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炳
(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 844006)
大力弘扬新时代的文艺,让民众能享受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化成果。近年来新农村文化正在建设当中,一些地区的农村用墙绘来增添乡村的文化气息。美术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众对过去农村的视觉印象,认为它给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但从目前来看,很多乡村美术作品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成为形式化的美术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美术要提升文化内涵,一方面要贴近民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要反映新时代的乡村审美特色。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中国乡村美育要有自身的特点,不能把美育看成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而是要面向生活和全体民众。当今的现状是中国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党和国家开始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着手构建新农村文化,以改善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在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做得有声有色,部分村貌也有所改观,成为文明示范村。这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彰显了新时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农民作为新时代基层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成果的共享者。在劳作之余,他们的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党和国家关心的一件大事。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乡村振兴,文化先行”[1]。文化是培育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归根结底是中国要传承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农村文化得以延续。它要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推动,也要靠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引领。目前,国家对农村基础生活设施建设方面开始治理,在一些农村实现了乡村整洁、乡风文明的面貌。但是乡村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点,难以达到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如何提高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些中央农村文化政策出台之后,如何去实践成为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上专门谈及“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首先要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观念上。农村是中华美育精神提升的重要一环,不提升农村文化建设,也难以实现中华美育精神的总体提升。虽然农民在物质上比先前变得富有,但是在文化精神上明显不足,缺少现代文化引领。新农村文化的振兴,它实质上要提升乡村农民的文化素养,让农民拥有美的生活环境和美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提升审美素养和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审美情操,成为有思想、有生活品位的新时代农民。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党和国家在这方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谈论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立场、原则和路线等问题,其中谈到“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根据地也有学生,但这些学生和旧式学生也不相同,他们不是过去的干部,就是未来的干部。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他们就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接受者”[3]。显然农民也是文化艺术的接受者,他们也享有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当今中国城市化趋势明显,一些村民逐渐变成城镇居民,进而造成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乡村文化一度衰落。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家提出乡村振兴计划,其中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内容。因此,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要得到充分体现。
文化对于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来讲,它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的振兴,有赖于党的正确领导,党和国家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引导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并转化成民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才能促进民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的普遍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才能更加繁荣,以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反哺农民,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乡村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惠农的一项好政策,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矛盾,进而体现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不偏不倚地利用政策来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因此,国家在促进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不断创造反映新时代中国乡村风貌的精神文化。
