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婷(江苏省柳琴剧院有限公司)
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经历中产生的,但又不只是经历。每一个戏曲表演者要接受严格的唱、做、念和打的表演培训。每个动作、每个笑容,都体现了运动的美,他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适当的夸张,把潜藏在他们心中的细微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背景下,如何在日常的戏曲舞台演出中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递给人们,是广大戏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演员的表演艺术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真正的戏曲表演形式,在戏曲的舞台演出中占据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地位。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如何将艺术美表现在舞台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基本功是戏曲演员所必备的,也是戏曲表演的根本。戏曲演员要想在演出中展现出艺术的美感,就得有深厚的基本功,一个演员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品质来塑造这个舞台人物。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戏曲演员就不能展示出漂亮的舞台角色。基本功的训练是建立在扎实的练习之上的,戏曲表演者要掌握戏曲的基本功,要加强身体和唱功的训练,最后要把唱、打、做、念等艺术手法结合起来,灵活地运用到舞台表演中。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学戏要先学做人,要有好的品行,才能有所成就。戏曲演员的性格、品质都会通过他所扮演的舞台角色展现出来,因此戏曲表演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历代戏曲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德”是“艺术家的栖身之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夸耀品德和技艺,因此戏曲演员不但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较高的品德素养。比如常香玉就说过“戏曲比天还大”的话。
提升戏曲艺术的核心是演员的创造性。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升戏曲的艺术表达能力,让更多的青年参与进来,如果戏曲家过多地将青年带入戏曲,那么青年们将会有不同的心态。戏曲要想吸引大众,就必须要贴近生活,要能体现时代的发展趋势,戏曲表演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戏曲表演者要有创作的艺术才能,脱离了时代和人民的生活,戏曲艺术必将走向没落。所以,戏曲艺术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要靠创新,不断地给艺术表达能力注入新的元素,才能让它焕发出勃勃生机。戏曲要靠表演者的创造性,才能用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来引起观众的关注。
尽管每一位戏曲表演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创作手法,但是,其艺术表达的目标就是把角色引入到观众的心中,把角色最好地呈现给观众,这既需要有深厚的艺术基础,又要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要全面认识所扮演角色的历史背景,就要对其进行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其性格特征。因此,要真正体会到角色的情绪,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学与历史知识,通过对人物的深刻的历史剖析,可以使其个性更为鲜明和感人。戏曲艺术家对人生的认识,也是从舞台艺术中反映出来的。
戏曲表演者对基础技巧要求更高。他们既要把握好演唱的节奏,又要把感情融入演唱中,同时还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动作、形式、外表、叙述等方面来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比如,在学生们的武术表演中,戏曲演员们要有男子气概,而观众则要在古代演出中展现出仁慈的一面。无论怎样,演员都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是由他自己的经历所支撑的。但是,在演出过程中,如何通过对戏曲的节拍与高低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让角色的情绪得以抒发,让听众感受到演出的舒缓,并且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这是单凭反复练习是不可能提高的,演员要不断地对角色进行反省,认真地剖析角色,并将其与自身的思想相结合,加以模仿与转换,不断地反思与归纳角色的个性特点,最后达成一致,这一切都与演员的个人经历、认知程度、文化背景等相关,进而能够呈现出比较好的舞台表演效果。一位资深的戏曲演员,能够掌握他所扮演的人物的表演要点、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情绪变化。比如,在古装戏里,尽管很多演员都采用了花式的表现手法,比如挥舞辫子、甩水袖、打手帕等,来表现角色的个性和心理,但是,真正的演出却没有模型,每一个动作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一个动作的速度都不同,最好的时机就是要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当代戏曲中,表演者要注意生活的落实,要把传统戏曲的程式设计手法与生活气氛巧妙地结合起来,但若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则难以将人生与程式化的演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
