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比喻手法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同为描写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均使用了精巧的修辞手法。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刘禹锡用了两个比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比作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将湖中的山比作“青螺”,将湖水比作“白银盘”。
这两首诗都通过比喻的方法来表现喜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诗人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
《望洞庭》则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象,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托物言志类
《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托物言志类诗歌。《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通过咏马、赞马以及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他借助石灰表达了自己清正廉洁、顽强不屈,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志向。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所写,这是一首题画诗,借竹写人,写诗人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以及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托物言志,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本诗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自况,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