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婕妤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结合在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历程经验,总结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现实需要,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求,对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原则展开论述,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锻造坚实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抓好党建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推动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时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下,在基层党建尤其是村级党建中,组织力的提升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牵头揽总,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党的基层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核心力量和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领导者,新时代党管农村的基层践行者,是增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保障。回顾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的历史脉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演进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我国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这标志着“十四五”期间,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发生历史性转移,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一直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我们党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的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党领导新中国“三农”工作的历史,把握发展规律,汲取智慧力量,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推进主力,其自身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能否与时俱进,能否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建设工作要求,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堡垒。另一方面,乡村社会有着分散、独立、自主等内在属性,这些属性使得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寻求政党等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互动、融合。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不仅对于当前农村政治建设、队伍建设和经济建设有着助推加力的现实意义,更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三个必须:“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业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构建高质量基层党建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推动强化功能、转变作风、治理环境、补齐短板、促进协同、惠及民生等各项工作,能够汇聚各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强大力量,助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伟大“中国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三农”工作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农业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事业的根本保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
此外,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关键在党的领导。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新阶段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坚持不懈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切实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作用,要考虑农民的利益,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但不能代替农民决策,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要依靠农民,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
党带领农民群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只有把农民的利益摆在突出位置,自下而上发动农民群众,才能凝聚最广泛的力量。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把农民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尊重农民主体、顺应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