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文明的创生密码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文明创生境域*

2022-11-28 11:07黄显中李盼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明服务

黄显中,李盼强

(湘潭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创造社会主义文明是毛泽东毕生的伟业。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取得立国、建国、兴国、强国的伟大胜利,探索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1]5-14两座高峰。这既是过去能够开创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重要经验,也是未来能够成功抒写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崭新篇章的条件保障。长期以来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被广为学习研究阐释,但主要囿于党史、党建和伦理道德研究范式,而未进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整体性视野,以致其文明创生的内在本性和独特功效被严重遮蔽。本文以毛泽东生平思想事业为依据,解开为人民服务的自我实现本性,为敞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文明创生境域,为揭开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密码,为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启迪。

一、自我实现:为人民服务创生新型文明的内在根据

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坚定创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理想信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后者的整体性中产生,又化为具体实践促进后者的创生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内在根据。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本质上是成物成人成己的“自我实现”过程,从而构成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存在论开启。然而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这个理论深层蕴含,在毛泽东思想的长期研究中从未被提及和论及。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但并非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实体,而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践行,实质上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毛泽东创造提出、终生坚持和积极弘扬为人民服务,无不强调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性、实践性和活动性。194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2]1004,每一个指战员、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在英语世界为“ontology”,后者也有人译为“在”,具有存在论的本源意义。所谓“是为人民服务的”,即“在为人民服务”“去为人民服务”,不仅道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存在方式,而且规定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存在形态。为人民服务不是只做一两件好事,而是时时处处在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倘若不化为具体的感性实践活动,就必然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抽象思想活动,只是思想观念形态的为人民服务,只是口头、报告、文件中的为人民服务。这种知识论的为人民服务言而不行、说而不做,恰恰是毛泽东所严厉反对、坚决抵制的,至今仍为人民所不时发现、切身碰见。1942年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3]467走出为人民服务的知识论误区,进入为人民服务的存在论境域,唯有确立视人如己的革命人生观,切实从事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实现成物、成人、成己的“合内外之道”。

第一,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是促进客观世界改造的“成物”过程。客观世界的改造既是人民改造自然界的过程,又是客观世界经过人民劳动化为属人世界的过程。劳动生产是人民为了生存发展必须进行的感性活动,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作为现实的个人,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4]519。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民的天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主要靠人民自己奋斗。中国共产党通常不替代人民生产、不向人民恩赐利益,但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漠视不顾人民生活生产,相反积极参与人民生活生产的构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人民的生活生产服务;“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5]137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性辩证法。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生活生产脱离孤立与无援的优胜劣汰,超越传统依靠自然的贫乏性缺陷和现代控制自然的片面性占有,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接续飞跃,伟大祖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深刻转变。这是成就人民生活生产的“成物”过程,是成就客观世界改造的“成物”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成物”过程。

第二,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是推动人民全面发展的“成人”过程。“成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命题,人民的“成人”即成就人民自己,也就是人民的自我实现,本质上指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既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自由解放理想,又是毛泽东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毛泽东引用《共产党宣言》原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416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依赖于人民感官的发达,人民感官的发达依赖于人民需要的满足,人民需要的满足依赖于人民利益的实现,人民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这是党与人民的对象性辩证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生活生产服务,将人民从必然性支配中解放出来,为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将人民利益正当合理有效服务出来,为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激发出来,为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将人民的自主劳动能力联合起来,为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新型文明的社会形态。1944年毛泽东指出:“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6]20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不断为人民的自我实现创造有利条件的社会革命,就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实现自我的“成人”过程。

第三,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是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的“成己”过程。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人民和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的核心。党的领导能力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自然具备的,而是党在领导工作的为人民服务中不断练就的。1945年毛泽东指出:“要在实际上实行领导,不要常常叫喊领导。”[6]328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提高领导能力的训练场,又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锻造场,更是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主战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反性辩证法。恰恰是在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中,党的领导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唯有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才能不断改进领导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不断夺取新胜利、实现新突破、开辟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成熟的党,一个“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6]397的党,一个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一流的世界性大党,完全是在为人民服务中自我实现的“成己”过程。偏离和脱离了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能力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党的领导权不是巩固而是备受质疑,党的长期执政也就缺乏“成己”的自我实现基础。

