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业(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重庆401120)
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资金结算是交易活动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目前,全国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基本实现在交易环节的保证金自动收、退,在电子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但在资金结算电子化实现路径上百花齐放,管理幅度和深度不一,常见交易资金结算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传统单点接入模式和结算平台接入模式。本文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市场主体参与的保证金收退、资金结算平台功能及管理模式,以及对后续财务核算、管理等联动环节进行探析,并结合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工作实践,提出可供借鉴的公共资源交易资金结算平台管理构建模式。
传统单点接入模式,是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类业务系统按照交易规则、业务流程及要求,通过分别对接满足条件的各银行特色产品渠道,以获得银行直连服务。该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保证金退款计息等业务规则要求,但同一银行渠道很难满足或无法完全满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同交易品类业务资金结算的个性化要求,特别是在资金收付及管理细节上,银行需根据不同业务特点提供不同特色产品进行业务匹配或提供标准系统接口由业务系统端完成定制开发。整个实现过程往往耗时费力,且技术、管理均受制于银行渠道方,逐一对接银行系统接口的工作量及后期技术运维成本较高。
结算平台接入模式,是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独立打造的支付结算平台来统一对接各银行渠道,一般由银行提供标准接口,结算平台统一进行技术接入。同时,结算平台又分别与各类业务系统互连,并预留后端财务软件系统或ERP系统的延展性空间,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支付结算平台系统操作界面进行银行账户信息查询、头寸调拨、资金计息、转账支付等操作,并可根据需要自行在其系统中定制个性化功能。平台采用高内聚、松耦合、强扩展设计思路,对外直连多银行渠道,对内打通各业务系统,形成“1+N+M”的一站式资金结算模式。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基于平台管理模式构建的结算系统既能适应各类交易资金结算特点,又特别考虑资金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以及对各类交易资金进行全面管理和数据统计。对比传统单点接入模式,结算平台接入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系统自动确认到账,支付平台接收业务系统生成的订单信息后,自动与银行推送的到账信息进行匹配,由系统自动确认到账,省去了人工查账及核对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信息保密性。同时,结算平台与各业务系统间仅通过唯一流水号进行信息交互,无任何业务相关信息透传至结算平台,从架构上保障了敏感信息的物理隔离。结算平台对接银行的方式为银企直连支付接口对接,而不是各银行特色产品接口,底层仍然是银行管理体系及支付接口,从根本上加固了结算系统安全和信息保密。
结算平台与各业务系统无缝连接,及时响应业务端收付款指令,各功能模块侧重于与交易业务流程的融合,将系统自动确认到账、资金账户管理、资金计息等功能模块巧妙嵌入,紧密贴合公共资源交易各项业务管理要求。同时,在业务付款环节增设付款指令逻辑校验二次防火墙,并紧密贴合业务端管理需求提供各类基础数据、结算管理报表和资金对账文件。在自动对账环节,结算平台将日终对账差异数据及时反馈至业务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结算平台接入模式下,由平台统一接入多家银行渠道,收款环节为市场主体提供多渠道缴款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线支付或转账支付方式进行缴款。而传统单点接入模式采用分别对接各银行特色产品渠道的方式获得银行直连服务,客观上限定了资金入账的目标银行数量,对于客户而言存在跨行入账的银行手续费及到账不及时等问题。结算平台接入模式贴近用户需求,进一步拓宽了入金渠道,客户便捷性凸显,同时也打破了出金银行受限壁垒,结算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全面满足各类业务交易资金结算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结算数据中台。结算平台接入模式实现了集数据密送、一键对账、自动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中台管理,为公共资源交易各版块业务提供全场景、标准化结算服务,能全面满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类业务交易资金结算的个性化要求,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结算数据中台,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的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业务中台和大数据系统互通,以实现数据的整合共享。