大部分时候,一场戏曲演出需要很多人的配合。在舞台上,角色的交互与形成,都要靠交流来实现。当一个演员融入自己所塑造的人物中,并且积极地投入到演出中,他就是这个剧本的一部分,不是一个演员了。人物间的气场相互影响,相互引导,整体上相互牵制。舞台表演者要按照工作分工和剧情安排,在剧本中指定的演出场景进行表演。因此,戏曲表演是一种在演员进入到角色表演状态后,情绪的传达与表现,这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表达。舞台动作、舞台情感、舞台判断是三个重要因素。要想使这三项要素得到有效的执行,就需要演员本身具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在台上,一切的行动和沟通都要建立在戏曲演员的感觉之上,只有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个性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表达方式。在戏曲演出中,演员是第一位的,其次是人物。所以,演员的性格、经历都会对人物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演出时,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经历,不断地运用情感、行为和判断三个因素。因为剧中人物的差异,演员们在感情上的沟通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合适的行动和态度。一般而言,戏曲工作者要深入地思考角色的情感、行为、爱好和关系。演员在台上的表现,包括肢体接触、眼神接触、精神接触等,都离不开戏曲演员的大量经验。
由于戏曲表演具有一种很难被描述和了解的个体特性,所以很难从日常的行为练习或者与戏曲表演有关的知识理论中得到改善。一位好的戏曲演员,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这样才能提高戏曲的感染力和张力。艺术文化是从表演者自己的经历中产生的,戏曲表演者的艺术文化可以划分为“思想文化”与“生活文化”两大类。由于戏曲演员要表现人物的情绪,因此,思想文化就比较好理解了。一个演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观众。戏曲演出并不是单纯地做一些动作和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历史、音乐、哲学、文学等,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和对人物的认识,从而使演出由表面延伸到深层。总之,艺术修养要求戏曲表演者要有一颗观察、发现、体验、感受生活的心灵,这个过程也要求表演者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细心地观察人生,来凝聚更多的艺术积淀,这些沉淀物,一旦有了情绪的动机,就会立刻产生。因此,作为一名具有高文化修养的戏曲表演家,其生活经验、文化阅历和感情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以艺术形式呈现真实的人生,将艺术的美感传递给观众。生活中的行动通过夸张的艺术表达而得到升华,夸大也是有限度的。艺术扎根于生活。就像一位艺术家说的,“人生不是玩乐,而是玩乐和艺术”。戏曲艺术家要从对人生艺术的深刻反思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在戏曲演出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技巧是塑造一个艺术形象的关键。要注重技能训练,不但要学会运用技巧,更要善于发掘角色的内在,并运用技巧来创作出生动的作品。要使自己的技能得到锻炼,就需要从以往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跳出自己的经验,认识到技术的影响,并强化技巧的训练。
在戏曲的舞台表演中,其独特的服饰、表演方法、舞台布置等都是其成功的基础。而作为舞台演出的核心,演员除了要对台词有一定的了解,更要对角色有深入的了解,再通过动作、情感等方式,配合着优美的音乐,把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他们感受到戏曲的生命气息,使他们置身于舞台的演出气氛之中。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包括舞台动作、转身动作等,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演员可以通过唱歌、读书、表演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基本功。同时,演员的眼睛、表情、声音三者的融合,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在舞台上,演员既要展示基本的表演技巧,又要运用外在的艺术手法,对人物的内在性格进行合理的刻画。表演技巧往往建立在演员扎实的基础上,而戏曲演员则要懂得表演的目标,合理运用自己的表演技巧。戏曲是从生活中诞生的,但是与生活的本质不同,戏曲工作者要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以稍显夸张的手法,运用自己的思想,使整部戏曲获得圆满的演出。
演员要想打动观众,必须要在台上表演出很好的表演技巧。情感是艺术表达的来源,有时候,如果没有情感,就无法表现出艺术上的东西,因此,一个戏曲演员要把自己的角色演得好,就得有情绪。戏曲表演者要打动听众,首先得让自己有个好印象。一个演员要全身心投入到演出中去,如图1,演员的感情要在戏曲中产生,要精确地把握情绪的量表,要熟练地运用情绪表达的技巧,还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提升。
图1 戏曲演员舞台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图片来源:孙婷舞台剧表演剧照)