乡村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形成了新的符合民众文化心理的面貌。从形式上来看,乡村文化建设分为两种,即隐性的文化建设和显性的文化建设,两种文化建设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就目前来看,乡村文化建设显性的特征要大于隐性的特征。因为显性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物质或者视觉上,更容易让民众从直观上去感受。然而美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属性,在形式上,它属于显性文化;在精神上,它属于隐性文化。美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很多新农村用墙绘作为公共墙体的装饰,内容主要表现新农村文化建设。它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主义文化精神。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始终关注民众生活、描绘农村,出现了系列农村宣传画。它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内容,富有时代特色,鼓舞了农村一代人的成长。宣传画在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不仅将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到农村,还提升了农村民众的生活品位。他们从美术的视觉表现中获得了新知识,增加了乡村民众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70年代一些美术作品充分反映出乡村的生活情调和生活气息,画家的创意性表达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术走近人民的生活。当时美术表现的内容是坚持奋斗、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创造美好新生活。很多画家投身于描绘、赞美劳动,歌颂党和祖国的美术创作之中,奠定了后来乡村美术表达爱国主义的基调。今天在一些墙绘中仍有怀旧的美术题材,只是在美术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新特点。80年代乡村美术发展主要延续了70年代的传统,乡村美术在题材上以国家建设和宣传标语为主,它体现出国家对于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90年代是乡村美术变革的时期,墙绘由先前的政治导向逐渐转向德育导向。现代的乡村墙绘以时代为主题,在它的具体内容上没有限制,艺人在创作过程中有了一定的自由创作空间。从上述来看,不同时期的乡村美术创作因时代而不同,美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时代文化共进步。
在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中,美术在表现内容上较为宽泛。它既可以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反映当代的中国发展变化。乡村美术在传统文化方面主要表现的有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内容虽然算不上新题材,但是它在思想上仍不过时,而是在传达中国民众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诉求,它对当今乡村文化发展具有启发。譬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国礼制文化的表现,艺人把具有道德意义的题材制成墙绘,它能直观反映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道德品质。同样在新农村建设中,新文化思想需要传达,艺人以图绘进行表现,民众在思想上更容易接受。作为视觉文化的美术,它能通过塑造视觉形象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且不需要过多的文字解释,艺人只要在主题表现上抓住所要表达的契合点,这样就会增加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进而使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化的熏陶和审美情感的升华。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很快,但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有些文化内容更新缓慢。因此,艺人在宣传现代文化的过程中,要把这些新的文化元素和审美形式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并及时传递到农村。
中国画家关注人民生活,表现乡村生活之美,乡村是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画家的乡土情结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的精神文化面貌,如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布鲁盖尔的作品《农民的舞蹈》《农民的婚礼》《冬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农民的形象。19世纪的法国画家米勒《拾穗者》《喂食》等乡村题材的画作,无不是画家对乡村文化的阐释。从中国绘画发展来看,中国画家表现了较多的乡村美术题材。画家致力于农村生活题材,在农村生活中发现农民的淳朴之美、劳动之美,农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唐代画家韩熀的《五牛图》以及风俗画;宋代画家杨威的《村田乐》、刘松年的《风雪运粮图》、王居正的《纺车图》等作品,反映了宋代乡村文化风貌;明清时期,明代缂丝《百子图》以巨大的画幅描绘了一百位栩栩如生的童子形象,以祈求多子多孙;清代徐扬《姑苏繁华图》中描绘的也有乡村景象。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感受到中国乡村的变化,画家通过创作把乡村的图景表现出来,以立体空间的方式进行呈现,成为了解乡村文化变革的重要途径。可以说,画家对乡村景象进行表现,实际上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文化阐释。
目前,美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在乡村建设中出现不少文化墙或与美术相关的视觉文化形式。这些美术表现手法都比较固定,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描绘,主题表现为农村的生活或宣传党的政策,进而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直以来,大部分群众对美术宣传持认可的态度。然而从近几年的观察发现,美术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当下乡村美术缺少艺术家的关注,也没有出现公众认可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乡村美术作品,主要是因为一些美术家长期与乡村文化脱节,更多的美术家没有深入乡村生活。画家要到乡村中去,与乡村民众进行接触,了解乡村民众的心声,体验乡村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题材的创作,更加接近乡村文化的特点。然而,乡村美术是美术文化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很少有画家积极关注农村这些年的变化,而一味地以固化的思维表现乡村。可能有些画家在创作中会涉及乡村题材,但大都是走马观花地到乡村进行生活体验,或者只是凭借着经验记忆再创作。倘若画家要创作好乡村题材,必须要深入乡村,了解乡村这些年的变化、乡村的实际情况以及乡村民众的审美意愿等,这些不仅要通过画家切身体会了解得来,而且要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体验。与此同时,画家要有一定的社会担当,而不是只注重形式化的创作,贴近不了人民的生活。有些画家为了评奖或利己的原则进行乡村美术题材创作,拼凑农村文化,显然他们与乡村美术文化建设的初衷相背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乡村美术人才和美术文化的缺失则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障碍。