第四,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毋庸置疑是个成物成人成己的过程。在为人民服务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成物成人成己同时在场地共同实现,对象性确证成物即成人即成己,又对象性地确证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成人之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我实现”理论,以对象化的实践逻辑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新的“天人合一”,《中庸》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7]103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则“赞天化育”“并与天齐”,令人民敬仰、令世人仰止。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体之仁”的感性活动,既以客观世界的改造成就属人世界,又以人民的主观世界改造成就人的全面发展,还以领导能力的改造成就党的长期执政,以成物、成人、成己三维合一的自我实现,不断创生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融合实现,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4]187,标志着人类进入自我实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不断促进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解决,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存在论开启,使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经过为人民服务不断成长成型成熟。

自我实现不仅是毛泽早期伦理思想核心,而且是毛泽东思想和事业的全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让人民的利益获得“被解蔽状态的展开”[8]217,迎来成物、成人、成己的自我实现,具有诞生、创生、产生等鲜明存在论蕴涵,因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生找到了开启的钥匙,并最终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价值导向:为人民服务创生新型文明的社会理想

为人民服务对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取决于为人民服务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根源于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一致性。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观,不断增强人民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民性,不断通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对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这种价值引领,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中呼之欲出,却长期以来不曾有人发现和发掘。

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而且是共产党人的首要和至上价值。在为人民服务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中,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互为对象。这种对象性关系规定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质,构成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内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意味着不为“敌人”服务,否则必然被人民彻底消灭;尤其意味着不为“个人”服务,否则难免蜕变为人民的敌人,最终被人民无情抛弃。1965年毛泽东复信华罗庚指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9]513享受共产党人服务的人民,是由现实的个人组成的利害相关的人民群众,是参与和支持党的革命事业的人民群众个体,而非提供服务的个体的共产党人自身。共产党人只为个人服务,必然只为自身个人利益服务,就将“公仆”地位与“主人”地位颠倒了,将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对立起来了,因价值观错误导致背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43年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6]47每个人只要不谋私利,就必定能够为人民服务,就已然具备共产党人的资质,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一些党员干部虽在组织上入了党,却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在党内却不在党的初心守护之中,根本不配称为共产党人。

第一,为人民服务超越个体局限性,提升人民的社会性。为人民服务既然不是为个人服务,就是为个人之外的人民服务。后者意味着不以自身为享受服务的主体,超越以自身为目的的“小我”局限性;而以自身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展现以人民为目的的“大我”超越性。1938年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10]522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示范和引领,影响和带动其他人为人民服务,形成为人民服务的美德和良俗。为人民服务的主体越广大而自觉,人民的社会性越广泛和深厚,越是脱离和去除人的动物性;社会化越深入,人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越真实,越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1943年毛泽东批评人的基本特性双重性观点,指出:“人,它只有一种基本特性——社会性,不应说它有两种基本特性:一是动物性,一是社会性。”[6]83马克思所谓的“社会主义”顾名思义,是以“社会”为本源和本位的社会形态,是人民的社会性充分展现和发达的社会,是规避社会作为独立力量与人民相对立[11]P80的社会。毛泽东早于1910年首次看到“社会主义”一词,自此不懈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旨在建立最适合于、最无愧于人的社会本性的美好社会。

