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引领力

2022-11-27 04:35:50王鹤岩秦岳琳
奋斗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民族革命

■ 王鹤岩 秦岳琳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于民族危亡中救国、一穷二白中兴国、改革开放中富国、新时代中强国,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实践者和弘扬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爱国报国境界。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了强大的凝聚、激励与感召效应,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的精神优势。

一、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国革命:激活中国革命原动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这激发了蕴藏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巨大爱国热情,并驱动着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建立一个“新中国”,实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目标。那时,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因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依靠的社会力量,以失败告终。

在这关键一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爱国主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视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团结并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开辟中国革命新路,形成了“红船精神”。“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的抱负与追求,深刻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万里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翻雪山过草地,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从中锻造了“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强调“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爱国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地上,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独立自主地走出革命新道路。日寇铁蹄肆虐中国大地之时、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十四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中形成了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内的伟大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同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高度爱国境界。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的胜利,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从中锻造的抗美援朝精神弘扬了“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舍身卫国的精神品格,全面彰显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国际和平主义的高度统一,必将跨越时空,源远流长。

总之,在革命中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激活中国革命原动力,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国建设:彰显中国建设发展力

面对巨大的国际压力与国内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开始独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道路,成为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明体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诸多方面高瞻远瞩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决策和指示,形成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独创性的科学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使我国一穷二白的旧面貌焕然一新。从石油开采、钢铁建设、西部开发到“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发,形成的大庆精神、西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凝结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与普通群众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总之,在建设中兴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了中国建设,彰显中国建设发展力,走出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国改革:迸发中国改革创造力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秉承着“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的高度责任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空前巨变,中国共产党在爱国主义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在经济领域,小岗精神与特区精神向全世界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是能够建设好祖国,是不怕吃苦、勇于创新的。这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热情和行动,培育铸就了改革开放精神。1978 年,对内改革的大幕率先在安徽的农村拉开,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签下“生死契约”,开始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铸就了“小岗精神”。1979年,沿海城市迈出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脚步,从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的设立,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铸就了“特区精神”。在政治领域,老西藏精神,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扎根艰苦地区、不辞辛苦、努力实现祖国繁荣昌盛的崇高追求。在文体领域,女排精神与奥运精神,饱含着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时代强音。在科技领域,载人航天精神,体现了许许多多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理想信念。除此之外,还有抵御重大风险挑战和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精神。1998 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我们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带领全国军民奋勇抢险,铸就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8年,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全国军民同舟共济、上下一心,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总之,在改革开放中富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了中国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迸发中国改革创造力。

四、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国复兴:激发中国复兴凝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赋予新时代爱国主义以新的涵义,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中国梦和爱国主义紧紧联系到了一起,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在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可以静待实现,而是需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爱国主义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引领,对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形态进行了新的阐释,号召全国人民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先辈榜样力量下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工作时阐释“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阐释“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2016 年10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长征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抗战精神”进行了科学阐释。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时,中国共产党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从中形成了“抗疫精神”。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对“抗疫精神”进行深刻概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保卫全国人民生命安全“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精神品格。

总之,在新时代中强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精神引领中国复兴,激发中国复兴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正是一部鲜活、伟大的爱国奋斗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和超越。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因此,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必须确保我们党百年来构筑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革命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