乡村美术在题材上紧跟主流文化,主流文化表现什么,乡村美术就展现什么。以此来看,很多乡村在美术题材的选择上较为固定,很少有创意性的乡村文化形式。如果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乡村美术则成为一种文化宣传口号,画家难以在乡村美术题材表现上有创新。从传统意义上来看,乡村美术表现题材主要是描绘农民生活和乡村风貌。然而美术需要创意,若缺少创新性,就很容易造成视觉审美疲劳。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美术题材的选择势必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审美,有些基层管理者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而是坚持认为画好墙绘就可以达到美化乡村环境的目的,但至于美术怎样参与文化建设,并没有设计具体的美化方案。乡村是中国文化建设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党和国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物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但是乡村缺少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大部分乡村美术题材和美术内容较为简单,一种题材经常在多个省份重复出现,达不到预期的审美效果。按照常理来看,乡村美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在题材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创新。只要美术墙绘题材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和内容,画家创新性的表达会得到乡村民众的喜爱。
乡村文化是农村群众长期生活的积淀。一般而言,乡村文化都有地域性的特点,脱离了地域性文化特征,乡村文化难以为继。现在的乡村较之先前的乡村有很大区别。先前农村文化相对封闭,群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而新时代乡村民众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加之现代文化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先前。新时代乡村民众更喜欢与时代接轨的新文化,文化墙绘在绘制形式上要表现出多样性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审美需求。画家以新时代乡村文化为引领,丰富乡村美术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情调。然而,从近几年乡村美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原因是中国艺术资源主要向城市聚集,不仅乡村美术发展滞后,呈现出衰落的情状,而且现有的乡村美术作品难以体现地方乡村文化特色。
按照常理来讲,中国不同区域之间的乡村文化差别比较明显。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差异特征正在逐渐缩小,原因是现代文化促进了乡村生活和审美文化的变革,很多乡村缺少文化的自觉性,一直都是跟着主流文化走,缺少在形式表达上的创新性。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要提升和凝练不同地区的乡村美术主题,创造出反映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因为每个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对于审美接受的能力有限,所以在审美认识上存在差异。而且,统一的乡村美术形式表现会导致一些地区乡村美术作品形式单一,不能体现本地区的美术特色,也不利于乡村美术形式的创新。
墙绘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随着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传统的文化墙绘难以满足现代乡村民众的审美需求。民众对于新审美形式的追求,逐渐认识到哪些是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经调查,一些群众反映有些墙绘没有起到相应的美育作用,很多乡村都画着相同题材内容的文化墙绘。毋庸置疑,文化墙绘的创新性不够,它成为一种文化标语。换一个视角来看,这种固化的内容只会变成一种被强化的文化接受,它不能产生审美文化效应,乡村民众也难以理解这种文化,或者只是浮于视觉上的认知。审美需要一个美的对象,但它不能流于对象的形式化表达。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基层文化管理者应该事先考虑到民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至少让民众有参与的权利。譬如,在绘制这些乡村文化墙绘之前,先做成小样板,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选择出绝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方案。
审美疲劳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厌倦心理,视觉审美疲劳一旦形成,则难以对视觉艺术产生美感。乡村美术在文化建设中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美术题材内容,是导致乡村美术令人产生审美疲劳的诱因。美术审美疲劳主要有两种表现,即视觉审美疲劳和精神审美疲劳。视觉审美疲劳是由单一的画面造成的,乡村美术题材内容过于单一,导致民众在审美认识上产生疲劳,达不到审美效应,进而忽视了乡村美术所要表现的文化精神内涵。精神审美疲劳是乡村美术在先前乡村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段时间后,这种审美感受力逐渐降低,它需要变换形式和内容,才能改变。然而,文化墙绘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比比皆是,它也是一种看得见的文化建设,很多乡村都用它装饰墙体。殊不知,近些年乡村民众的审美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另外,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构成多样。可见,简单的墙绘装饰显然满足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达不到审美预期。从更深层次来看,乡村美术是提升民众美育的重要途径,统一的墙绘风格极易产生视觉审美疲劳,民众的审美认识也得不到提升。
美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要注重美术在文化上的独特性,把握住它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而不能只注重美术的视觉特征,视觉特征是美术表现文化的一个表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将美术的美育作用发挥出来,要多方面统筹乡村文化建设,而不是只顾及美术的本身特点。从目前来看,美术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美术文化资源。在乡村美术文化建设中,地方文化要得到保护,才能体现中国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在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把地方文化考虑进来,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创新能力,以美术的形式对它们进行呈现,有利于拉近乡村民众与乡村美术之间的情感。梁漱溟在《乡村建设大意》中认为:“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正意义所在。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是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4]中国过去很多地方的乡村在文化建设上太强调文化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乡村文化的地方文化因素,地方文化因素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过去统一化的乡村美术文化建设,导致乡村美术给村民带来了审美疲劳效应,加之有些地方乡村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他们很少关注乡村的文化建设,但是作为艺术家就要考虑到美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以及对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
