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
8月4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四展厅拉开帷幕。
传承不易,“天禄琳琅”藏书修复繁难而有成就
“天禄琳琅”藏书是清代宫廷珍藏图籍的精华与瑰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宫廷善本特藏。“天禄”是传说中的神兽,汉朝宫廷设天禄阁以藏书;“琳琅”原指美玉之间碰撞的声音,常用以比喻珍贵的书籍,此即“天禄琳琅”藏书名称的由来。清乾隆九年(1744),高宗弘历命内廷翰林院检阅内府藏书,选择其中善本进呈御览,并在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内列架收藏,御笔亲题匾联,赐名“天禄琳琅”,主要典藏宋、元、明刊本及影写宋本等珍稀古籍。清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波及了昭仁殿,乾隆时期收藏在昭仁殿的“天禄琳琅”前编书付之一炬。嘉庆皇帝敕令重修昭仁殿,并命大臣重新甄选御花园与宫中各殿所藏珍籍,用七个月时间完成选目,重建了“天禄琳琅”藏书。由于乾隆时期的“天禄琳琅”藏书几乎焚毁,现今所谓的“天禄琳琅”藏书,多属火灾后重建的后编书。
清末民国,“天禄琳琅”藏书历劫兵、盗,流散四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政府拨交、私人捐赠和单位采访等渠道,国家图书馆共收藏“天禄琳琅”珍籍279部,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收藏“天禄琳琅”数量最多的单位。《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中最为珍贵的版本大部分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所藏“天禄琳琅”珍本中,宋元版 (含金刻本)有79部,大多数都是珍贵罕见的旧椠佳本,流传有绪,许多系海内孤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物价值、数据价值。
2013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历时八年,精心修复了馆藏损毁严重的300余册“天禄琳琅”藏书。此次展览不仅向社会公众介绍清宫“天禄琳琅”藏书,更重点展现了“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繁难过程和巨大成就,显示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长期以来,为深入推进古籍保护工作,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所进行的不断努力和坚定信心。
展示全面,互动体验让观众参与“守护”
中国自古就有通过曝书(晒书)以保护典籍的优良传统。“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是2022年国家图书馆“晒书”的重要活动之一,既晒国宝又晒技艺,共分为“天禄零楮 册府重光”“精具利器 匠心良材”“妙手巧艺 古书回春”三个单元。“天禄零楮 册府重光”单元中系统讲述了“天禄琳琅”藏书前编书的形成与损毁经历,图文并茂地呈现“天禄琳琅”后编书的重建背景、外形和钤印特点,以及“文物南迁”“溥仪盗书”等聚散流转故事;梳理国图馆藏“天禄琳琅”珍本书籍基本情况、破损状况及编目整理工作,强调了其抢救性修复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精具利器 匠心良材”单元重点展示了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实施过程,简要概括了国家图书馆数代古籍修复工作的经验积累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具体介绍了参与项目的修复团队,以及采取的修复原则、流程、材料、设备、工具等内容。“妙手巧艺 古书回春”单元则精选“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具体实例,通过修复前后对比展示修复成果,并延伸介绍此次修复涉及古籍的不同破损类别,如絮化、霉蚀、酸化、虫蛀、粘连、缺损等。
此次展览展出善本、普通古籍、中外文现代图书、报纸、档案复制件等不同类型展品共计72种85册(件),其中有一部分为经过修复的天禄琳琅旧藏珍籍。另配合展出修复过程中精心制作、选配的材料和工具等48种,让观众不但能观赏重要典籍,同时可以了解大国工匠的划时代技艺。重点展出的珍贵古籍有清乾隆内府抄本《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十卷》,该本详细著录每部书的版本、钤印、卷册等情况,为一部完备的清宫善本书目;宋绍兴二年至三年(1132—1133)兩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赵万里主编《中国版刻图录》对此本曾评价:“宋时建本、鄂本、蜀本都直接间接从此本出。此书元丰监本久佚,此为硕果仅存之第一本。”;宋绍定六年(1233)临江军学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经文徵明、王世懋、季振宜等明清藏书名家递藏,世所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献和版本价值;元大德九年(1305)太平路儒学刻本《汉书一百卷》版本珍贵,但之前地脚处书叶、衬纸纸张表面生有大量霉斑,并存在泥渍、糟朽、残损等,修复后方能一睹真容,充分体现了修复人员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由朱熹手定其纲、朱熹门人赵师渊撰写其目,因该本原瓷青绢质书衣破损面积大,故采用了补绢仿制与染色、做旧等修复方法,呈现出补绢与原书衣高度匹配的自然老化效果,非常适合观众现场感受“整旧如旧”的古籍修复原则。
展厅同时设置了古籍修复场景复原、修复纸样体验等互动项目,向广大观众普及古籍修复技艺及相关知识,让观众进一步深入了解古籍保护理念。在古籍修复室的复原场景区,观众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体验“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的各种修复形式,一起参与守护“天禄琳琅”藏书,在完成闯关后,观众将成为“天禄琳琅”守护人,获得一张来自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电子版“天禄琳琅”守护人证书。而在“修复纸样体验”中,观众可对不同种类的修复用纸进行“科学”检测,通过指定操作可得到一份包括纸张产地、制作工艺、纤维结构等详细信息的纸张报告,这样的方式,增进了观众对古籍修复用纸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