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张志成
为提高变电运维的工作效率,变电运维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熟悉各种设备,然而由于变电站运行的设备较多,不但会增加故障的概率,而且还会增加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并且,一旦发生电力故障,对电网、设备、人身安全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变电站维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和规程,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
电力系统整体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电网中,变电运行是关键环节,通过对电网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掌握电网的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对变电站的主要设备进行运行管理与操作,并根据用电负荷的整体调配,依据调度指令对站内电气设备做好停送电操作,同时要根据故障情况,对电网和设备进行监控,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供电的使用效率。
变电运行有其特殊性:一是电网中的设备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作用不容忽视。二是设施多。三是工作单调。四是集约管理困难,变电所分布分散、线路多,给变电运维带来较多困难[1]。
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包括变压器、电缆、隔离开关、母线等,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人员应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和保养。
变压器作为变电所的核心设备,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性,并且变压器自身的构造特点则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安全工作。变压器是一种精密的机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其结构特征,如电线是否有位移、损坏,高压绝缘设备是否有损坏,特别是对变电器的绝缘性,在日常维修中应加强绝缘检查力度[2]。
在进行电力线缆维护时,必须按电缆支架至接头端的长度将塑料套管截去,并在处理时做好相应的标识,并用不同颜色的热收缩塑料管材以区别三相芯。同时,为解决电线的受潮问题,必须对室外电缆的末端进行防水处理,并对其进行加固。此外,电力电缆与绝缘导线也有不同,使用过程中发热量大,热量不易散发。所以,当其直径相等的时候,缆线的载流要比一般的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必须在主路和支路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在扩容时,可以采用相同规格的电缆进行并联,但应注意到电缆的载流上限问题。
在高压开关设备中,隔离开关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由于其本身没有灭弧功能,再加上其开断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维护人员往往把重点放在断路器上,而对隔离开关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设备维护和管理中,要着重解决动静触点的接触问题,要注意对接地设备进行同步调整,并且要注意动静触头上的润滑油,以免产生卡滞现象。另外,因为粉尘极易粘在触点上,造成接触不良,产生电弧等过热问题,必须保持触点清洁[3]。
母线是变电电缆中重要电缆,主要由铜和铝材料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电能进行定向输送,以确保发电机和电压发生器等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母线不但能调节、输送电能,而且能确保电器的安全性、扩展性和线路的最佳性。在对母线进行例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应留意线路器具的平滑、无异常现象,并查看母线连接处的安全状况,并对该装置的工作温度进行测试,如果发现接头温度较高时,应对其进行彻底检修,必要时应定期清洗,并对其附属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母线的安全,确保供电。
输配电线路的敷设是提高输电量的关键。电线的敷设形式多种多样,架空线路极易受雷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变压器的绝缘部位发生严重的故障。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设备受损、火灾等情况,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变电运行设备短路问题是指一些电气设备发生了不正常的接触,从而产生了某些无法控制的电力值,从而对电网的整体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高压设备的安全设置,并通过增设保险丝等手段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跳闸故障,会造成短期断电,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设备跳闸问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跳闸故障的种类较多。在变电作业中,当母线发生故障时,会发生跳闸故障,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跳闸故障是对线路和设备的一种保护,但如果经常发生故障,则会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运维人员要加强对系统的操作模式的检查,对不同的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同时,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加强电网一、二次设备检查力度,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安全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在工作中,要确保对电网设备、电网信息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完成交接。如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可快速做出反应,确保了道闸工作的快速准确。同时,要高度重视设备巡检工作,严格按规程操作,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交接环节要注意细节,通过交接班任务的细致完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不正常运行状态,以此使高压、超高压网络异常具有较强的可见性,在实现问题及时解决的同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定期检查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电力系统的问题,从而减少由于故障而造成的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微机和晶体管,每隔半年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修,晶体管维修主要是检测供电电压和逻辑工作点,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加强设备检修,则是要将取样报告和定值报告打印出来,然后才能进行完整的分析。
安全问题是电力生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变电站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变电站运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并实行全面的安全责任体系,及时改进和维修各种不安全因素。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前提下,必须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增强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要加强对变电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进行整顿,以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
在电力公司的变电站设备报修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其工作程序的标准化。在信息化系统中,每个变电站都有相应的识别码,一旦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就可通过识别装置的识别,获得相关的维修信息,从而掌握维修的流程。而维护人员只要遵循相应的程序,就可以在指定的程序中完成质量保证的信息,这对后续的维护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的报修过程中,需要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处理,其主要原因是维护人员会给出相应的维护提示,由电力设备维护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及时组织检修。传统的供电公司采用的是电话报修方式,由于缺乏信息沟通,维护人员容易懈怠工作。通过使用信息化系统,电力设备的报修记录、故障情况等数据可以直接记录在电脑上,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相关的记录资源,定期进行相应的备份,并将其与相应的设备进行相应的识别,以统计维修数量,从而为用户的判断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可靠的参考。
只有在确定了故障检修方式和检修计划后,正确运用故障检修技术,才能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确定了设备的故障后,需要进行以下操作:一是分析电力系统的故障状况,从而可以清楚地了解故障的技术需求,并且进一步优化检修方案,提高检修计划的有效性。
二是根据全效维护模型,确定故障修复的具体区域,如不同的维护模块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必须对维护内容进行合理的配置,配备相应的维修人员和技术,从而使维护工作变得简单。
三是确保相应的维修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选用相应的技术。如在遇到某些较为复杂的故障时,需要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检修周期,并根据故障等级确定相应的检修方案,并将其与数字化建模相结合,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故障处理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维修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中接地问题通常是维修工作的重点,具体的维修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由于接地工作有较大的隐蔽性,所以维修时要仔细检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不但会对变压器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且容易发生烧毁甚至更严重的事故。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修中,必须严格解决单个的故障,并对线路的布线进行检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做好变电站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以定期检查的形式进行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日常的记录,对发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记录,以便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
同时,在监测中心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并做好相应的备份,如果监测中心发现电源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转。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和值班期间,要做好设备故障的记录,并及时上报,从而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降低不必要的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4]。
对电力系统的故障维修技术进行效益评价,应从维修费用、维修方案和维修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要求变电站故障检修人员在具体检修时,应根据现有的检修记录,结合故障处理的要点,对检修方案进行优化,并对检修资料进行详尽的记录。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各种设备故障的种类和有关的维护处理技术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在今后的维护工作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保证变电站的长期运行。通过采取技术评估,可以为故障处理和维护计划的优化提供基础,既可以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率,又可以有效地降低维护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因电力设备故障往往涉及设备、材料、零件的更换,而备用设备、材料和零件的成本较高,所以通过对设备的维修和维护进行优化,可以降低成本。
综上可知,变电站运维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因此,在电力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要把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制订出严格的管理规范与制度,既能防止变电站的不规范运行,又能稳定地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