结算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微服务集群的系统架构,具有系统运行稳定、服务节点弹性较强、系统功能具备扩展性等优点,能有效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在技术选型上,使用成熟稳定应用广泛的spring一站式框架,包括spring、mybatis、maven、oracle数据库、memcached缓存等工具和技术框架,基于java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实现。使用nginx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器,进行多服务节点的流量转发。采用分布式微服务集群的系统架构,具有系统运行稳定、服务节点能够弹性增加、系统功能高可扩展性等优点,能有效保证结算平台的高可用性,并可根据需要自行在其系统中定制个性化功能。
采取一端统一接入各合作银行,另一端分别对接各业务系统的结算平台接入模式。省去了各业务系统逐一对接各银行的繁琐工作,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和运维效益。为保障结算平台统一对接的各银行渠道平稳运行,结算平台后台需定期维护、升级各银行支付接口。同时,为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各板块业务资金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结算平台需第一时间响应各业务系统接口升级、改造需求。假设银行渠道数量为N,业务系统数量为M,从系统对接及运维工作量来看,传统单点接入模式下工作量为N×M,而结算平台接入模式下工作量为N+M,系统对接工作量及运维成本对比非常明显。
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用高内聚、松耦合、强扩展设计思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内率先打造符合行业特点的金融级结算平台。该平台对外直连多银行渠道,对内打通各业务系统,形成“1+N+M”的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并紧紧围绕“资金效能”“服务质量”两条生命线,竭力提升平台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打造阳光、高效、规范的结算服务品牌,全方位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主要服务方式的全国一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本文以招投标项目保证金结算为例,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资金结算平台管理模式进行探析。其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包括资金到账通知、付款指令执行、日终对账设计等全结算流程均实现电子化,不再依靠网银或人工查询方式解决资金到账信息传递和保密问题,保证金结算流程如下。
业务系统向结算平台发出保证金账号申请指令以及该账号可查询时间,由结算平台提供相应的银行账号,并进行查询时间限制,同一特定银行账号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在一个项目中使用。
市场主体按业务规则要求将投标保证金划转至其投标项目指定银行账号。到达业务系统指定查询时间后,业务系统自动发起保证金到账明细查询,针对同一投标主体保证金分多笔入账的情况,在查询入账明细时,结算平台不作过滤和合并。结算平台按照业务管理要求,在未达到查询设定时间前不响应业务系统查询请求。
项目结束后,由业务系统发起保证金退款指令,结算平台执行逐笔退款。支持由原保证金入金银行渠道退至客户原缴款账户,也支持由非原入金银行渠道退至客户原缴款账户。退款时,结算平台自动触发校验功能,校验该笔保证金唯一流水号且本次退款金额小于或等于未退金额时方可执行退款。
业务系统不用单独发起计息和退息指令,由结算平台内置计息功能模块,在收到投标保证金退款指令时自动执行计息。在收到投标保证金退款指令时,结算平台按照预设利率自动计算投标保证金对应利息,并自动执行退息。
结算平台采取系统封闭式自动对账模式,将系统数据与银行网银数据进行日终对账,差异部分显示在平台操作界面,由指定人员进行人工处理。同时,结算平台日终将同步推送当日已开标账号入金明细及当日出金数据明细等对账文件至业务系统,以供业务对账使用。
业务系统与结算平台之间所有的交易明细,结算平台均有唯一交易流水号进行标识,且该流水号会返回给业务系统进行保存。在需要生成保证金等相关解密数据统计报表时,业务系统保存的数据和结算平台保存的数据通过该流水号进行关联,业务系统负责提供该流水号对应的项目相关信息,结算平台负责提供该流水号对应的保证金收、退、以及利息等资金信息,汇总为业务管理报表。
系统构架方面,按照“1+N+M”的一站式资金结算模式,结算平台通过银行提供的支付接口对外直连多银行渠道,同时以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对内打通各业务系统,形成1+N的底层银行渠道支撑和M+1的业务资金结算保障,为各类交易业务提供标准化资金结算服务。入金环节,结算平台收到各银行渠道到账通知,根据业务规则实时或定时传送业务系统,业务系统根据资金到账情况更新订单支付状态。出金环节,结算平台接收各业务系统付款指令,进行原流水校验或虚资金账户余额校验后执行付款,并将付款结果同步至业务系统。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结算平台系统操作界面进行资金结算审核、头寸调拨、资金计息、日终对账等操作。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重庆市公共资源中心交易资金结算相关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交易资金结算服务规范》标准化文件,包括业务资金结算及对账、交易资金结算记录的管理、结算专户管理、业务结算数据统计及分析、会计核算相关配合工作、结算数据保密与资料存档及结算资料交接和系统对接等内容,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交易资金结算管理,确保结算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按照资金性质不同,可在结算平台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分别设置保证金账户、利息资金账户、误进款资金账户等多个科目的资金账户,系统后台根据资金属性不同对各科目资金账户进行独立管理。其中,保证金账户用于记录保证金收支明细,利息资金账户用于记录支付给投标人保证金利息收支明细,误进款账户用于记录投标人错误缴纳保证金收款账户所产生的资金收支明细。