第二,为人民服务超越个体中心论,增强社会的人民性。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世界观问题。为人民服务既不是为个人服务,就超越了常人的个体中心论,而指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图景。在此意义上,为人民服务具有世界观的性质,它意味着人民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毛泽东强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12]270,就是指一切为人民而去存在[13]1,一切因人民而有意义,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整体性辩证法。为人民服务的这种存在论的世界观,揭晓长期以物为中心的本体论的世界观,揭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属人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为人民服务越广泛而持久,社会的人民性越鲜明而亮丽,人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越是人民性社会,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青年毛泽东称社会主义为“世界主义”“四海同胞主义”[14]73,已然体悟到社会主义理想的理想性所在。毛泽东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生涯中,创造性提出并反复强调为人民服务,要求共产党人以群众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以群众利益为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彰显的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百年奋斗,不仅铸就中国共产党成为服务型政党,而且铸就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

第三,为人民服务超越个人主义,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个人服务,也就是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原则的克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对,利己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相反,都属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消灭的毒瘤。因而1957年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坚持“进行一次不顾国家利益和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的斗争”[15]546,以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路线抵制资本主义的“变色”图谋。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典型市民社会,以资本的利润最大化和增殖最优化为至上目的,推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原则,导致“丛林社会”般的厮杀混战、地狱人间。资本主义市民社会虽因普遍交换而形成普遍联系,但又因此而使每个人沦为单个人的抽象物,并产生出与其相适合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502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不仅继承发展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的马克思唯物史观,而且同样以人民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民性为立足点,着力克服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弊端,不断开创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活动,造就人民的社会共同体。为人民服务不是静态的党的根本宗旨,而是党的根本宗旨的现实实践,并且是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共产党人自由自觉为人民服务,表明不是被迫去为人民服务,因为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在自身。从为人民服务的反面而言这意味着,在为人民服务中不为个人服务,并与为个人利益服务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作斗争,1947年毛泽东写信给毛岸英指出:“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16]306不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不仅阻碍和破坏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共同体建设,而且必然导向虚假虚幻社会共同体的资本主义邪路。从为人民服务的正面而言这意味着,在为人民服务中只为人民服务,并全心全意、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共同体性质,造就社会主义性质的真实真正的社会共同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创造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对人民可能造成的罪恶和伤痛。也正是由于这个为近代以来中外对举的证明,毛泽东在1967年严肃提出质疑,“有的人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资产阶级服务”[17]34。这并不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问题,更是影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

共产党人“个人的思想,如果是不能代表群众的要求,便是自私”[18]20。为人民服务引领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方向,源于其内在的作为感性活动的价值观念,从而以永不止境的实践动力和参与构建,向着社会主义的人类解放方向,不懈开启人民的社会性和社会的人民性,不断超越群众的私人性和社会的个人性,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境界。

三、生产发展:为人民服务创生新型文明的政策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既是人民群众从事社会生产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又是为人民服务对社会生产进行政策领导的过程。离开了前者,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必然是纸上谈兵;离开了后者,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必然偏离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逻辑的对立统一,然而在毛泽东生平思想的长期研究中却不曾领会和领略。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为人民生活资料的社会生产服务。人民从事“四个方面”的社会生产[4]531-533,既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动力,又是创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主体力量。然而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生产被封建的和官僚的资本逻辑统摄而陷入病疠的深渊。这是人类学意义上“生产逻辑的困境”[19]53-54在近代中国的爆发,也是马克思《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秘密的原因,并展望社会解放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指出:“唯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20]96如果说人民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生活生产,那么有意识有计划地控制社会生产则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62年毛泽东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21]305中国共产党有意识有计划地控制社会生产,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社会生产服务,就是通过政策领导引领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否则陈腐污浊和两极对立无法消灭而不可避免倒退回被否定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意义上为人民服务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资本论”,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把马克思提出的构想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政策性的,政策嵌入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领导核心,而“领导”本质上就是为人民服务,但并非普通个人般的为人民服务。如果说后者还主要属于个人美德的践行,那么前者则主要是党的政策的领导。1945年毛泽东自问自答道:“什么叫做领导?它体现于政策、工作、行动。”[6]328政策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党的领导的生命线,是其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核心作用的传家宝。党的基本职责就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办法,领导各行各业围绕党和人民事业进行社会生产,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奠定物质基础、实践经验和精神力量。1962年初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有了总路线还不够,还必须在总路线指导之下,在工、农、商、学、兵、政、党各个方面,有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才有可能取得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胜利。”[21]304路线方针政策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现实化,是中国共产党化为人民服务为现实的领导活动。通过制定引导性、支持性、禁止性、防范性政策,从正反两面积极改变社会生产的界限、前提、条件、环境,人民从事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又在从事社会生产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领先性的,先行筹划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不是被动无奈、尾巴主义的,而是先行筹划、领先而行的。为人民服务的领先既是对人民生存方式的领先筹划,带领人民共同建设切近于、适合于人民本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生存方式的先行筹划,表现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确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194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1004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也是与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践行。中国共产党领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化为为人民服务具体活动的先行筹划,现实地就是先行筹划社会生产发展,调控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使人民利益更合理更安全更稳定地获得实现。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一切群众生活中的问题都要提上议事日程,“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5]138,因而长冈乡群众由衷称赞“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5]138。中国共产党先行筹划社会生产的政策调控,既从动机到后果完全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又推动人民社会生产朝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从而不断为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构筑坚实宽厚基础。

