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兴趣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2-11-26 19:30徐芝斌
关键词:空中楼阁红柳小屋

徐芝斌

(仙桃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仙桃 433000)

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让学生领会到语文课堂的乐趣。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语文阅读在中职课堂中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课堂应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在意境中获取知识、扩展思维,达到以美教育的目的。中职生正值审美情趣形成之际,在课堂开展语文阅读,对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二、建立语文阅读的兴趣

学生阅读应在兴趣的基础上形成常态化,让他们养成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获得各种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也至关重要。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在很多情况下,语文课教学并不局限于教科书中所有的文本,学生们很可能会对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课外知识更感兴趣,因此要为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例如,作者的背景故事、课外活动的社会意义等,都将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分工协作去搜集相关阅读信息,这样学生就会对他们检索到的信息印象更深刻[2]。

1.在业余时间培养阅读兴趣

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准备阅读材料,并在正式上课前花几分钟交流。学生会认真准备自己的阅读材料,并加以仔细思考,准备好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日积月累,学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增加了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

古代经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古代诗文大多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古代诗歌中的经典,比如唐诗、宋词等,教师只要加以适当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是能够有效培养起来的[3]。

3.在文本阅读中找到乐趣

中职生在阅读中,往往对文章的情节倾注了很大的关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通常能引起学生在阅读中的共鸣。谈歌的小说《绝品》就很能抓住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小说主要展现了保定城南装裱店店主常先生与保定富户刘三爷交往的几个情节和片断。茶楼相识,刘三爷收藏字画的情节表现他们两人真诚相待,坦荡相处,互相信任;常先生推荐绝品,刘三爷重金收藏的情节表现了刘三爷对常先生的信赖,暗示常先生身份不凡,为下文他因参加革命党而被杀害作铺垫;而行家鉴定,绝品有“诈”的情节表现出刘三爷始终信赖常先生,认定常先生坦荡爽直,充分显示了二人君子之交的感人之处。常先生作为革命党人,他不拘小节,义无反顾,刘三爷再见到他竟成诀别。就在刘三爷家境日落,靠卖画维护生计之时,家人将“绝品”卖出,引出良心画商王商人,“这些字画大多是国宝,还望您悉心收好才是啊”“祖上有训,饿死不卖收藏”这些打动了刘三爷,并且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于是毅然把国宝“绝品”送给王商人。透过情节,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 “绝品”有哪几层含义,引导学生探究,明确: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常先生装裱技艺,天下一流,可谓装裱技艺中的“绝品”;常先生和刘三爷的为人,可谓人中“绝品”;常刘两人之间肝胆相照的友情,可谓情中“绝品”。这样,文章的内容厘清了,学生关切的情节也明晰了,文章的主旨也弄清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也更深厚了[4]。

4.通过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毕淑敏的文章《离太阳最近的树》,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精灵,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在教完课文后,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的红柳,最后竟然被掘净烧光,作者向我们透露出了什么问题。问题一抛出,学生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展讨论。最后,学生总结出,尽管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但红柳生长的气势和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能生动地表现其顽强的生命力;尽管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烧饭时“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的红柳,具有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的奉献精神。但是,在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当时,如此对待红柳是红柳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司务长连用四个“对不对”(“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看似很有底气,实则毫无生态保护概念,这正是人这可悲之处,也是作者呼吁的根本所在。

5.创新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了《项链》之后,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课本剧表演。任务刚下达,学生就兴趣浓厚,在各组负责人的统筹下,分角色的分角色、做道具的做道具、布场景的布场景、背台词的背台词,全班同学人人参与,兴趣盎然。然后,各组找地方进行排练排演,表演者全身心投入,观众也没有闲着,帮这个提意见,给那个纠台词,甚至还能上去做个示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再读教材、再理解教材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情景再现还原小说的情节,学生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在小说情节基础上演绎出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阅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只要将阅读融入整个语文课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阅读教学的方法

首先,把握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主题就要获取有关阅读文章的相关信息,体验作者文章的情感基调,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概述关键字。读一篇文章时,需要逐字逐句地弄清楚,在不理解的地方画标记,并做好读书卡片或者读书笔记,遇到关键重点的词段,还应结合上下文段落来分析其含义。第三,句子分析。对于一个词在句子中的表现效果,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段,也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换句话说,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语言段和特定的语言环境,只能勉强理解,甚至难以理解。只有结合特定的语篇和语言环境,我们才能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所处的地位[5]。

