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三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性的关系研究

2022-11-27 15:40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三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何 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社会实际、时代特征、人民群众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三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性的形成息息相关。“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产生、形成、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时代特性、实践特性,使中国文化不断迈向伟大复兴。目前学界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三化”本身的研究,而对马克思主义“三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

马克思主义自近代传入中国以来,在经历中国化的历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激发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动力,又指导中国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不仅为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不断开辟新道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东西”,而且还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路径,从而使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特性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人没有探索过、实践过。苏联社会主义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由于不成功,导致它最终解体。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普遍真理,但要与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如列宁所指出,它的应用,“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6.。改革开放以后,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把它民族化,从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使其具有民族特性,这是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 -18.。这不仅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特性,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这更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根基,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深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它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在中华民族土壤中不断生长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际,结合时代文化的要求,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两创”原则,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这不仅体现在它吸取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养分,而且还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先进思想,融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创新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和谐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等等,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创新精神、和谐共生、爱好和平、天下一家、团结统一等思想,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和时代思想的精华,带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是因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曾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钥匙和方法。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a)历史地,(b)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c)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这即是说,人们只有历史地、联系地、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使它不断得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它至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原理、一般结论、具体结论(5)刘林元,周显信.科学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虽然它的有些具体结论在今天已经“过时”,但其“硬核”至今没有动摇(6)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J].高校理论战线,2001,(9).。对此,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把它用于指导中国文化实践,从而为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要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

第二,要正确把握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实际不仅包括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还包括文化实际,即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会在那里,时时相伴于人们。对此,马克思曾经给予深刻的揭示:“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 -471.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不会自动消失,也不能人为地消灭,它会自觉不自觉地起作用。历史表明,人为地消灭或者否定传统文化,不仅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且使传统文化中糟粕东西容易死灰复燃,产生许多遗留问题,出现像家长制、一言堂、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思想,等等。因此,只有综合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出符合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的战略、原则、方针和政策,从而领导中国文化正确发展,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特性。实践表明,新文化不能凭空产生和构建,任何时代和社会的文化,都是在既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进行,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建设实践表明,什么时候我们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发展实际,什么时候就能实现二者正确结合,中国文化也才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中国文化会走上弯路,甚至歧途。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具有民族特性的重要根基。失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失去根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不能得到丰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实现二者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群体本位和家庭本位,马克思主义也强调群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但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却简单地把二者等同,认为它们在“集体主义”观点上是相通的,只不过“过去强调人的本质和价值在父母、兄弟、亲朋戚友五伦关系中,今日则是在同志、领导、组织的革命关系中”(8)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47.。其实,二者的“集体”内涵不同: 传统文化的“集体”,首先指家庭、家族,进而才是民族和国家,而马克思主义的“集体”,首先强调民族、国家和社会,其次才是家庭、家族。而且二者要求不同,前者要求个人绝对服从家庭、家族,后者既强调集体,又重视个人,要求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于过分突出集体,而忽视了个体,不能很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没有很好地得到彰显。同时,传统文化没有及时向现代文化转变,过早地在全体人民中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和思想作风,使得社会主义文化理想与现实脱节,手段和目的不一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而且,它还为后来的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清除封建主义思想污染。实践表明,对中国人民精神文化发育程度估计过高,要求过早达到共产主义思想觉悟,这是不现实的,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使文化建设出现单一性和枯竭性,社会主义文化缺乏生机活力。

