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医院院感控制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11-26 08:45刘海燕
健康之友 2022年14期
关键词:院感病患现象

刘海燕

(山东莘县人民医院 山东 莘县 252400)

作为影响病患治疗时长、提高医疗资源投入的主要因素,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与医疗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同时。院内感染的存在也是院内疾病蔓延以及各种超级病菌诞生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在关注院内感染控制的过程中,护士人员作为其中主要工作群体,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未能取得应有效果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研究院感控制中的护士工作问题解决对策,以便为今后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提供借鉴参考。

1 医院院感控制工作的对象群体分析

医院执行的院感控制工作应该实现全方位覆盖,但其中也需要针对易感人群进行适当的工作倾斜。以目前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看来,主要针对如下几类对象群体:第一,长时间接受放疗、化疗治疗的病患群体。这类群体在长时间放射性射线的影响下,自身免疫能力体系遭到一定的破坏,很容易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从出现并发症,需要将之视为重点的院内感染控制对象[1]。第二,ICU病患。ICU病患不仅免疫能力较为低下,那些经历过重大手术治疗的病患还有可能因为细菌入侵导致伤口感染,直接影响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即便ICU会经历定期的消毒操作,但同样会因为护士人员的主管操作失误等对环境产生污染,需要重点是实施院感控制工作。第三,新生儿以及高龄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病菌,也是院感控制工作的主要对象群体。第四,自身携带多重耐药性细菌的病患群体。

2 医院院感控制中护士人员发挥的作用

作为院感控制工作的核心任务,护士的具体作用如下:第一,管理作用。院感控制是院内每一位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需要针对可能会引发感染的行为及时进行管理。同时,工作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也需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严格消杀等操作,确保医疗器械自身的无菌性[2]。此外,为了预防病患流动引发的感染现象,需要护士执行病区的管理工作。第二,教育作用。大部分病患及其家属因为医疗知识知之甚少,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实施全部归责给护士,甚至认为这些工作会损害自己的人身自由,尚未认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实。护士需要发挥教育作用,让病患及其家属了解到院内感染的危害及其控制途径,确保病患、家属可以积极参与到院内感染控制中。第三,监控、执行作用。在执行、监控院内感染源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关注对医疗器械、护士人员手部、院内空气等方面的监测,并将发现的异常现象及时上报给其他部门,用以调整工作计划及处理问题。同时,护士在其日常工作中需要贯彻执行院感控制的各项制度及措施,最大程度保障院感控制工作的成效。

3 医院院感控制中护士工作存在的缺陷

3.1 有关院感控制的理论认识不足

作为医院院感控制的重要工作群体,部分护士却尚未对院感控制的有关内容形成全方位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绝大部分医院的护士通常都是在初中毕业之后经过卫校等中职教育之后完成学习有关。部分人员因为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在专业技术、知识积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有关院感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尚未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应用[3]。此外,现如今我国医院内的护士数量逐渐增多,并且院内的职位晋升机制通常都是以工作年限作为主要标准,使得长时间身处一线的护士人员出现了一种工作自由散漫的心态,不会主动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院感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一线护士在日常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但在院感控制方面却缺乏技术规范和专业知识的有效支持,直接影响到了护理工作中院感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

3.2 护士的无菌操作意识水平较低

意识作为护理行为的先导,护士在手术护理和日常治疗护理期间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无菌操作意识,这也是提高护理工作及院感控制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因为护士人员接受的教育层次水平相对较低,影响到了护士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使得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士尚未严格的按照院内既定的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各种操作。细菌和病毒属于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无法通过肉眼判断是否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护士的无菌操作意识也将会影响到后续的医疗器械使用、消毒等多个环节,在无形中加大了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

3.3 医疗废物和手部消毒执行缺乏规范

从医学领域看来,医疗废物可以分为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病理性和化学性等多种类型。最为常见的治疗过程中的废物主要包括了使用过后的胶布、废水,一次性注射用品、棉球和过期药品等[4]。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同样也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手术废弃品以及使用过的各种一次性注射药品等,如果处理不当同样会引发较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现象。即便医院已经针对医疗废物的具体分类和处理方法给出明确的规则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护士却并未严格按照故障制度的要求落实医疗废物处理操作,出现了一种省略中间环节的处理现象。院内的部分医疗器械可以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反复进行使用,但却需要在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如果出现了消毒不彻底的现象,很容易因为医疗器械上携带的病菌而出现院内的交叉感染现象。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受制于目前病患规模逐渐扩大等多种影响因素,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有关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操作执行不够彻底,主要体现在消毒的时间未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在无形中加大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护理人员作为与病患接触最多的群体,手部卫生处理的执行力度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控制环节,具体包括了护士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但由于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工作量较大的问题,通常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完善的手部消毒操作,很容易因为手部感染的细菌而造成院内感染问题。

