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梅,黄 波,谢三五,曹利侠,朱仁义
(1.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元数据是指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以描述数据的内容、特征、制作过程等多样信息[1]。现代测绘生产的产品均有对应的元数据附件。在测绘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重大测绘项目众多,各类成果数据的数据体量也呈几何级增长,以往边作业边记录元数据相关信息的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且该方式难免由于人为因素产生一些质量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元数据计算机辅助制作的研究[2],解决了大部分耗费人力的工作,但大多只实现了数据范围、数据属性信息的自动记录,未实现元数据记录项的全覆盖。本文从信息覆盖度和功能适应性出发,制定解决方案,进行技术研发并制作元数据系统,开展生产试验验证,并分析成果质量和制作效率。
元数据记录的信息一般分为固定内容(如制作单位等)、数据信息(如坐标范围等)、生产信息(如检查者等)3类。元数据制作可通过设置模板、采集成果数据基本信息[3]、收集生产过程信息、自动匹配填写等步骤实现。具体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技术路线
元数据的内容涉及成果数据坐标等空间信息和分辨率等属性信息。要实现元数据内容的完全填写,需对这些信息进行最大程度地全面提取。具体实践时,利用ArcObject组件库的众多接口来实现计算机程序的自动提取,如在提取标准分幅产品的角点坐标记录时,首先根据数据的标准图号计算一套理论角点坐标值,然后读取成果数据,获取其数据有效范围,作为真实角点坐标值。通过两套坐标值来满足不同项目对于坐标记录方式的要求。
项目的多样性导致元数据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开发中,需要设计一套可配置体系,使用户可自定义进行信息的对应填入,方便用户操作,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在程序设计时,将提取的信息项名称和元数据的内容名称进行列表可视化,使用自定义对照的形式,完成名称匹配,并对匹配方案实现本地存储,随时调用。
本文根据总体技术路线,开发对应软件系统来实现元数据的自动制作。软件开发采用ArcEngine嵌入式组件库[4]和Office二次开发组件,ArcEngine主要提供空间数据的读取接口,Office二次开发组件则提供对于Word、Excel等格式文档的读写接口。软件为独立应用程序形式,设计为交互式操作模式。根据元数据的制作业务流程和需求,软件分为模板管理、信息准备、元数据制作、图历簿制作、信息提取5个模块,实现完整的元数据/图历簿的自动制作。软件总体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总体功能框架设计
由于具体生产项目的不同,元数据的内容差异较大。软件以模板为单元进行区分管理,设计了新建模板、修改模板、管理模板等功能,在元数据批量制作前,先行完成模板制作。
1)从数据获取信息。测绘成果数据包含了丰富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很多信息均能与元数据的内容对应。该功能可获取的信息项如表1所示。
表1 从数据获取的信息项
2)其他信息内容。根据图号获取标准坐标,根据空间格式的接合表获取数据接边情况等,用于补充元数据所需的一些信息。
元数据一般分为常规文本格式(xls、Access等)和ArcGIS MDB数据库格式。对元数据进行信息写入时的工作流程是一致的,即首先批量生成空元数据,再根据前期准备好的信息表进行匹配填入,最后填入一些统一的内容。
1)按图号生成初始元数据。根据文本或shape格式的接合表,读取图号字段,再依据指定的模板批量按图幅生成初始元数据。
2)信息填入。该元数据软件在前期已得到一些所需信息的列表,现将信息通过字段对应的方式填入元数据中。该功能可列出信息列表和元数据的所有字段,用户自行选择对应的匹配方式,软件将根据图号填入内容。该功能的实现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填入界面
图历簿一般为Office Word格式,制作工作流程与元数据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图历簿的信息填入是用户指定对应的单元格;图历簿需要填写一个封面信息。该模块设计了相应功能来完成填写。
该模块包括批量提取元数据、图历簿的指定内容和提取元数据的模板结构两个部分。信息提取可用于附件成果的质量检查。
本文利用研发的软件,结合陕西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工程、地理国情监测正射影像生产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实验和效率分析。本文利用该软件参与了完整的产品生产,并对各工序进行了时间效率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传统按图幅进行人工生产的方式,需逐内容逐一获取、效率低下;而软件通过信息整合和批量化匹配填写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表2 元数据填写效率对比/h
本文通过分析元数据内容的特征,提出了自动制作的技术路线;并通过多个测绘应用项目实践进行了验证。该软件能很好地提高生产成果附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参与生产的出错率,保障成果质量,节省生产成本。软件功能具有较灵活的通用性,适用于常见格式的元数据和图历簿制作,能很好地服务于各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