因此,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还要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吸取时代文化的养分。这就需要准确把脉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把握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动态,以便找到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这样才可能既不脱离当时人民思想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状况,也不忽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否则很容易让曾经的糟粕思想和腐朽思想侵蚀人民肌体,占领人民思想阵地。同时,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估计不足,一味重视经济建设,没有很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国内因此出现不少青年盲目崇拜西方思想的现象,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思想一时盛行,出现了道德沦丧、价值迷失等问题。众所周知,西方人有其自己的价值安顿方式,西方文化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中国人主要是靠内心的精神觉悟和修养,靠对现实人生的价值追求来寻求精神庇护,因而西方的思想文化不能为中国人民提供精神归依。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必须直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正视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不能一味“向西”求救,也不能简单地搞“拿来主义”,要符合中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和现实需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从而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基和路径。90 年代以来,党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同时也要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其创新发展。中国当代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对话交流过程中,不断寻求自身发展之路。党在大力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同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民族特性。“三个面向”和“三大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定位,既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不断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适应了人民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需求,使文化呈现繁荣发展局面。

进入本世纪初,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不足,导致文化资源外流,像“花木兰”“大熊猫”等,被好莱坞拿去做大片,大赚票房收入,同时出现了像端午节文化遗产争夺战等,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我们文化创新度不高,品牌文化产业很少,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导致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受到影响。因此,我们不断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主动把文化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各领域,参与全球化的对话和交流,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辐射力,使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不断得以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其重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在文化建设问题上,习近平坚决反对“去中国化”现象,不断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思想,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进一步得到彰显,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同时,党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过程中,提出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它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使命要求,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理想追求和人类情怀。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推进的时候,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便会得到很好的彰显;反之,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便会受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特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因为任何实际,不仅包括特定空间的实际,也包括特定时间的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文化能够不断传承发展、具有时代特性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断回应时代的要求,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而不能故步自封,停留于已有的结论,从而阻断自身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时代化,才能保持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反映时代呼声,体现时代要求; 只有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赋予其时代特色,满足其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孤立地脱离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大道,它要与世界文化和时代发展同进步,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从而使其不断丰富发展,适应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不能很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的使命要求,彰显其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以时代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时代心声和要求,吸收时代思想精华,从而不断彰显其时代特性。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如果脱离时代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出现问题,失去生机和活力。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单一性、封闭性和保守性,这固然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文化封锁、孤立、围剿等有关,同时,也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要求脱节相关,与我们“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特点的错误观察有关”(10)沈传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命运和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8,(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整个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斗争不断,此起彼伏,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动荡不安。同时,20 世纪70 年代左右,世界局势虽然出现缓和迹象,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还不太明显,我们党由于过分担心世界大战早晚会打起来,从而对时局作了过于严峻的估计,把阶级斗争作为纲,以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打倒一切,内乱一片,文化领域遭受了重创,文化百花园凋敝一片。我们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排斥外国先进文化,实行“闭关锁国”,“四人帮”甚至还把学习外国视为崇洋媚外、搞洋奴哲学,脱离了时代发展轨道,远离了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诚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要正确判断与把握时代特征,不仅需要大胆解放思想,而且需要巨大的政治魄力和勇气,更需要高超的智慧、胆略。历史表明,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甚至把马克思主义扭曲化,马克思主义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会出现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断捕捉时代气息,抓住时代特征,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和任务,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党通过树立与时俱进创新理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改革不适宜的旧的观念、体制和机制过程中,不断清理旧思想、旧文化,拒绝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确保我国文化主权、安全和发展条件下,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广泛参与到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以吸收外来先进思想,不断使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得益彰,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转化。

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球化不断深入,西方的一些思潮和主义,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公民社会、宪政思想等,继上世纪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传入后,不断大量涌入中国,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判断和价值观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时回应时代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课题,引领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要求文化建设要不断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映时代需求,否则会被历史和时代抛弃。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和谐世界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实践表明,我们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文化才能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合时代发展要求,从而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特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表明,人民群众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理应是文化的享有者和掌握者。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文明创造的结晶,它理应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变成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实现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的转变,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能够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的产物,而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人民群众的实践成为其产生的重要来源和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其精神文化修养,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力传播和繁荣发展,创造出更加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同时,当代中国人民群众火热丰富的文化生活实践,劳动者科技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对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为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如果脱离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实践,不能掌握人民群众,不仅自身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而且也不能很好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因为二者都要靠中国人民的实践。为此,要正确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对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正确分析。因为不同时期,由于人民群众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地域不同,其文化传统、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也不同,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和文化需求也不同。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发展动态,不能把人民群众静止化、孤立化、抽象化,而要动态地、历史地、具体地看待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他们的经济地位、阶级立场、政治态度和利益需求,从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无产阶级政党要勇于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做群众的先生之前,老实做群众的学生,从而不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而不是跟在群众后面亦步亦趋,做群众的传声筒;一方面不脱离群众,另一方面要比群众站得高、看得远,善于引导群众,带领群众走在时代前列。列宁曾号召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11)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使他们更好地从事文化实践活动,为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开辟道路。