中国乡村美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经济建设,很多乡村民众进入城市务工,很少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活。过去他们认为提高物质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需求,如今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乡村富裕起来了,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精神文化生活。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中国开始新一轮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艺术家不能走过去的传统老路,一味地强调自身的艺术性,而是要营造良好的乡村美术文化氛围,让乡村民众参与进来,真正将美术服务基层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来。目前还有一种现象:很多乡村在绘制墙绘时采用了复古宣传画的美术格调,新生活、新农村、新面貌没有很好地被表现出来,显然脱离了乡村民众的生活实际。因此,艺术家要放下身段,走到乡村民众中去,体验乡村生活情调,与乡村民众做朋友,把美术文化下乡做到实处,而不是蜻蜓点水,在乡村搞完活动后,就没有后续的推进工作。乡村美术建设不是做几次美术活动就可以的,而是要有延续性,并且要把乡村民众的文化审美需求考虑进去,通过美术下乡活动带动民众搞好乡村文化建设,把乡村美术做成活的文化体。
自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之后,我国各地乡村现代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将有利于乡村文化环境的改变。艺术家融合地方文化,改造乡村景观,美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给民众带来美的享受,真正把美术助力乡村文化发展工作落到实处。从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一些乡村具备了先行示范的条件,可以推动建立美术文化村,以带动乡村文化发展。
目前,乡村振兴已经迈入新的阶段,美术在介入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满足多元主体的审美需求。为了满足乡村民众的审美需要,可以在与乡村民众沟通的基础上,对乡村美术文化进一步深化,把民众的审美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美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民众的审美进行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艺术家与乡村民众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使美术作品更贴近民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帮助美术示范村的建设,如基层单位管理者、艺术家、村民、企业等介入典型示范美术文化村的建设。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也有利于美术文化村的文化可持续建设。
由于美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形式不同,它给民众的感受也存在差异。乡村美术主题墙绘一般表现的都是时政内容,以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些墙绘在表现形式上通常较为单一,但是它给乡村群众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在很多乡村文化建设中都使用墙绘,很少有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如乡村主题画展在中国乡村还不盛行,只是在有条件的乡村地区举办。乡村主题的美术展览参展的人主要是乡村业余画家,档次水平较低,参与人数较少。从参展的内容来看,美术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乡村美术活动室可以为乡村民众提供文化艺术服务,宣传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新时代政府不仅要提高乡村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也是提升民众精神文化审美层次的精神阵地。然而尴尬的是,目前并没有多少人热心于乡村美术建设,乡村美术人才的匮乏,导致很多乡村美术活动室长期空置,难以开展活动的局面。
现在很多农村社区基础条件已经得到改善。美化乡村环境仅以文化墙绘宣传乡村文化难以奏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文化下乡活动,而不仅仅是画墙绘。因为墙绘只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不能把它当成乡村美术文化的主流。目前来看,应增设美术活动场所,定期为乡村书画爱好者或者青少年学生提供美术服务;美术还可以为乡村“文化扶贫”助力,定期举办美术展览会、乡村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既能让乡村群众能接触到美术,还能对美术有新的体验和认识。
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升中国民众的审美教育,以增强民众的审美素养。从狭义上来看,美育是指艺术教育。目前美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对于公众美育的培养少有提及。乡村文化建设又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美育如何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得以实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文化建设者要从乡村文化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美育发展的路子。按照当前的美育进程来看,美术在乡村美育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关键是如何体现美术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美育精神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以诗乐舞来教化民众。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以“六艺”来教育学生,其中经典的言论有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庄子有“天下有大美而不言”。近代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5]。由此来看,美育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感。生活中最常见的美育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诗歌等艺术来实现的,美术是培养公众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一些乡村借用视觉图像来展现乡村文化,以此来陶冶和提升乡村民众的审美情感。乡村民众在视觉上能通过美术感受到近几年的乡村变化,但这是浅层面的认知。很多民众对于审美意识不敏感,甚至不知道何谓“乡村之美”。他们并不关心乡村美术表现的内容,他们关注的是在物质上产生的变化。可见,乡村美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育精神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现阶段乡村作为基层的文化单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乡村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乡村文化景观改造,但效果甚微。原因是很多乡村民众不能很好地理解乡村文化,没有乡村文化的概念,对美术的认识也不足,也难以将乡村文化与美术联系起来。乡村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没有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谈不上中国文化审美;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因为它是形成强大中国文化动力的基础。在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乡村文化建设与中华美育联系起来,而不是割裂它们的关系,否则难以提升乡村民众的审美意识,也不利于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承。