为保证业务操作安全,结算平台在内部管理子系统上设计、实现了线下支付人工差错处理、退款和付款审核等功能,在后台管理功能中增加了权限管理,采用双岗复核机制,关键业务功能或大额资金操作设置多级审核。
数据安全方面,实施数据库的定时备份改造。在保证结算平台运行平稳、历史数据完整备份的前提下,实现每半小时增量备份核心数据库到灾备机房数据库。
运维保障方面,在堡垒机上配置相关管理策略,对各子系统的服务器、数据库、网络设备的日常操作进行安全审计,能够拦截非法IP地址访问。并对内部人员操作日志进行审计监控,有效防止误操作或者非法操作。
与业务系统无缝连接,及时响应业务前台。结算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开发建立在第三方支付系统搭建及支付机构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统一接口与公共资源交易各业务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能够专业、及时、有效响应业务端收付款指令。同时,侧重于与交易业务流程的融合,将系统自动确认到账、资金账户管理、资金计息等功能模块巧妙嵌入,紧密贴合公共资源交易各项业务管理要求。结算平台包括配套的内管平台作为系统管理、业务管理的入口和操作平台,并提供接口授权接入管理配置管理、密钥证书管理、收支明细查询、退款查询及操作、银行余额查询及资金调拨、统计报表管理、操作日志查询及审计等后台管理功能,能够实时响应业务端收付款指令,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业务资金结算服务。同时,与传统资金结算模式不同的是,结算平台在业务付款环节增设一道防火墙,根据业务类型不同,在出金环节对原入金交易流水及账户余额进行数据校验,校验不通过对异常付款指令将退回业务系统,并提示付款失败原因,待人工介入后核实处理。另一独到之处在于,结算平台各功能模块采用高内聚、松耦合结构,保证了系统平台的强扩展性,为响应业务端未来各项管理要求预留了延伸开发的空间。
资金收付实时记录,形成结算数据中台。结算平台整体框架分为三个层次:网络服务层、后台管理层和数据层。由支付子系统、账户子系统、服务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四大模块子系统设计、交易流程、安全设计及标准接口等部分构成。在数据层,形成不同维度的结算数据报表,为前台业务管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同时为后台财务管理提供核算依据。结算平台虽对接多个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系统,但结算数据被条分缕析对应至各业务板块,形成完整对结算资金对账文件,并按照资金账户属性不同,形成更为细化对资金账户明细。原传统资金结算模式下,数据散落于各业务系统和各银行渠道,大部分结算报表依赖于人工台账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往往得不到保障,不同部门统计口径不一,也导致数据核对工作繁重、无序。结算平台针对这一痛点,在资金流水产生时就分类至不同的基础数据单元格,再从不同维度进行数据汇总,形成各类结算报表,从根本上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优化财务记账模式,积极助力业财融合。原传统资金结算模式下,各业务板块结算资金收付需会计人员逐笔核算,并在月末进行银企对账,确保财务核算工作准确无误。结算平台模式下,由结算人员完成每日对账工作后,提交业务资金汇总表及银行资金收付余额表供会计人员按业务板块进行汇总记账,此模式下,将每月银企对账工作前置到每个工作日,由平台日终自动完成,不仅大大提升了信息保密性和对账效率,且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异常资金,及时提示业务端,主动服务市场主体。同时,业务数据存放于公共资源交易各业务系统,结算数据存放于结算平台系统,财务数据存放于会计核算系统,前中后台数据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彻底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一套完整且严密的数据管理体系。进一步彰显了交易活动、资金结算及财务管理前中后台的管控协同效应,有利于发挥大数据应用于数据聚合作用,助力业财融合,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能力。
公共资源交易结算平台管理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缴款方式,同时与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使公共资源各类交易的资金流、信息流均封闭式运行,其安全性和便捷性显而易见,为交易活动、资金结算及财务管理三者联动性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在实践运用中,应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实现数据交互和收据分析,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进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顺利进行,推动内部系统与监管平台、信用平台、其他政务与公共服务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