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可以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从而不断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中国文化建设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还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为此,党需要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推动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如果马克思主义不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发生联系,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孤立化甚至教条化,便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组织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这就需要把深奥的、学理化的马克思主义,变为具体化、生活化、现实化的马克思主义,用人民群众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载体,使它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行为发生联系,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风俗习惯等融为一体,从而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能够顺利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顺利推进,而中国文化便能获得繁荣发展,其实践性和创造性便能不断得到增强。

艾思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榜样,他的《大众哲学》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杰出代表。本书从日常见闻等现象和问题入手,引用了人民群众所熟知的故事、哲理,通俗易懂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原理。如他从“两军对战”谈到哲学的两大类别,用俗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阐述二元论思想,用人们常见的照相原理比喻反映论思想,从“岳飞是怎样死的”这一历史事件,引申出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等等。毛泽东等受其影响,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创造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语言形式。这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也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出现了中国新文化样态,即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等结合中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听得懂、易于理解的丰富语言形式,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摸着石头过河”“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与时俱进”“先进文化”等等,丰富了中国文化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实践特性。

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首先,中国社会出现了多元文化和思潮,马克思主义某种程度上被淡化,与广大人民群众隔膜起来,甚至退回到知识分子的书斋里;娱乐化、快餐化、碎片化、殖民化的文化,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大众文化狂欢背后反映了主流文化发展的危机。其次,腐朽落后文化市场曾经不断扩大,掌握了不少群众,出现了像“法轮功”“全能教”等邪教组织及学说,不断侵蚀着人民的肌体,导致一些人人性泯灭。再次,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攻击“马克思主义只有学术价值”,叫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兜售西方新自由主义,贩卖宪政民主、公民社会、普世价值等思想,不断向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起冲击。

面对上述种种情形,无论马克思主义本身,还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都要求对此作出积极回应。这既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自身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向。马克思主义如何占领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占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阵地,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牢固掌握文化领导权,这一切都要求马克思主义者作出回应,以满足大众文化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结合人民群众新的时代需求,不断回应和解答人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困惑和疑虑难题,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进行正确的价值鉴别和选择,从而改变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存处境,改善他们精神发育程度,提升他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抵制、拒绝和远离不良思想诱惑与文化侵蚀,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中国文化良性发展。为此,自2003年起,“理论热点面对面”通俗理论读物不断推出,政论文献宣传片、品牌文化节目不断播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了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营造全社会学习的氛围,提升党和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推出了如“马克思是对的”“社会主义‘有点潮’”等电视理论节目,搭建了“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特别是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下,推出了周末大讲堂、系列云端讲座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潮。这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进入21 世纪,而且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高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充满创造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不断被赋予创造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和大众立场,要求中国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场景、丰富的实践创造、朴实的情感需求,又从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经验中不断吸取养分,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赋予中国文化实践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集中体现,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12)朱荣英.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合一”及其文化产能的原理层级——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及其实践整合问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三化”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不能分割。马克思主义“三化”不仅产生、影响、规约和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特性,而且它们共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的使命,使其不断走向繁荣昌盛,向民族文化自信、伟大复兴不断迈进。

猜你喜欢
三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