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黑翅长脚鹬合作繁殖的记录

2022-11-28 08:31:22陈剑陈艳鹦谭彩玲
中华环境 2022年11期
关键词:长脚雏鸟鸟巢

文|陈剑 陈艳鹦 谭彩玲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湿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野生动物监测研究逐步深入。黑翅长脚鹬种群动态研究对监测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衡量湿地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目的

黑翅长脚鹬属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是一种修长的黑白色涉禽,它的特征为细长的嘴黑色,两翼黑或浅棕色,长长的腿红色,体羽白,颈背具黑色斑块;成年雄性有金属色的黑色羽毛,成年雌性有浅棕色光泽的羽毛;幼鸟褐色较浓,头顶及颈背沾灰。黑翅长脚鹬广泛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及印度、中国、东南亚、北非、澳大利亚、加拉帕格斯群岛、加拿大中南部、美国西部和东南部。中国的首次南方繁殖记录出现在2003年的香港米埔湿地,随后的2006年深圳、惠州和中山等地均有繁殖报道;2017年深圳、香港、惠州和中山发现了 4 个小型繁殖地;2020年云南发现了黑翅长脚鹬成鸟种群及其幼鸟。

我们通过两年来的艰辛努力,连续在35℃以上高温下野外作业,在四川省首次发现黑翅长脚鹬繁殖地。我们对其繁殖行为及巢址、周边环境因子进行记录,研究黑翅长脚鹬繁殖期的活动规律,分析各环境因子对其巢址选择的影响,旨在为保护黑翅长脚鹬及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区概述

2021—2022年在开展成都市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中,我们在邛崃、大邑和新津等地多次观察到黑翅长脚鹬成鸟种群和亚成鸟。调查区域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这一地带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分布有蒲江河、南河、斜江河、西河等诸河。每年来这一区域越冬的鸟类有近万只,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夏季常见鸟类有棉凫、水雉、灰翅浮鸥等。

研究方法

根据黑翅长脚鹬的生活习性,我们在调查样区内布设长度不小于3km 的样线5条,调查频率每周1次至3次,在晴好天气时沿线使用60倍单筒望远镜和600毫米长焦单反相机进行观察记录。6月上旬黑翅长脚鹬进入繁殖期后,我们定位鸟巢,记录巢址的生境,测量鸟巢的长径、短径、巢深、巢距水面距离、巢址所处地的水深、巢址周围的植物密度与高度,记录鸟卵数量,测量鸟卵的长径和短径等。

观察记录

2021年7—8月,我们在调查区多地多次观察到黑翅长脚鹬成鸟种群,这些种群成对或成小群地在废弃鱼塘、荷塘和稻田中活动。期间,历经42天记录黑翅长脚鹬3只雏鸟成长为亚成鸟(见图1)的过程,最大成鸟种群41只。其繁殖地是植被覆盖度低的废弃鱼塘,未见到黑翅长脚鹬孵化过程。观察过程中发现,雄鸟和雌鸟对雏鸟轮流进行守护,对接近雏鸟的异种鸟进行鸣叫警告、俯冲飞行驱赶。

2022年6月6日,我们在新津和大邑交界的过渡地带发现一雄、两雌黑翅长脚鹬及其鸟巢,窝卵数为5枚(见图2)。鸟巢建于荷叶下的滩涂,滩涂周围是大片的明水面。巢材由莎草科植物的茎秆构成,鸟巢距离农业机耕道及人居点分别为10米 、150米。

观察中还发现,距离鸟巢70米的浅水区常有单独或成对的黑翅长脚鹬成鸟活动。在孵化期间,黑翅长脚鹬全部成员轮流进行孵化,通常至少有一只成鸟就近觅食并守护鸟巢,对进入其领地的同种鸟和异种鸟进行高频鸣叫警告、俯冲飞行驱赶。6月29日首只雏鸟破壳而出(见图3)。

2022年7月,在离原巢址直线距离约800米的地方,我们发现一雄、两雌繁殖黑翅长脚鹬和一只亚成鸟已迁移到植被覆盖度更低的稻田(见图4)。该处距离农业机耕道100米,离人居点500米。对侵入其领地的各种鸟类,三只繁殖个体同时进行高频鸣叫警告、俯冲飞行驱赶、追咬等。原巢址发现两只雏鸟虽已破壳却已死亡,可能是附近村民在稻田中捕捉小龙虾时,严重干扰了黑翅长脚鹬正常孵化过程,导致未及时破壳的雏鸟被遗弃(见图5)。

■ 图1 左图为黑翅长脚鹬雏鸟,右图为黑翅长脚鹬亚成鸟

■ 图2 黑翅长脚鹬鸟巢和卵

■ 图3 黑翅长脚鹬首只雏鸟破壳而出

■ 图4 繁殖个体和亚成鸟

■ 图5 被遗弃的雏鸟

■ 图6 亚成鸟

■ 图7 成鸟种群

表2 黑翅长脚鹬观察记录

我们在周边废弃鱼塘发现一对黑翅长脚鹬繁殖个体及亚成鸟(见图6),可以确定仍有孵化点未被发现。观察期间发现最大成鸟种群有56只,它们成小群地在鱼塘浅水区和滩涂上活动(见图7)。

讨论

一般来说,黑翅长脚鹬是成对繁殖的,雄性和雌性一起孵卵是很常见的。黑翅长脚鹬2岁开始性成熟,每对通常最多产卵4枚。2022年观察记录的数据比较特殊,窝卵数为5枚;一雄、两雌黑翅长脚鹬全部成员轮流进行孵化,孵化期间总有一只成鸟就近觅食、负责警戒。卵长短径与南方繁殖区各地报道记录相比无显著差别,巢特征是明显偏大而厚实。巢址选择在植被覆盖度低的地方,可能是在孵化期间需要具备良好的视线以便及时对入侵者做出快速反应。入侵者离鸟巢或雏鸟越近,成鸟采取高频鸣叫警告、俯冲飞行驱赶等行动就越为频繁。

在许多合作繁殖的鸟类中,非繁殖个体可能会在繁殖过程中通过协助筑巢、孵化、威慑捕食者和供应雏鸟来协助繁殖个体。美国鸟类学家Arleone Dibben- Young等人在夏威夷长达9年时间对黑翅长脚鹬合作繁殖行为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黑翅长脚鹬非繁殖个体通常与繁殖个体关系密切,或是一个或是两个繁殖个体的前后代,或是其中一繁殖个体的兄弟姊妹。由于样本数量少,尚不清楚黑翅长脚鹬繁殖个体和非繁殖个体之间的关系,难以评估合作繁殖成功率。日本鸟类学家在东京都和千叶县边界附近长达10年对黑翅长脚鹬合作繁殖中的孵化和照顾雏鸟进行研究。本次观察记录数据验证了日本鸟类学家在照顾雏鸟方面合作繁殖比“一夫一妻”繁殖个体更成功的观点。

我们的大量视频记录数据表明,黑翅长脚鹬全部成员均参与轮流孵卵、联合筑巢、抚育雏鸟和共同御敌等活动,证实合作繁殖真实存在。南方各地黑翅长脚鹬种群繁殖记录和本次观察记录证明,黑翅长脚鹬南方繁殖种群在四川省境内已经形成。

猜你喜欢
长脚雏鸟鸟巢
为什么杜鹃雏鸟刚破壳就会推蛋?
科学大众(2023年5期)2023-04-06 06:05:38
Task 1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拐杖也分左右手
鸟巢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手机“长脚”了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
海峡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