第三,为人民服务是统筹性的,综合平衡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事业的整体性、全局性和系统性,人民需要及其满足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发展性,规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全面性、协调性和统筹性,必须遵循综合平衡的社会主义原则调控社会生产。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21]76,需要通过政策调控促进社会生产的协调发展;综合平衡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反思,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贯穿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整个过程。1959年毛泽东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21]73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立足当下、开创未来,又面临着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必须不断提高领导社会生产发展的政策统筹能力。1942年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2]864以人民目前和日常利益为基础,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调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生产更加全面协调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奠定物质基础。社会生产的综合平衡不是为着“平衡”的消极控制,而是向着“综合”的更广需求和更远目标积极推进,从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四,为人民服务是制度性的,规范保障社会生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不是个人随意性的、志愿性的美德行为,而是制度化、规范化的政策过程。党通过政策过程调控人民的社会生产,又制度性保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政策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分散执行的过程,1948年毛泽东强调健全党委制,指出:“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22]1340-1341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感性活动,就是党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活动,每个环节都是有组织有安排的集体行动,具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在于“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动而工作,从而通过对社会生产的政策调控,坚持、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领导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1948年毛泽东指出:“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22]1286把为人民服务曲解为共产党人的个人行为,不仅严重降低了自身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标准,还使人民利益和人民生产丧失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不能通过政策动员和组织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展现和发挥出来,更不可能创造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社会生产服务,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并且构成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前提条件。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同样不可能创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守护民心建设社会主义,要“比别人更加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23]573。这是比较资本主义文明进化的显著优势,又是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力量源泉。

四、民心守护:为人民服务创生新型文明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汇聚磅礴力量,创造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整体历史成就,又是百年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归根结底在于毛泽东创造性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就是守护民心,就是守护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力量源泉。然而在长期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研究中,为人民服务的民心守护问题至今罕见专人和专题研究。

在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共产党人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人民群众享受共产党人提供的服务,两者共同在场地互为对象性存在。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既将其自身个性特征外化于其中,又在其中将人民群众的需要对象化;既肯定自己因为人民服务而赢得民心,又因赢得民心而肯定自己为人民服务。民心就是江山,民心就是政治,得民心即得天下。1944年毛泽东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6]202国民党独霸专制不要民众,导致民心散乱、离异、动摇,更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民心抛弃、摒弃、遗弃。中国共产党不仅坚定民众至上,而且破解了获得民众的根本方法,这就是毛泽东首创的“为人民服务”。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民心,只有赢得民心才能获得民众,但只有“取信于民”[24]550才能赢得民心。民心是人民的总体认知和共同心意,是影响和决定党的领导的政治基础。民心不是一相情愿能够争取和博取来的,而是两相情愿的相互表现和相互确证。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以第三人称姿态引领、扶持、辅助人民自我实现,又实现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拥护、爱戴[25]978,从而培育和守护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不竭源泉。