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课教学案例

以我教中职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为例。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从字句由浅入深,一步一步进行审美探究,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探究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感受探究的喜悦,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假如你能拥有一栋房屋,你希望它坐落在什么地方?其实,无论你的房屋是“云深不知处”的山中,还是“春暖花开”的海滨,或是“喧喧车马度”的帝城,都代表了你的审美志趣、理想情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作家李乐薇,走进他的小屋——《我的空中楼阁》,去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体会作者的喜悦。

研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同学们一边用心听配乐朗诵,一边默读课文,走进课文的意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怀。配乐朗诵放完后,我提问:“作者把他的小屋放在如眉黛的山林之中,置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山作为小屋的背景,小屋作为山玲珑的点缀,满山的绿树又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背景。这些树的美丽胜于花,也不同于一般的树,请找出课文中表现树和小屋独特美的词句来。”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后,纷纷交流,得出一致的意见:“树的美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树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我接着提问、“活力”“精神”“含蓄而有风度”这些词与我们平时用来修饰树和小屋的词有什么不同,学生立即答出:“这些词都是用来描写人的。”我追问:“作者用这些描写人的词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这样的特征到底是在说谁?”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原来,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自己的志趣融入绿树和小屋中,绿树和小屋就成了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告诉他们这正是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6]!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出问题:“结合课文内容,你能想象小屋的主人是一个有什么样的情趣的人吗?”学生回答:“小屋的主人会是一位充满了活力和精神、欣赏含蓄而有风度的人。”我紧接着问:“作者写这篇散文,他的意图仅在于此吗?从刚才读过的几段中你能有新的发现吗?谁能结合课文语句探讨一下文章的主题?”问题一出,一位学生踊跃发言:“小屋的美在于以山为背景,以树为点缀,树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小屋在树的掩映下完全融入自然,像鸟一样、蝶一样,轻灵而自由。小屋离开了山和树,也就是仅能遮风挡雨的陋室,不再具有诗情画意!因此可以说,是自然使小屋如此美丽。所以我认为作者会是一个贴近自然、渴望返璞归真的人。”这位同学的回答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另一位同学也进行了发言:“我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文中这样写道: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可见,是自然让小屋如此这般美丽。”我对这两位同学的探究性回答予以肯定并及时总结:小屋代表了人,山、树代表了自然,可以说自然赋予人灵性、人赋予自然内涵,自然与人和谐地融为一体。哪些地方又体现了这点呢?学生马上抢答:作者心怀自然,自然的胸怀更为宽广,只要人对自然敞开胸怀,自然就会回报我们,只要我们心中对自然充满崇敬与感激,“即使在有限的领土中也能享受无限的领空,足以举目千里、俯仰天地”“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7-8]。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观察小屋的视角不同,小屋呈现的美情态各异;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下这篇文章。有同学说:“我认为是要表现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因为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有同学说:“《我的空中楼阁》是虚构的,作者说,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有的学生说:“《我的空中楼阁》是真实的。文中仔细描写了屋檐和屋瓦,说它是空中楼阁,是因为小屋在灯光的照射下,迷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像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讨论到这里,答案其实不重要了,学生已经明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追求独立人格,渴望返璞归真。

结语

作家李乐薇以独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空中楼阁,空中楼阁之美,令人向往,让人回味!课后,我请同学们到图书馆借阅李乐薇的散文,进一步体会他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富于感情的风格特点。

简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变成自主学习,还应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课堂上,有必要改变教师独口表演的情况,教学活动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场景和合作探索等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内生情感,引发他们与作者的共鸣,激发他们对学习语文课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猜你喜欢
空中楼阁红柳小屋
空中楼阁:利率风暴将至,哪些房地产市场风险最大? 精读
窗下的树皮小屋
离太阳最近的树
波比建小屋
山中小屋
镜像视阈下“空中楼阁”的内蕴旨归
离太阳最近的树
多管齐下,让中年级起步习作不再“空中楼阁”
戈壁红柳
给新生活“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