美术进入乡村文化并非新的课题,美术也从没有脱离乡村文化。因为乡村有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70年代很多画家知青下乡,与乡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画家以乡村题材进行创作,他们赞美劳动,歌颂人民,将乡村的景色和民众呈现在绘画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是生活。”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实际创造出了生活之美。画家记录下这一视觉图景,形成了一幅幅历史的经典画卷。如1980年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引起了画坛极大的关注,农民题材绘画得到认可。《父亲》是一幅典型的乡土写实主义作品,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的农民形象。现在很多画家已经脱离了农村,对于农村文化很陌生。偶尔画家表现农村题材,但在思想上不够深刻,原因是部分画家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他们只能凭直观的感受去创作。艺术创作情感不是流于形式,那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缺少灵魂。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与过去不同,它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文化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乡村民众可以从不同的媒体平台获得其他的知识信息。在此过程中,乡村民众很容易产生一种文化对比,所以当前发展乡村美术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很多地区政府都在积极支持高雅艺术文化进乡村的工作,以推动基层文化的建设。一些地区政府文化部门利用美术图绘乡村景象,这些视觉图像极易被民众接受。在很多乡村都可以看到与美术相关的文化墙绘,起到了一定的德育功能,但在美育的目标上不明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乡村美术风格,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艺术节的开办丰富了乡村文化,使乡村文化旅游得到了发展[6]。位于墨西哥帕丘卡地区(Pachuca)的一座帕尔米塔斯小镇(Palmitas),在艺术家的装点下变成彩虹天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成为当地的网红村[7]。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融入美术文化,改变传统的艺术思维和视觉审美习惯,营造良好的视觉艺术氛围,吸引更多的民众关注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在国内也有类似改造成功的范例,如新疆喀什地区的高台民居建筑群,目前喀什古城已经成为5A级景区,也是传统生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已基本形成具有时代气息、文化气息、艺术气息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
现代乡村美术与传统的乡村美术进行比较,它们在文化功能上产生了改变。从美术文化功能来说,每一个时代美术在文化功能上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早期美术主要起到德化的功能,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8]显然美术在德化教育中与“六籍”同等重要,可以起到启迪民众心智的作用。在抗战时期,画家纷纷走入人民群众之中,组织宣传队、支持抗日,他们最有力的手段就是通过抗战宣传画来鼓舞群众,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在颠沛流离的抗战生活中,美术家与群众之间保持了密切联系,对画家的创作思想情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时延安成为文艺支持抗战的前沿,很多美术家都积极投身在抗战宣传绘画中,在乡村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有革命宣传的美术主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美术继承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传统,画家在表现题材上以乡村建设为主,由于一些乡村创作者是艺术水准不太高的社会群体,艺术接受者也大多是乡村民众。艺人在创作主题上很鲜明,但是在表现手法上略显粗糙。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美术随之产生变革,先前美术的主题和内容也产生了变化。中国农村新思想、新文化、新生活得到了倡导,乡村美术更加注重对当下中国乡村生活的描绘。
德化教育在乡村美术中出现,说明美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意义。历史上美术一直被看成是德化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它对乡村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村美术的德化教育存在差异,但它在本质上没有产生太多的变化。从美术的社会属性来看,美术的社会功用为乡村美术文化建设所重视,艺人在美术作品中表现乡村文化,在绘画主题选择上以乡村生活为蓝本,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乡村民众从视觉上感知画面中所呈现的内容。它可以使乡村民众在思想上受到影响,在审美上得到提升,同时也符合当下美育中国的要求。新时代乡村民众的审美有了新变化,他们更渴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而不是那种赤裸裸的宣传画。因为审美是人的主观情感的一种体现,宣传画虽然起到了正强化的目的,但它发挥的美育作用有限。政府部门应该结合乡村文化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定期更换乡村美术作品主题,而不是绘制之后多年保持不变,否则难以达到绘制墙绘的初衷。中国乡村文化在不断变革,乡村民众对审美的需求也在稳步提升。当地政府要根据乡村文化的实际需要设计,而不是走过去的老路,忽视现实中乡村真正需要的美术作品。就目前来看,乡村美术中普遍缺少优秀的美术作品,归根结底是乡村美术人才匮乏。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从乡村美术人才培养入手。
通过乡村美术作品的变化可以反映乡村文明建设的变化,只是当前乡村美术在题材和内容上不够丰富。一些地方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并不足取。新时代政府需要建立新的乡村美术审美标准和美术创作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标语式宣传,那样难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中国乡村美育的提升离不开乡村美术的发展,未来乡村美术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美育的发展。基于此点,在新时代乡村美术发展过程中,统筹推进中国美术发展和乡村美术文化建设,用新视角、新观念及新思维去构建乡村美术,助力新时代乡村美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