应对毕业季从校园走向社会可能出现的紧张和不适。其次,根据学校特色建立招聘信息系统,对网络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增加招聘单位发展前景、所需技能等信息,同时增加招聘时间、工作地点、专业、工作类型等筛选功能,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招聘信息服务。最后,对各类指导课程、简历修改系统、招聘信息系统等线上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大学生及时了解目标岗位就业能力需求,主动缩小自身与市场距离

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利用科学的认知方法和专业的职业个性测评系统,结合自我判断与评价,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同时,通过到企业参观或向前辈咨询等多种方式,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尽早树立就业能力培养意识,将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为自身就业能力水平的提升预留充足时间。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类资源,了解目标行业所需知识及技能,不断追踪目标行业发展趋势,主动缩小自身与市场距离。同时,重视实习机会,根据职业目标选择合适的实习岗位,深入了解目标岗位及市场对就业能力的需求,预防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偏差,切实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水平,避免求职失信现象出现。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信息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订阅信息
毛遂自荐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