在一般的戏曲领域里,人们把感情看作是最重要的表达对象。一个戏曲演员要在演出中表现得更好、演得更好、更能让观众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共鸣,首先要让自己感动,要对艺术有真情实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真实情感,要和观众形成某种“精神共识”。同样,戏曲演员们的无私精神也会对听众产生影响,使他们可以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美感,通过戏曲演员的生动表现,使观众和演员一同走进故事,感受到其特有的魅力。戏曲演员要把情感融入演出中,就需要通过情绪感染自己,用心研读剧本,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被剧情所打动,被角色所征服,与故事中的角色融合,使角色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进而加深主题。例如,柳琴戏《牛郎织女》选段中,“手拉贤妻泪涟涟,牛郎我心中似刀剜那哈依!想当初碧莲池边来相会,恩恩爱爱整三年。我耕田地到南山,你织锦缎在家园,为丈夫干完活我回家转,你笑脸相迎在门前那哈依!咱一双娇儿待哺乳,幼小的孩子未成年,孩子啼哭把娘唤,没娘的孩子实在可怜那哈依!庄稼成熟待收获,瓜果待摘整满园呐,姐妹们等你教织锦,乡亲们盼归眼望穿,贤妻随我回家转,把一双儿女带成年,带成年那哈依!”戏曲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将人物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从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曲。当一个戏曲演员在台上演出时,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中,在台上或是高兴、或是哭泣、或是欢笑、或是叹息,都会被这个人物所感染。情感是戏曲创作的基石。不管是什么戏曲,都要用情感来准确地表现出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戏曲艺术也在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与现代文化、美学理念相结合,以保证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今,很多传统的戏曲都在与当代的文化相融合。比如,在豫剧中,传统的戏曲内容多为对古代皇帝的历史进行解读,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豫剧演员、剧作家纷纷探讨戏曲的近代化发展,并创造出了《朝阳沟》等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戏曲。戏曲表演者不仅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当代艺术形式与中外戏曲思想、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戏曲形式,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美感。一味地追随传统的演出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也会影响到当代观众对戏曲审美的追求。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把戏曲艺术与当代美学思想相结合,借鉴业界先进的演出思想与方法,不断创新演出方式,把创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戏曲的演出之中,保证戏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的生命力。戏曲文化融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获得了当代受众的认同。艺术要有活力,要有创意,这同样适用于戏曲艺术。戏曲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新奇、创新是维系艺术生命的基本。比如,如果只有皇帝、将军、才女、美女等角色,那么《朝阳沟》《刘胡兰》《刘家湾》这三个豫剧以及其他的一些现代新作,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假如老一辈的剧作家们不能继续推出创新演出方式,以延续前辈的表演方式,那么豫剧将不会有今日的生机和广大的大众基础。每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都有其自己的风格,如果这是一部经典作品的简单复制,那么这种死板的态度不但会令人失望,也会影响到整个戏曲的长期发展。鲁迅《社戏》一书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老旦咿咿呀呀的唱法让很多人都听不懂,因此,年轻人就不会对戏曲感兴趣了”。戏曲演员别无选择,只好把自己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只有走进新的生活,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地寻求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并在演出中加入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才能使戏曲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以新的精神面貌为大众所喜爱和接受。举例来说,梅兰芳在同一天首次大胆地在台上表演各种角色和服饰,以多种形式、多种艺术风格、色彩斑斓的表现形式,使“梅派”成为中国戏曲舞蹈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戏曲的内容方面考虑,以戏曲的长期发展来看,我们既要继承和阐释古代神话,又要在现存的基础上,积极地扩展戏曲的内容与形式。现代科技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无论是灯光还是舞台,都有很好的效果。要使大众认识和喜爱戏曲,就必须以戏曲的内涵为核心,传达歌剧服装、妆容、身体的美学意蕴,使观众持续地体会戏曲的魅力。单纯从艺术效果的视角来看,还远远不够,忽视了对听众的感受、情绪等方面的影响。在戏曲的发展形式上,如今,人们的消遣方式多种多样,而流行音乐则更加普及。受快速生活的熏陶,一些人对戏曲的了解十分有限,他们没有耐心去听,也不明白他到底在唱些什么。实际上,戏曲包含了许多生活的智慧。要更好地表达出这种文化的精华,就必须鼓励年轻人将戏曲的艺术表现出来,如绘画、音乐、剪纸等。
从戏曲的传承方面考虑,对一种艺术而言,过往的辉煌只是过去与历史的象征,很多古代艺术品都处于后继无人的窘境。要实现这一代代相传的理想,就需要加大教育、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乐于学习戏曲,让更多人参与到戏曲的传承和发扬中,让后人能体会到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在戏曲舞台演出中,不能只限于某一种类型的演唱,而是要学习众家之长,形成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
同时,要注意积累人生阅历,发挥自身的核心才能,加强与其他演员、工作人员的交流,为观众提供美感的享受,阐释戏曲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