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原则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阐述

2022-11-26 11:06郭朝晖屈优优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预警污染原则

郭朝晖,屈优优,张 新

(1.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海分局,浙江 临海 317000;2.临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浙江 临海 317000)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与建设体系下,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安全。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是实现污染治理与控制的关键,同时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在绿色经济体系下加快改革进程,协调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为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在此过程中,应该明确预警原则的基本要求,针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实施科学预警,提升污染问题的治理效率,改善人类生活居住条件。

1 预警原则概述

预警原则理论诞生于1970 年之后,是环境监管组织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是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一种先进指导理论,起初主要是针对气候变化和酸雨等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预警原则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得到应用,而且预警的方法更具精细化,为实践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科学依据。进入到20 世纪后,预警原则得到广泛认可。实施预警原则,在环境问题呈现出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时,必须要确保预警措施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共同提供美好的家园。

在传统理念下,只有在环境问题已经会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时才采取相应的措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问题。而在预警原则下,只要察觉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预案并落实到实践中。因此,预警原则涵盖了环境规划和管理中的不确定性范围,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由生产者证明该项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公众也可以参与到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全过程当中,保障整个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2 预警原则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采用预警原则实施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可以分析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生态理念要求,这也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扩增,必须要了解各个领域及行业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及基本要素,分析环境状况的具体变化,以便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对策,达到全面化管控的目的。不同区域内的环境要素存在一定差异性,预警原则需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分析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等,实现环境问题的精准化定位和评估,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盲目性问题,使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更具目的性与针对性,提高政策推进和实施效率[1]。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政策和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为预警原则的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为规划和管理目标的达成提供良好条件。

3 预警原则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环境规划和管理中缺乏科学指导。管理不善而导致污染事件频发,不仅限制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增长,而且对居民健康安全造成危害。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缺乏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无法体现预警原则在实践工作中的重要价值,环境治理的速度往往跟不上环境污染的速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政府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环境状况的了解程度不足,无法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当中,难以保证预警的时效性和可靠性[2]。

3.2 概念混淆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实践中,没有明确预警原则基本内涵,对于其性质和内容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容易和预防原则混淆。两者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差异,预防是在宏观层面对各类环境问题实施分析后制定的防控措施,而预警原则不仅从宏观层面提出了防控的措施和建议,更从微观层面对相关区域内可能引发的污染事件进行评估和预测,确定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侧重点,达到针对性预防和治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依靠预防原则指导工作,会导致环境信息和数据的价值被削弱,难以与当前社会的现状与要求保持一致。

3.3 设计不够合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不仅要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和谐关系,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导致预警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阻力,难以有效解决本地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部分地区环保事业的起步较晚,缺乏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在设计中存在盲目性问题,只是对现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无法体现预警的重要价值,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照搬其它地区的模式,不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且缺乏长远规划,难以在实践中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3.4 缺乏专业人才

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特点,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当前人才匮乏的问题会对实践工作的长效推进造成限制。部分工作人员局限于传统理念,对于预警原则的认知不足,难以掌握现代化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技能,因此在工作中举步维艰,无法落实国家政策及技术标准要求[3]。特别是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缺失,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缺乏活力。

4 预警原则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4.1 综合评估经济与环境要素

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摆脱传统粗放式理念,积极做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有效协调,落实预警原则的相关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在预警原则实施中,需要借鉴其它地区的应用情况,获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了解预警原则的实际成效,为本地区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更多先进经验,避免造成混乱性和盲目性问题[4]。为此,需要对本地区实际经济水平进行科学评估,了解本地区的产业布局结构和重污染企业的分布特点、生产性质等,既要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又要避免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提高GDP 的行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还是在工业化项目推进中,都要全面而深入地做好评估工作,了解生产活动的风险性,防止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较大负担。

4.2 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部门在引导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有效协同交流,促使预警原则落实在各项工作当中。政府部门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确定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详细指标和具体要求,同时确保污染预防及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相关预警方案必须经过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论证才能实施。做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在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时的透明度,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特别是要明确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体,不仅要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等各个部门的参与,更要确定各行业企业的职责和义务,使其及时针对环境风险进行主动上报[5]。另一方面,应该促进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好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信息的公示,使群众能够为预警机制的构建出谋划策,同时提供举报和监督平台,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4.3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推进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关键,可以解决工作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减轻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工作人员要做好预警机制,确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要求及标准,在合理范围内提升资源整合利用率,避免超过环境承载力而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要做好各类自然资源的划分,明确其基本类型和开发利用的需求,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制定切实可行的配置方案,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要关注本地区主导产业的资源消耗状况,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而是要在确定风险等级的基础上制定预案,规范各项生产活动[6]。还要促进各类资源的均衡化开发和利用,实现对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遏制,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4 推广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全球化能源危机背景下,更应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性,这对预警原则的实施和环境规划与管理效能的提升十分关键。在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下,对于石油类资源的消耗量较大,这不仅会造成能源紧缺的问题,而且无法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为此,要注重各类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前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在我国的光伏发电领域中,可以借助于先进的光伏设备实现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避免煤炭大量燃烧而排放污染物。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应该积极做好全社会范围内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企业和个人认识到清洁能源的重要意义,减少碳排放,达到“双碳”目标要求。

4.5 强化综合治理

目前,分散性的治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在预警原则下积极构建综合治理体系,为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趋势下,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显著,工程建设是导致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在综合治理中应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积极对项目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了解具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类型等,制定绿色化的施工建设方案[7]。特别是在城镇基础建设中,应该引入绿色化施工技术和材料,保障整个施工方案的环保性,降低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加强对整个建设过程的严格监督,明确职能部门和企业的责任,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等问题,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工作,积极扩大绿化面积,栽植符合当地生态气候特点的植物,更好地应对污染事件,做好预防控制。

4.6 引进先进技术

传统污染治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要求,因此应该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污染问题得到全面治理。重污染行业包括化工行业、火力发电行业和印染行业等等,需要针对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产污特点,引入更具针对性的技术和设备,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这是预警原则实施的有效途径。颗粒吸附处理技术可以和其它技术相融合,共同改善VOC的治理成效,包括精馏塔和氮气脱附技术等等,不仅呈现出经济性的特点,而且治理效果更加持久[8]。此外,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可以满足不同治理需求,应该结合具体的环境污染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7 提高人员素质

环境规划与管理人员要认识到预警原则的重要性,积极做好风险预估和分析工作,进行环境预测,从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等角度出发,进行科学规划和防控。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为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实施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9]。与此同时,应该建立常态化人才培训机制,针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理念和技能等进行系统化学习,掌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增强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在实践工作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

4.8 建立环境预警数学模型

环境规划与管理人员还应尽可能掌握环境预警的原理、核心技术,对不同类型的预警进行数学建模,科学选择预警参数、评价因子,确立各种警戒线,从而进行未来环境的预测。

5 结语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保事业中的关键工作,在此过程中,应该以预警原则为核心,强化对污染问题的有效预警,避免造成严重的污染事件,落实绿色化要求。但是,由于在当前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概念混淆、设计不够合理和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导致实际工作成效不佳。为此,应该通过协调经济与环境要素、加强政府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推广清洁能源、强化综合治理、引入先进技术和提高人才素养,提升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水平,收获更高的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预警污染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预警个啥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