4 医院院感控制中护士工作缺陷的应对策略

4.1 从思想层面强化护士对院感控制的认识

作为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的护士需要针对院感控制的各项基础知识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并重视院内感染控制意识的培养,具体包括了护士是否能够在护理操作执行的过程中严格落实院内规定的无菌操作流程,同时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严格落实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流程,这都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院方需要在高度关注护士院内感染控制意识培训的前提下,将与院内感染控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护士人员相关的三基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将与院内感染控制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常见问题处理等多项知识进行传授,通过定期的考核工作,配合末位淘汰制度的实施,能够帮助护士从思想上有效的树立院感控制意识,真正按照院内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落实护理行为。同时,如果护理人员长期处于一线的基层工作岗位,很有可能会因为职位得不到晋升而出现工作散漫等问题,这也会直接影响到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效率。院方需要结合院内护士的具体数量,对目前的职位晋升机制进行科学变革,以便为护士提供广阔的职位发展空间,对于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激发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并且护士可以将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在职务晋升之后进行大范围的传递,进一步提高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

4.2 以制度规范各种护理操作

相较于其他机构,医院内部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很容易在护士、医生以及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尤以呼吸道系统感染最为常见。为了保障院内感染控制的实际效果,院方需要从制度层面对于护士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做出科学有效的规范。呼吸道系统感染的控制需要院方将无菌操作技术的规范流程以及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并强化对于吸痰、雾化吸入、呼吸机等各种装置的消毒管理[5]。通过消毒管理簿的建立,能够针对消毒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日常监管,配合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避免细菌通过各种管道污染直接进入到病患的呼吸道产生院内感染的问题。同时,护士需要进一步重视病房内部的管理工作。通过落实病房的定时开窗通风制度,确保病房对空气的新鲜以及清洁度,并且病房内的空气消毒工作频率也需要在制度上给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降低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

作为院内感染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侵入性操作很有可能会因为手术部位、皮肤条件较差、消毒操作执行不严格等造成手术过程中的感染现象。院方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发生概率,需要针对手术室工作、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感染手术管理等多种制度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调整。同时,对于患者接送的管理制度也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完善学习,并做到在手术前认真进行皮肤的清洁,确保医院内部的四步洗手法可以得到贯彻执行,配合手术室内空气质量的定期检测,有效控制手术中侵入性操作带来的院内感染现象。

对于医院内部留置导尿管的病患,护士需要尽可能的降低导尿管留置的操作时间,最大可能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削减对于病患尿道部位产生的损伤。护士需要在安置尿管成功之后,将一次性的抗逆流引流袋进行连接,防止出现导尿过程中的尿液逆行感染。同时,护士人员需要使用庆大霉素进行每天一次的病患膀胱冲洗操作,引流袋和引流管也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这些护理操作都能够降低导尿管留置病患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同时,院方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记录,进一步规范护士在留置导尿管中的各种操作,降低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

4.3 医院内废弃物品的合理处理

医疗废弃物作为与护士日常工作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一类物质,对其是否进行有效处理,直接影响到护士的手部卫生,这也是院内感染现象发生概率得以有效控制的重要条件。在针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优先针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将一些具备感染性的废弃物,需要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并进行封闭运送,最后实施火化等各种无害化处理。诸如针头、穿刺针等较为锋利的医疗废弃物,需要在毁坏其形状之后,放入到防渗漏以及预防尖锐物品刺穿的容器内,运送到专门处理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而言,护士人员需要使用密封处理的方式进行回收,不允许在治疗现场针对医疗设备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人员流动所带来的细菌黏附现象。同时,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操作关键在于其消毒时长。湿热消毒作为目前医疗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器械消毒方式,需要在75℃的环境条件下维持超过30分钟的消杀时间。

5 总结

医院作为病患群体最为集中的场所,再加之流动性相对较高,很有可能会引发院内感染现象。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在关注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始终将护士作为其中的重要工作群体。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护士在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出现的理论认知和意识水平不足、医疗废弃物和手部消毒操作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到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预期效果。院方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职位晋升和培训工作方案,帮助护士在思想层面重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实,并以规章制度的方式规定各种护理工作流程,配合医疗废弃物的有效处理,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院感病患现象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感进化控论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