第一,为人民服务坚定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念。人民群众是否笃信党的领导,关涉党的政治领导力强弱。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坚定,就极力拥护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就有可靠政治保障。人民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坚定代言人,人民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劳苦大众的救星。1944年毛泽东指出:“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6]147中国共产党不是只在口头上、书面上代表人民,而是以其行动和事业的先进性、纯洁性代表人民,并且集中体现在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立场,自成立起就是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主心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守护,历史地证明了她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26]86,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令人敬仰、敬佩、敬服的党。中国人民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贞不渝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大步前进,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创生社会主义新型文明。

第二,为人民服务坚定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人民群众是否信任党的领导,关涉党的思想引领力强弱。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坚定,就尽力支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就有共同思想前提。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持党的领导,源于人民信任中国共产党,党“取得人民的信任”[6]214。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并非自然天成的,亦非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盲从,而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油然而生。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既真心实意解决人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又严守纪律对人民利益毫无损害和侵害;既根据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调控社会生产保障人民目前和日常利益,又领导人民一道竭尽全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远的目标。千百万人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革命,成为任何力量都完全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心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5]139,凝聚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如果共产党人搞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特权专制,就不可避免酿生民怨、民愤、民抗,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来信任风险[27]378-379,而且阻碍和破坏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

第三,为人民服务坚定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赖。人民群众是否信赖党的领导,关涉党的社会号召力强弱。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坚定,就奋力帮助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就有牢固情感基础。人民“热烈欢迎与信赖我们这样性质的党”[28]316,既在于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和铁一般的纪律,又在于我们党血肉相连、生死相依地为人民服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时时处处了解人民疾苦、急困,虚心求教人民经验、智慧,成为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直接基础,更是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环节。要人民信赖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要信赖人民,就必须和群众做亲人、做朋友。群众在共产党人面前有所畏惧、有所顾忌、有所保留,不愿意向共产党人讲真话、实话、行话,问题就在于漠视而不重视、藐视而不尊重、脱离而不融入群众,因而不可能获得群众的信赖、信任、信托。1941年毛泽东批评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2]790,是一定不能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更不可能形成对人民的强大号召力。毛泽东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既增强人民对党的信赖,又提升党的决策的科学性,正是凝心聚力的根本法宝,构成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创生的力量之源。

第四,为人民服务坚定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从。人民群众是否信从党的领导,关涉党的群众组织力强弱。人民对党的领导的信从坚定,就全力贯彻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创生就有强大实践力量。人民毫无保留地贯彻党的一切政策,体现着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从,但“一切都要依靠群众的自觉与自动”[28]312。群众所以自觉自动地信从党的领导,在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非由于其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的权威而信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和生活生产,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就是毫不利己地为民族与人民谋利益,从而获得人民发自内心的参与和拥戴。这是人民对正义事业、革命真理的信从,为自己的利益而团结起来进行奋斗的信条,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信义。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就是要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利益和追求,尊重和支持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自主信从,从来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人民。1953年毛泽东指出:“凡是用命令主义去办事,都是错误的。”[29]3031927年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就强调“去留自愿”,开始打造新型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军魂。人民信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信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是以现实的为人民服务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贡献力量。

民心就是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守护民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信赖,凝聚坚持、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磅礴力量。“民心如不能巩固,一切也就无从说起”[30]9,更奢谈创造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科学合理地守护民心,是任何时候都必须不遗余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结 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31]1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征和最显著优势。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明拓展深化为“五位一体”,创造了全面协调、共建共享、和合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可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党的领导而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样不可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在建党百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征程中,唯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2]1027,以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才是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好传承发展,才能不断抒写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文明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请文明演绎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